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灭蜀的时候,东吴在干嘛呢?
东汉末年,经过个诸侯之间的争霸,最终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而在天下三分的过程中,曹操建立的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蜀汉和东吴为了在曹魏强大的威慑下生存下来,所以结为了同盟。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伐蜀,决心一举铲除蜀汉这个祸患,要知道东吴和蜀汉互为犄角,而且他们之间还是联盟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不可能不懂,那么此处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司马昭灭蜀的时候,东吴在干什么呢?为何没有出兵相救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东吴到底有没有去救蜀汉?其实当时的东吴是有去救的,根据三国志记载,司马昭在出兵灭蜀的时候,蜀汉的确是派出了使者前去东吴求援,而东吴在得知蜀汉危急的消息之后,也做出了如下几个军事部署,先是让丁奉率军攻打曹魏的寿春,留平则带着施绩从南郡出兵,目的是干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围魏救赵”,但此处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东吴距离战场比较远,不可能在之一时间抵达战场给予蜀汉援助,而当东吴还在行军的时候,刚走半道上就得知了刘禅投降的消息,所以东吴的援军只能撤回。
所以综合上述,东吴和蜀汉的盟友关系虽然很脆弱,但他们非常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蜀汉危难之际,也出兵相救了的,只可惜刘禅投降太快,东吴援兵都没抵达战场,蜀汉就被灭了。
公元263年,曹魏灭蜀的大军兵分三路南下,西路3万大军由邓艾率领,从狄道向甘松和沓中进攻姜维所部;中路3万大军由诸葛绪率领,从祁山到阴平桥头,目的是切断姜维的退路,让他没处可跑;东路10万余人的主力部队则是由钟会率领,钟会则把这10万余人的兵力分为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和子午谷方向朝汉中行进。
之后钟会的军队就被蜀汉姜维阻击在了剑阁,姜维利用剑阁的有利地形严防死守。钟会所部被阻挡在了剑门关之外,由于魏军战线过长,而且还是孤军深入,粮草运输也极为不便,久攻不下的时候,钟会就开始商议退兵的事情了,但就在这个时候,邓艾给钟会提了一个建议,这条建议就是偷渡阴平。
很显然,最终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魏军直接抵达江油,蜀汉江油的守将马邈,见魏军由如神兵天将一般,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在慌乱之中直接开城投降,此时的蜀汉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之际,诸葛瞻父子也在绵竹战死,朝中众多大臣也有纷纷请降,蜀军士气跌落到了更低谷。同年11月,刘禅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开城投降魏国,自此成都被魏军成功占领,之后则让刘禅派遣使者,让还在负隅顽抗的姜维投降。
所以总体来看,蜀汉灭亡也就短短3个月左右的时间,东吴即便想救,那也来不及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