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05)240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灭亡,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前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标志着明朝的灭亡。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在明朝的200多年历史中,共有16位皇帝,除去开国皇帝朱元璋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最为惋惜的当属崇祯皇帝了。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17年,兢兢业业,纵观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朱由检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位。

一方面是因为他拥有实权,像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诸如唐朝的唐哀宗、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都是没有实权,甚至是见风使舵的主子;另一方面,崇祯帝是相当的勤政,17年中丝毫不敢懈怠,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劳模皇帝。可这样一位难得可贵的皇帝,为何仍然不能挽救明朝,让明朝灭亡了呢?

其实按照王朝的惯例,出现一位手握大权的皇帝,集行政军事于一身,统领着文武百官,而且还是一位兢兢业业、一心为国家谋福、尽着尽责的皇帝,是王朝的福气。出现这样一位皇帝,一般都会改变王朝没落衰败的现状,扭转危机的局面。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遗憾的是,上天给了崇祯帝17年的时间,崇祯帝为了国家,当然是17年如一日,努力的改变这王朝的现状,力图王朝重现辉煌。结果他并没有力挽狂澜,扭转局面,反而使国家进一步恶化 甚至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最后明朝也亡在了崇祯帝的手中。那么崇祯帝这番努力,最后明朝却还是灭亡了。到底是因为崇祯帝自身呢?还是当时的局势影响呢?

“内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跟当时的军事形势是息息相关的,通常王朝末年,都会面临着内忧外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王朝就会面临着灭亡的风险。那么,大明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内忧外患呢?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众所周知,明朝灭亡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明末的农民起义波及范围很广,广到什么程度?

当时除了江南地区之外,几乎所以适合人民居住的地方都少不了战火的伤害。之所以波及范围能如此广阔,这都跟明末农民起义队伍的组成有关。当时农民军的组成中有个显著的特点——流寇居多。何为流寇?主要是因为没有土地而到处流走的农民和当地的土匪、山贼,队伍非常的混乱,但生存能力极强。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说到清末农民起义,可能之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但其实,这只是明末农民军的冰山一角,农民军远不止李自成这几家。从陕北起义开始,前后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加起来多达几百支,各种势力非常繁杂,以至于当时荣阳大会的时候,多达几百支队伍。

面对庞大的农民军队伍,明末的军队也毫不逊色,明朝的军队是少有的在朝代末期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军队,加上这样一位致力于维护王朝统一的崇祯帝,经常对军队进行训练,还调遣关外的军队去关内剿匪。所以在这样的训练之下,明末的军队特别能打,几乎对农民军都是追着打。

官军屡战屡胜,但就是消灭不了农民军。后来驻扎地方的官军只求赶跑农民军,农民军也为了避免被消灭,到处流窜,这一跑不要紧,但是将战火带到了大半个中国。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实际来说,农民军的力量是有限的,毕竟只是一帮流离失所的农民,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也没有专业的武器,战斗力并不强。可加上在农民军流窜中加入的流民,情况就变得大不一样了,给当时的明末带来了两个后果。

之一:农民抛弃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加入起义队伍,使明末的农业生产处于一个几乎崩溃的境地。当时的现状也是如此,农民全都加入起义队伍,中原地区甚至连人都看不到,中原亦是如此,边远地区更是无法想象。第二:本来明末的财政政策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结果呢,农业生产又是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地方官军忙于消灭农民军,军费开支剧增,朝廷没有办法,只能通过加税的方式剥削地方,这样逼得地方农民的压力增大,更多的农民抛弃土地,加入起义军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产陷入停滞,对明末的财政收入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农民起义渐渐地将明朝的家底彻底掏空,给明朝雪上加霜。内忧如此严重,那么外患呢?

