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一生压制司马懿,怎么没想过除掉他?
司马懿是曹魏集国的终结者。公元249年,其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另一位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独掌曹魏的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嫡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帝,自立为皇帝 ,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正式灭亡魏明帝曹叡留给儿子曹芳的天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司马懿的祖上,都是汉室的重臣。高祖父是征西将军,曾祖父、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更是京兆尹。司马懿从小就很有才华,史书称之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公元201年(建安六年),22岁的司马懿,被地方官员推举出来做官。当时东汉朝廷实际的掌权人是司空曹操,也听说了司马懿是一个难得的青年才俊,一心干大事的曹操,对人才如饥似渴,也派人召其到自己府中任职。作为世代深受汉室厚恩的司马懿,一心想做汉朝的忠臣,自然就不愿在“汉贼”曹操手下做事,便装病不肯出山就范。
七年之后的208年(建安十三年),已是汉室丞相的曹操,再次派人找到司马懿,威胁他道“小子,再不出来替老夫做事,我杀了你全家!” 曹操可是个狠角色,司马懿害怕了,只能顺从了曹操。
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智,却只想利用他为自己打工出力。眼光毒辣的曹操,一见面就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通俗地说从这小子的面相来看,不是什么忠厚善良之辈,认定他不可靠,将来可能会烂自己的大事。因此,出道后的司马懿,主要的工作就是帮着曹操教育培养儿子曹丕。在曹操手下做事12年,虽很有成绩,也不断受到重用,官位也稳步高升,但始终都只是做秘书参谋之类的闲散之职,始终没有机会建立功勋,掌握实权。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十个月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行称帝,是为魏文帝,定都洛阳。曹丕上位,司马懿的春天来了。刚出山时就是小跟班的司马懿,自然深得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和重用,更是成为了曹丕私下里四个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先后被任命为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封安国乡侯,终于成长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但是,魏文帝曹丕在重用司马懿的同时,并未忘记其父曹操的告诫: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日后必反。一反利剑,始终高悬在司马懿的头顶。曹丕对司马懿的防备心理一刻也没有松懈,既用之且防之,关键时刻宁可不用也要坚决防之。
在曹丕成为魏国皇帝的短短六年时间里,先后在222年、224年和225年,魏国三次大规模出兵攻打吴国,曹丕每次都是让司马懿镇守大本营许昌,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管理后勤事务,不给司马懿任何建功立来的机会,还美其名地对他说:你不做曹参,你可是我的萧何! “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镇守后方大本营,责任重大,劳苦功高,但却没有机会带兵征战,没有机会立下战功,也就没有机会在军中建立威信、培植亲信,从而掌握军事大权。
只做了6年皇位的魏文帝曹丕,四十岁的去世了。曹丕临死前,任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和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并当着三人的面,交待太子曹叡:“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有人离间这三个人,你可千万不要相信。作为曹丕的亲信,深受器重的司马懿,却没有机会成为辅政大臣,被排除在曹丕之后的朝廷核心权力圈之外。可见曹丕对司马懿防范心量的严重程度,更是说明曹操的预言,在曹丕心中的影响力之深。
更为严重的是,朝廷当中的明眼人都清楚,司马懿从一开始就是跟着曹丕的人,算得上是嫡系和亲信,在世时也将他抬得很高,但是在临终托孤的关键时刻,却将他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还公开说只有曹真、陈群、曹休三个可以绝对信任,言外之意就是,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信,当然也包括司马懿。此时司马懿在朝中的处局,的确有些尴尬,在新主人魏明帝曹叡心中的地位,也有点悬。
爷爷曹操的预言、父亲曹丕的暗中警告,聪颖过人的魏明帝曹叡,心中自然再清楚不过了。但是,曹叡上台以后,却仍然选择重用司马懿,让其执掌军权,成为了最重要的军事领导人,甚至在临死前还将年幼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最终直接导致了司马懿父子篡夺了曹魏大权。算得上是明君的曹叡,重用明知为谋反之心的司马懿,到底又有哪些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呢?
二
首先是曹魏后继无人,为对付蜀汉和东吴两大强敌,曹叡不得不重用司马懿。随着曹操和曹丕的先后去世,早年跟随曹操一起南征北战的军事人才,大都也已经过世了,后起新秀,还没有可以担当大任的帅才,曹魏也一时遭遇了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囧境。曹魏当时可以独挡一面可甚大用的军事将领,除了司马懿,也就是一个曹真了。曹真打仗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光靠曹真一个人,还远不足以对抗蜀汉、东吴和匈奴三个方向的敌人。特别是231年,曹真去世之后,整个曹魏上下,能够担当统兵元帅的人选,只剩下了一个司马懿了。一边是军事人才的后继无人,一边是军情紧急,曹叡不用司马懿,又该用谁呢?
