弘历与孝圣宪皇后为什么能飞黄腾达?雍正为什么着急立储?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圣宪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面相这种事,古人向来“既非尽信,也非不信”,皇帝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握有天下之“利”,也不得不防患天下之“弊”,以免稍有疏忽,就头破血流。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宇文邕,可谓乱世枭雄,面对杨坚这样有能力,有心计的人,还是忍不住叫大师来在暗中为其相面。大师与杨坚早年相识,故为他隐藏锋芒,只对宇文邕说“此人以后是个好辅臣”,这才稍稍减弱忌惮。
唐代也出了很多相师,比如著名人物袁天罡,他不仅精准的预测了朋友未来命运,还猜中许多大官的宦海沉浮,令人震惊。
清代,区别于古老的中原政权,早期有着明显的草原文化痕迹,他们相信自然,崇敬萨满,感动于力量带来的和平和物资。清代入关以后,逐渐被汉族文化所感染,诗歌礼仪甚至玄学就都成为皇室贵族涉猎的范围。康熙皇帝显然就是面相爱好者之一,还有不少人阴差阳错因此获利,例如弘历和他的母亲,故事是这样的——
公元1692年,乾隆母亲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后)在一个中等家庭出生。钮祜禄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出过无数位重臣、嫔妃,然而弘历母族这支属于旁系,曾祖父是后金五大臣额亦都,康熙时代显赫的却是遏必隆。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孝圣宪初期只是低下的格格,将军年羹尧的妹妹、知府李文烨的女儿(齐妃)却都可以是侧福晋。
孝圣宪婚配是非常早的,公元1704年仅有12岁,就成了四阿哥胤禛的一个妾氏。当时前朝的局势,太子胤礽还未经历初次被废,八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等人也有非常出色,是故这门亲事,并不算“攀上高植”,有谁能想得到沉默近乎被遗忘的四皇子继承了千古一帝的基业呢?
婚后起码十年,钮祜禄氏的生活都很平淡,史书说,在生下弘历以前她处境尴尬,低贱,但笔者却认为,后人更喜欢为赢家杜撰早年的苦难,实则她与众多皇子妾室没有任何区别,日子还是照常过了下去。
至于钮祜禄氏与弘历是从何时脱颖而出的呢?
张宏杰所著《饥饿的盛世》有这么一段:
弘历十岁,在圆明园的牡丹台之一次遇到了祖父康熙。玄烨皇子众多,每个皇子又生出无数的儿子,所以面对数不清的的皇孙,康熙实在没必要一一记下。不知是胤禛有意引荐,还是无意使然,弘历和哥哥一同跪拜爷爷时,竟然显得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康熙觉得此孩童心智不凡,欢喜之余,命人回宫找钦天监算了八子。
再次回到圆明园,康熙带来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皇孙弘历,天资聪颖,理应接到皇宫学习。对于弘历自己来说,这是个深造的好机会,对胤禛,更是有了其他兄弟未曾获得的待遇(太子除外)。
康熙此行,还特意见了乾隆生母,时还为格格的钮祜禄氏,看过面目后得出一个结论:你是有福之人。
时至今日,这段记述是否有真实的史料依据不可考,但结果众人皆知,孝圣宪太后是清代最长寿的太后,乾隆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没准康熙所谓的“有福”,是。。。。。。好养活?
公元1723年,雍正登基,先是册封钮祜禄为熹妃,不久以后晋升贵妃,乾隆时期,还被加封皇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母凭子贵“,作为诞下过皇子的格格,她理应获得”妃“位,而雍正元年就已经通过秘密立褚定下弘历,所以她又理应成”贵妃“。
至于为何雍正急着立褚呢?两点考虑:其一,避免再一次陷入九子夺嫡的困境。其二,康熙是真的喜欢弘历。
后记:
1,再次强调,给弘历母子相面这件事没有出现在清史稿和清实录里,但毕竟那么多后世史书都提到,也未必没有发生。
2,孝圣宪就是《甄嬛传》中的甄嬛。甄嬛最初是甄远道的女儿,为了让她风光回宫,皇帝特意改了年龄和姓氏。历史里当然就没有这段了,还望不要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