外患:蒸蒸日上的清军

明末在抵御各地农军军的同时,还面临着蒸蒸日上的满清,丝毫都不能懈怠。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拿到宋朝来说,面对外来威胁,统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纳贡求和,来求得国内稳定的发展。可偏偏明朝的国策就是一不求和,二不称臣纳贡,遇到威胁就是打,绝不认输。

在国内乱成一团的时候,还要大规模地抽调军队与满清进行对峙,拿出国库的大部分收入,来修缮山海关;训练十几万的辽东边防军,与满清作战,待遇极高。长年的大规模作战,成为了明末财政支出的更大宗,也是明末财政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可是如此高的财政支出,居然收不到好的成效。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崇祯十三年,国内处于水深火热中,锦州官军被围,崇祯皇帝命令十三万大军出关营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松锦之战,一打就是几年,最后明军全军覆没,彻底拖垮了明朝的最后家底。即使这样,还有强大的满清不断对明朝进行强攻,后金从长城防线五次突破入关,崇祯皇帝调集重病,亲自督战也无济于事,任由清军烧杀抢掠。

更为巧合的是:清军和明朝内的农民起义军似乎串通好了一样,每次国内的农民起义军被镇压下去,清军就正好入关,接着明朝军队就得大规模地赶去打清军:这就给了农民军喘息的机会,没出几日,农民起义军又死灰复燃,等到清军走后,农民军重振旗鼓,与官军交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明朝军队一直处于双线作战的状态,疲惫不堪,战斗力直线下降。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同样都是农民起义,清朝的形势要比明朝好太多。当时的天平天国运动鼎盛时期,人数不过才二十万人:而明末的农民起义,像李自成这样的领袖,每个人手上都是数十万人的团队,李自成后期更是占领一个省来发展壮大。

相比之下,太平天国的规模相差悬殊。从起义的反抗程度上,明末的农民起义目的性更强、更纯粹。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路顺风顺水,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很大原因不是因为太平天国有着优秀的领导者,而是因为清末的军队太多迂腐,几乎没有作战能力,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清军甚至连马都不会骑。所以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措手不及,只能任起义军占领南京城。

到底是因为农民的局限性,洪秀全、杨秀清二人在攻下南京城建立政权之后,就认为愿望达成,全然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开始贪图享乐,仅仅派出一支队伍一路北伐。洪秀全两人就缩在南京阵地里,跟清军打阵地战,清军攻不进来,洪秀全也没想突破出去。后来因为领导者中出现了内讧,折腾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被消灭掉了。但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明朝,凭借明军的战斗力,哪需要十几年,不出一年,可能运动就直接被消灭了。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在外患上,清朝面临的问题,也和明朝大不相同。清朝当时面临的并不是少数民族的威胁,而是英法联军,仅仅只是一只短时间的远征军,战线过长,战争必定维持不了太久。清军也不用常年耗费资金来组织精锐部队长久作战。关键清朝还有一个特别的 *** :割地求和,靠赔款来维持本国的统治,这招百试不厌。

不论从“内忧”还是“外患”,清朝都要比明朝幸福太多,凭借明朝的战斗力,还有兢兢业业的崇祯皇帝,如果单纯的是应付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明朝必然不会到了亡国的地步。之所以能出现亡国的结果,就是因为明朝的内忧外患,并不是短时间内凭借武力迅速解决的。

积重难返,腐败的内政

“内忧外患”当然是明朝灭亡最表面的因素,而内政的问题同样不能忽略。客观来讲,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说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时一瞬间的事情。

那么,明朝的内政就是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只能说,明朝的前几代皇帝给崇祯换地撇下了一个烂摊子,根本已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根治的。万历皇帝怠政多年,因为喜欢木匠活而不理朝政。虽然朝廷大事还是由他决定,但是遇到小事从来不管。这些小事看似不重要,积累起来给明朝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诸如“吏治腐败”就是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国家的官员没有治理好,就会出现以下犯上、党派林立的情况。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杀了不少官员,并不是因为崇祯皇帝生性残暴,是由于前朝留下的弊病,当时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串通一气的,忠臣为了生存,同样需要仰仗党派,奸人就不用多说,他们互相勾结,一定程度上蒙蔽了崇祯帝。崇祯帝无能为力之下,只能发现一点问题,就将官员处死,想要打破那种局面。