聪明睿智的曹叡,继续皇位时已经22岁了,已经完全成年,自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有实力驾驭“暗怀异志”的司马懿。便何况,当时的曹氏家族,虽然领军出战的军事大才、帅才不多,但保护曹氏祖宗基业的人,还是大有人在。还有一点是,年轻司马懿25岁的曹叡,在心中何尝不在想,就凭年龄,老子即使是耗,都要耗死这个糟老头,怕他做甚呢?
当然,司马懿也确实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大才,这一点才是司马懿最终崛起壮大的根本原因。
勇退东吴之兵。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刚死,东吴孙权就乘机出兵北伐曹魏,诸葛瑾和张霸两员大将,分兵攻打襄阳,孙权本人率重兵则进军曹魏的江夏郡。没能成为辅政大臣,无法进入权力核心的司马懿,被新皇帝曹叡派往一线,率兵离开都城洛阳,前往前线指挥抵御东吴之敌。司马懿表现十分出色,不仅击败孙权大军,逼退孙权和诸葛瑾两路大军,还诛杀了东吴名将张霸。此战胜利后,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将军,正式的曹魏的军界站稳了脚跟。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直被曹操、曹丕两位魏主猜忌,不让其染指兵权的司马懿,却因祸得福,从此开始了执掌魏国军权的漫长道路。身处战乱不断的世道,唯有掌握军队,立下战功,才有图谋大事的基础和条件。
袭杀叛将孟达。由于前线的紧张局势,结合司马懿在对阵东吴时的突出表现,227年6月,魏明帝曹叡再次任命司马懿为荆豫二州的军事都督,率大军驻扎宛城。此时的司马懿,又因此成为了对蜀作战的前线总指挥。上庸地区是魏蜀对阵的前线,而该地区的主要城池新城,太守孟达原本是西川将领,刘备入川后改投刘备,关羽兵败荆州,孟达因拒绝出兵救援,担心刘备对其秋后算总帐,孟达又叛蜀汉投降曹魏。
曹丕去世后,作为降将的孟达,自感失宠,便又跟蜀汉丞相诸葛亮暗通款曲,暗中建立起了关系,图谋重归蜀汉。老道的诸葛亮反复劝说孟达,一定要加紧防范司马懿。可是自认为久经战阵的孟达,却小瞧了司马懿,想当然地认为,司马懿不请旨决不敢擅自做主,攻打还没有公开反叛的新城,而如果请旨,从宛城往返洛阳,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新城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没必要搞得太紧张。
出人意料的司马懿,偏偏不向洛阳请旨,临阵决断,率兵从宛城直奔而来,仅用8天时间,就带兵杀到了上庸城。大军一到,立刻分兵八路攻城。十几天后,上庸被攻破,孟达被斩杀。之后,司马懿又顺手用计,不费一兵一卒擒住了同样蠢蠢欲动的蜀汉降将申仪,挡住了蜀汉的兵锋,稳住了上庸前线的局势,曹魏被迫防守蜀汉气势汹汹进攻的局面彻底改变,两个集团从此进入了势均力敌的对峙阶段。
抵挡诸葛亮北伐。如果说东吴北伐曹魏,只是想浑水摸鱼,趁魏国新丧的机会,捞点好处,并没有打算与魏国拼死相搏的话,那么蜀汉诸葛亮的北伐,出于自身政治局势的需要,却是动真格,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北伐。明帝曹叡对此形势也是心知肚明,不得不高度重视,前期派大司马曹真和大将军司马懿,举全国的精锐共同应对。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后,大司马曹真因病去世,左将军张郃也被诸葛亮斩杀,对抗诸葛亮的重任,全都压在了司马懿一人身上。司马懿坚持“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正确战略方针,不与诸葛亮硬拼军事,单与敌人拼国力消耗,与诸葛亮相持五丈原,将54岁的诸葛亮活活熬死。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曹魏则在司马懿等人的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迫使蜀军全线退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司马懿因功升任太尉。
