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的头号功臣是谁?是魏征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贞观之治的头号功臣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必然的。在强盛隋朝灭亡惨烈教训的 *** 下,身为新王朝的建立者,贞观时期的君臣整体上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当然,在君权至上的体制下,皇帝李世民个人尤为关键;但人总有弱点,为了避免独断造成战略错误,他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进行辅助。而魏征,则是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但并非不可替代。
出现贞观之治,隋炀帝杨广“功不可没”
包括李渊、李世民在内,初唐的朝廷大员,要么是隋朝的旧臣,要么出自各路起义军。甚至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曾当过隋朝官员,还在李密手下服务过。
身为隋末乱世的亲历者,初唐君臣对于统治失道带来的巨大灾难有着深刻体会。因此,在史料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李世民频繁与那些隋朝老臣就杨广的为政得失进行讨论;隋朝的官方史书《隋书》正是由魏征牵头主编;而除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外,李世民还表达过“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样的感触。
隋炀帝为何败坏强盛的家业?原因虽然很多,但首先与他凭借个人出众才华、刚愎自用密切相关。
李世民时常阅读杨广留下的书作《隋炀帝集》,看完后发出这样的疑惑:“看他的文字,处处包含着尧舜之道,但为啥行桀纣之事?”
那些隋朝旧臣(包括魏征)的口径很一致:“依仗绝世才华,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犯了错误自己却茫然不知。”
李家与杨家同为关陇贵族,李渊甚至还与杨广是表兄弟,可以说,他们本就是同行或自己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李世民建立了一些列的制度来对皇权进行匡正、辅助。
贞观年间监督、制衡体系的开创性打造
这里主要列举两项对唐朝政治影响更大的制度:
其一,被空前重视的谏官制。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谏官,但给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是否听取意见,都取决于皇帝本人。为了发挥这一监察岗位的作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登上皇位不久的李世民立即发布了一道诏令: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则谏。
这是什么意思?他列举的职务,都是能够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要员。但这些人每次与皇帝讨论政务时,必须要有谏官在一旁出席;任何人若说的不合理,这些嘴炮们立即开喷,丝毫不用给面子。这有点像如今概念性的反对派的意思。
而大名鼎鼎的魏征,起初就是担任谏议大夫。加上他原为李建成手下,开起火来更不客气,成了最猛的嘴炮。甚至李世民私下让他给自己留点面子,别在朝堂上怼得那么狠。
但李世民这是不是做戏?笔者认为并不是,他是真的怕走杨广的老路:弄死一个魏征轻而易举,但接下来谁还会再提意见?反之,自己能如此容忍李建成的手下,其他人还有啥顾忌?大胆提意见吧同志们!
更别说事实证明,人家魏征的绝大部分意见确实正确。
第二:五花判事制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项制度包含两层意思:
就同一件事,负责起草政务命令的中书舍人(中书省具体干事的,中书令的手下),要如实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而且要把自己的意见亲手写在相应的文件上,以便核实查证。
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有效地减少了人治时代独断专行带来的危害。
其结果也立竿见影:据史书记载,自实行五花判事制后,贞观年间的大小决策“鲜有败绩”。
贞观之治的出现,正是在强烈危机意识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立才得以实现。魏征只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并非不可替代,皇帝本人才是最重要的主角。
但这些制度,说到底也是皇权意志的产物,是否能发挥作用,还是得看皇帝自己。在唐高宗时期,武后干政,谏官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后来虽在唐玄宗前期再度回归,但随着他逐渐骄奢淫逸,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那些制度逐渐有名无实。安史之乱后,唐代更是陷入了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的泥潭,逐渐步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