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词文献6年前 (2018-12-04)470

李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出生于中亚,成长于蜀地,历经十年寒窗,终于学有所成。满怀建功立业的 *** ,李白决心离开故土,仗剑走天涯,到京城去闯一闯,希望能得到皇帝重用,一展平生济世安民的志向。

凭借声名远扬的诗作,李白的名字果然不久便吸引了求贤若渴皇帝的注意,这天正在和友人饮酒的诗仙,忽然一封诏书从天而降,请他到翰林院入职,要知道翰林院可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啊!听闻喜讯,李白志得意满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向皇宫奔去。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本以为如此便可鹏程万里大展宏图,不料现实却与想象中大相径庭。虽然唐玄宗表面上对李白十分尊敬,甚至为他亲手调制羹汤,真是极尽礼遇,温情满满,可终究只让他做了个翰林院供奉,也就是专门陪皇上写诗玩乐的文人,至于国家大事政务决策,则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报国无门的李白,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捉弄,终日借酒消愁,用麻痹自己的方式排遣心中的苦闷。和李白同时代的还有七位饮者,他们境况不一,但大多怀才不遇,有满腔不平之鸣,常相聚于长安闹市中,痛饮狂醉,潇洒高歌,旁若无人。

这一切,诗圣杜甫看在眼里,被这群人的放荡不羁的魅力深深震撼,挥笔写下《饮中八仙歌》以颂赞之,诗中对李白的描述,用简单的笔墨,将诗仙的醉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身为皇帝近臣,敢如此嗜酒如命者实在不多,因为古来饮酒误事的前车之鉴绝非寥寥,这不,唐玄宗的加急命令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送到了李白诗仙面前。原来,日理万机为国操劳的唐玄宗,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打算消遣放松一下,恰巧听说宫中的沉香亭刚刚引进了牡丹新品种,有四种颜色,花开正艳,又有美人贵妃在侧,便起驾一同前往观赏。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玄宗一行来至沉香亭,立刻被牡丹的馥郁芬芳所陶醉,端的是国色天香,世间罕见啊!玄宗兴之所至,喜笑颜开,贵妃万花丛中,起舞弄影,著名音乐红人李龟年,也在旁边弹琴助兴。未几,玄宗突然拍手叫停,琴瑟笙箫声随之戛然而止,玄宗怒道:“如此良辰美景,佳人珍花相映,千年也难得一遇,岂能还唱这些陈年旧词?”李龟年见君王面露不悦,连忙跪下应道:“皇上勿忧,臣闻翰林院李太白出口成章,指物为诗,臣这就去请他作诗来。”

手捧金花纸,三步并作两步,李龟年气喘吁吁赶到了翰林院,却见李白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忙问童子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昨晚先生和朋友们通宵饮酒,大醉尚未醒。”

心急如焚的李龟年,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抓起诗仙就是一阵乱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晃醒。看着李龟年焦急的表情,李白睁大惺忪睡眼:“李兄何故如此慌张?”

得知了来龙去脉,李白接过金花纸犯了愁,心想:“皇上让我写《清平调》,歌颂沉香亭牡丹花开的盛景,可我还不曾到过沉香亭,这该怎么办呢?”可李白毕竟是李白,想象力天马行空,只见他沾饱浓墨大笔一挥,接连写下三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之一首诗,极力描写杨贵妃如云如花的容貌,称她的美丽只有在天上才能见到;第二首以带露含香的红牡丹喻贵妃的娇艳动人,不管是传说中楚王游云梦泽奇遇的下凡仙女,还是前朝备受宠爱的美人,都无法和她相比;第三首写想象中的沉香亭里,贵妃与玄宗相互依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如温暖的春风,让君王心中的无限忧愁顷刻间烟消云散。

李白不愧是诗仙,仅凭一个给定题目和丰富的想象,就创作出如此色彩浓丽,曼妙多情,又不失高贵气度的诗句来,可谓是惊艳了大唐诗坛。相传,唐玄宗读之龙颜大悦,立命李龟年执铜牙板伴奏,自己和乐而歌,在优美的歌声中,在华丽词句的陪衬下,本来就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越发显得容光焕发,风情万千。只见她斟满一杯西域红酒,端起一饮而尽,顿时两颊潮红,醉态婀娜,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符合了后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旷世情缘的所有想象,成就了贵妃醉酒的千古佳话,此三首诗也成了千古绝唱,传唱前年。可是在一片盛世繁华歌舞升平的背后,我们的诗仙李白,此时正在为济天下安社稷的理想难以实现而黯然神伤,毕竟那个渴望乘风而上的大鹏,怎会甘心做一个舞文弄墨逗君王开心的弄臣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4061.html

“李白的三首《清平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的相关文章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郝思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郝思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井木犴(àn)。他是关胜的结义兄弟,随其征讨梁山,与宣赞同为关胜副将,后被捉...

萧嵩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两首

萧嵩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两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嵩(?-749年)...

秦良玉为什么能流芳百世?《明史》《明史》为何给予她最高的礼遇?

秦良玉为什么能流芳百世?《明史》《明史》为何给予她最高的礼遇?

秦良玉在《明史》将相列传中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那么,她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这是巾帼英雄秋瑾所作的诗词,诗中的“...

张镒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撰有《三礼图》九卷

张镒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撰有《三礼图》九卷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镒(?—781年)...

于仲文简介:隋朝名将,撰有《汉书刊繁》30卷与《略览》30卷

于仲文简介:隋朝名将,撰有《汉书刊繁》30卷与《略览》30卷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明朝榜眼周洪谟简介:曾修过《英宗实录》、《宪宗实录》

明朝榜眼周洪谟简介:曾修过《英宗实录》、《宪宗实录》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自幼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文学艺术教育,能识谱,会弹琴,善于吹箫和绘画,并能写得一手好词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藻身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气概,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当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来吴家...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传说刘伯温能未卜先知,曾作一首《烧饼歌》,又名《帝师问答歌》,那么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国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就顺手拿起一只金碗扣在饼上,才传命召见。刘伯温行过礼后,朱元璋故意问道:“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