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04)230

对明朝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他的开国者是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一共历经了十六位皇帝,风风雨雨二百多年历史。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在明朝,最有名的是两大特务机构,分别是:锦衣卫与厂卫。

前者由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创立,帮助他铲除了无数的开国功臣和朝廷大臣。后者则分为两厂,东厂由明成祖朱棣创办,西厂由明宪宗创办。这两个特务机构,完全服务于皇帝个人,对国家的治理毫无关系,反而大大增强了皇帝个人的权力。

可以说,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厂卫,都只听命于皇帝个人,没有任何机构可以制衡。所以,一旦遇到特别有野心的指挥者,就会利用职务之便制造事端。他们打击异己,大肆揽权,给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明成祖时期,锦衣卫都指挥使纪刚,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此人名列明朝佞臣之一,掌管亲军主管诏狱,是一位十分“了不得”的人物。要知道,在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个职务上的人,大多手上都沾满了无数条人命,能在这些人当中成为之一,必是做了很多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明史》的作者张廷玉说他:“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除此之外,像那些揣摩皇帝意思,巴结皇帝,监视百官,无中生有等事,更是数不胜数的。毕竟,这些事情,几乎都是每个佞臣的必备技能。在这方面,纪刚就是佼佼者。

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生财有道”,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凡是当官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灰色收入。像纪刚这样的人,就不用多说了,他敛财的手段,是所有人都自愧不如的。

明成祖朱棣,抢了自己年幼的侄子建文帝的皇帝宝座,所以,他的内心总是觉得有些不安。他总觉得:举国上下,都在议论他得位不正,朝堂上的大臣,对他也不够服气。而建文帝偏偏还不一定是死了,很多传闻说他只是失踪,以至于,坐在这个皇位上的明成祖是寝食难安。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于是,在他执政期间,对于监听百官动态和用刑严苛上,与朱元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可想而知,锦衣卫的诏狱里有多少官员在苦苦挣扎。纪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有犯官进了锦衣卫的诏狱,纪刚就会跑到这些人的家里,跟他们说:“只要给我足够的钱,贵府的大人很快就能回来。”

于是,罪臣的家属,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纷纷把家里的财物献上。等这些罪臣家里的钱被骗光以后,这些罪臣就突然被咔嚓了。纪刚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但是,也没办法,在锦衣卫的掌控下,除了按照人家的要求办,这些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再个,纪刚此人胆大包天,作为锦衣卫的头号人物,纪刚手上的权力非常大,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最不能碰的禁忌就是谋反。然而,他向天借胆,心底时刻藏着一个“皇帝梦”,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皇帝都比较信任太监的原因。

就是因为:太监再有权力,也当不了皇帝,所以,他们没必要谋反。

纪刚抄了吴王的家,得到了吴王的衣饰,就自己的偷偷藏了起来,只是在家里穿戴着这些衣饰,并让伶童叩拜自己为“万岁”。后来,他又想:皇帝身边一定要有太监服侍,于是,就抓了百来个良家子弟,将他们都阉了,留在身边伺候自己。

除此之外,最胆大包天的还是后面发生的事。

当时,明成祖朱棣要选妃扩充后宫,纪刚竟然自己在私下里先选了一遍,把长得更好看的,身材更好的,留给了自己,那些他看不上的则留给了皇帝。更大逆不道的是,纪刚收了沈万三之子献上的龙角及龙纹被,还偷偷地招揽亡命之徒时刻准备登上皇位。

有趣的是,纪刚虽然胆子大,但是,还是怕别人的告发,所以,他想了一个好主意。明朝时期,端午节有射柳的习惯。所谓射柳,就是将柳树的树干削出一块白肉,当作靶子,看谁能够射得中,皇帝也参与这项活动。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于是,纪刚就跟自己手下的人说:“待会我故意射不中,你就折一根柳枝下来,大喊射中了。”纪刚的想法很简单,秦朝赵高指鹿为马,满朝文物却无人敢指出,自己也来了这么一出,自然就可以看出这些大臣的心思了。

纪刚成功了,果然没有一位大臣敢站出来说他没中。纪刚心里非常得意,看样子自己可以谋反了。但他好像忘了,他侍奉的这位君主是英明神武的明成祖,而不是唯唯诺诺的胡亥。就在纪刚得意的时候,他原来得罪过的内侍,却全部跳出来告发他。

短短一日,纪刚就被弹劾,接着被捕,最后,被分尸。速度之快,真不愧是纪刚带出来的锦衣卫。这位锦衣卫的老大,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彻底感受了一番有“冤”无处诉的痛苦,一如他曾经带给别人的痛苦那样。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天道好循环,苍天饶过谁!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纪纲被处决后,他的家属不论老幼都被流放戍边,其爪牙庄敬等人大多也被处死。又过了一段时间,都察院才整理出纪纲的罪状公布出来。除假传圣旨、滥杀无辜、贪污索贿等等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其家蓄养亡命之徒,私造铁甲弓弩数以万计。”以暗示纪纲有起兵造反的阴谋。

当然,其中有一些也是编造出来的,目的无非是要向公众证明铲除纪纲的合理性。

历朝历代,每位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都会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秘密机构,而这些机构,在私底下,就为皇帝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机构,最终,还是成老百姓的敌人,也因为这样的机构,多少朝代被篡改了。

参考资料:

【《明史》、《明太祖实录》、《永乐皇帝大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4108.html

“明朝太监到底猖狂到什么地步 皇帝的女人都敢下手” 的相关文章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更是...

苏麻喇姑为什么每年只洗一次澡 甚是还将洗澡水喝掉

苏麻喇姑为什么每年只洗一次澡 甚是还将洗澡水喝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苏麻喇姑为何只在每年的除夕洗一次澡,还要喝掉洗澡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宫女,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她以宫女身份,被康熙皇帝尊为额娘,受到顺治和康熙两代帝王尊崇,死后不仅皇子们给她披麻戴孝,后来雍正皇帝更是亲自下旨...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太祖刘邦去世,其妻吕雉成为皇太后,控制了汉朝大权。吕后掌权后,十分怨恨戚夫人,因此先派人将其囚禁,还把她儿子刘如意召入京城软禁。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吕后先是毒杀刘如意,而后把戚夫人砍掉双手双...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我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随着朝代更迭,产生了数百位皇帝,一般来说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很悲惨,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也不例外。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长说话,甚至分不清冬夏,这样的...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为刘据已...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魏、蜀、吴,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最强大,独占北方,虎视江南,蜀汉和东吴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曹魏。现在有个普遍的观点,说三国之分及三位君王的成功是因为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占据人和,孙权占据地利。这种观点的出处应该是来源于诸葛亮和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