平定辽东叛乱。诸葛亮去世,与蜀汉的军事危机基本化解,腾出手脚来的魏明帝曹叡,计划着收拾辽东叛乱的公孙渊。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公孙度割据辽东,对曹魏始终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公孙渊继位为辽东太守后,更是公开背叛魏国,自立为王,并勾结孙权,联系外族鲜卑,对曹魏夹击,一度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曹叡因此诏令司马懿,挥师向北,带兵平定辽东的公孙渊。司马懿不负众望,虽历尽艰难,但还是彻底地打败了敌人,公孙渊战死,收编辽东百姓四万余户,曹魏的北部从此无忧。
三
诸葛亮去世,蜀汉的军事威胁解除,东吴的孙权一心只想经营割据江东,困扰曹魏几十年的辽东问题也完美解决,年轻的魏明帝曹叡,自认为自此高枕无忧、天下太平,便开始歌舞升平,过上了声色犬马的生活,甚至连朝政也不怎么过问。放纵的生活,再加上不太好的基因,曹叡身体很快被掏空,35岁就病危了。儿子曹芳才8岁,老曹家再次面临着将江山社稷和年幼的儿子,托付给谁保驾护航的问题,而且这一次的局势比前两次严重多了:继位之人还是一个黄口小儿,老曹家在曹真、曹休之后,再也没有既有能力且又忠心的人物。奄奄一息的明帝曹叡,放眼望去,可以老成谋国又有文韬武略的,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但是司马懿领军在外征战十多年,在军中的根基牢固,羽翼已经丰满,日后何人可以制衡,再加上老曹家几代人对司马懿的偏见,曹叡顾虑重重。
所以,病重中的魏明帝曹叡,更先在明确托孤辅政大臣名单时,首先就将司马懿排除在外,当时的组合是五团,分别是: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和秦朗。排在首位的曹宇,是曹操的亲儿子,其他几人都是老曹家的直系亲属,连秦朗也是曹操的养子,也说这份名单是清一色曹氏家族的亲眷。将儿子交由老曹家的人照顾,就真的那么安全放心吗?自己人真的就不会起异心?真的就不会发生自己人欺凌孤儿寡母,发生江山易主的事件吗?也许自己人,干这种事比外姓人更方便、有容易。
首席顾命大臣曹宇,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想谦虚一下,以堵悠悠之口,在关键时刻推三阻四,不肯接受托孤之重。曹宇这一谦虚,却被别有用心之人给利用了。曹叡身边的亲信孙资和刘放,便利用这个机会,劝说曹叡放弃这份名单。为啥?因为名单上有部分人与他俩有过结。他们俩人举荐曹爽做大将军,司马懿做他的副手,共同辅政。司马懿就这样莫名其妙进入了托孤重臣的名单。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正月,魏明帝曹叡撒手西去,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同执掌朝政。
史书称曹叡是个英明天子,其实不假。从他即位以来,将司马懿、曹真、曹休等三朝重臣,驾驭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对付当时强大的蜀汉和东吴,也是游刃有余。如果曹叡果真昏聩的话,曹魏可能早就不保了。但是英明天子曹叡,在临终时所托非人,将自己儿子和江山,交给两个都不可靠的人手里,实在是令人遗憾。
从最终的结局来看,是司马氏篡了曹魏的政权,原因也是错在重用司马懿为顾命大臣。但是,如果曹叡没有重用司马懿,曹芳的皇位就一定保得住吗?显然不一定。大将军曹爽,更是狼子野心,对皇帝大位觊觎已久。在“高平陵”政变之前,在朝中飞扬跋扈,公开欺凌魏主曹芳孤儿寡母。正是因为大将军曹爽的专权,导致人心尽失,才给了司马懿出手的机会。如果司马懿没有发动军事政变,曹芳的大位也很难长久,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魏明帝曹叡临终托孤的错误,不仅仅在于重用司马懿,而在于没有采取权力制衡之术,即形成一个权力三角,在托孤大臣的名单里,应该还加上原来的曹宇,以资格老、地位高的曹宇,制衡狂妄自大的曹爽,以曹爽手中的兵权制衡司马懿。如此,有曹宇在,曹爽决不敢放肆,曹爽不过于放肆,则就不会失去人心,外姓的司马懿也就决不敢轻举妄动,高平陵之变就不会发生。若如此,则幼主曹芳,还有机会成长历练,老曹家的天下,也许还能长久。
但历史不容假设,曹魏篡立东汉,司马氏篡立曹魏,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因果轮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