可事实证明这种残暴的方式终究是徒劳的。在这种内部矛盾都危机重重的情况下,皇帝和现实之间早已有可官僚的阻挡,看不清虚实,政事也不能得到完善的处理,王朝灭亡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崇祯帝生性多疑,刚愎自用

崇祯帝虽然是一个勤政的皇帝,17年一直以王朝的复兴为己任。但是这17年还是没能改变灭亡的命运,除了内忧外患和内政方面,当然崇祯帝自身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就是他更大的弊病,所以后期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就好比一个人的方向选错了,即使他在努力前进,最后都不能取得成功。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一般来说,王朝末期通常都是资源枯竭之时,不止是自然资源,还有人力资源,人才可能已经凋零。但是明朝末期因为连年的战争,还是涌现出不少能人武将,诸如卢象升、孙传庭等。可崇祯帝对武将并不信任,本来能为国家贡献力量,还有可能通过武力扭转局面,可这些人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便被奸人害死。

卢象升,本来指挥能力极强,可是被太监高起潜陷害,架空兵权,只拨给他5000的兵力抵抗清军,其中还是老弱病残居多,即使再优秀的将领,战斗能力都不足,根本没有与清军抗衡的资本,卢象升最后力战而死。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还有就是崇祯帝忠奸不分,错杀了许多大臣。再刚刚登基的时候,生怕别人不尊重他,常常都是想杀谁就杀谁,而且杀了谁都还是合法的,真正应验了那句“伴君如伴虎”。对于手下大臣都是“零容忍”,只要是大臣有一点错误,他便抓住不放,有的直接杀头,这种情况下,为崇祯帝死心塌地办事的大臣越来越少。

另外,崇祯帝不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经常找别人“顶锅”。有人给他提建议,他要是觉得好,就让这个人去执行,如果这个人办不好,他就将罪过全都归咎于提建议或者是执行的人。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敢提建议或者办事了。

在崇祯帝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越会办事的人,就越多人扯你后腿。正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崇祯帝经常把会提建议、会办事的人拉下水,所以后面几乎都是崇祯帝一人定夺,百官只管附和。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其实,作为一个领导,尤其是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能力。能力意味着什么呢?胸怀宽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宰相肚子里能撑船,那皇帝承载的需要更多;礼贤下士,要对手下有足够的信任,给予更多的鼓励,那样天下人才会为你卖命;要有洞察力,知人善任,知道自己要达成什么目标,用什么样的人,该用在何处。崇祯帝固然很勤政,但是人无完人,假若学会这三点,明朝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

总的来说,明朝在这样一位好皇帝的领导下,为什么还会灭亡,令人惋惜。更多的是历史的弊病,换做是谁,可能都不能扭转局面。作为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但人们会永远记住那个兢兢业业的皇帝,还有那曾经辉煌的明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4327.html

“崇祯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 崇祯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的相关文章

徐琨:东汉末年孙坚帐下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琨:东汉末年孙坚帐下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琨(kūn)(生卒年不详),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甥。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仕州郡,随孙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坚殁,随孙策战伐,孙策上表徐琨领丹阳太守,恰逢吴景从广陵归吴,吴景更得人心,因此孙策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任徐琨为督军中郎将。从督军中郎将破庐...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年不洗澡...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公认的万人敌,熊虎之将,不管是统兵打仗,还是武艺,都是实至名归。巅峰时期的关羽,武艺非常厉害,解白马之围时,风头无两,盖过曹操所有的名将。当时,勇冠三军的颜良接连斩杀吕布部...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很喜欢甄宓,甄宓做了什么,为何曹丕最后对她冷漠而绝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在历史上,是很难找到第二个的美人。她看起来太完美了,简直就是古代最完美的那个女子。咱们中国有四大美女,但如果真正讨论起来,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孙权杀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孙权是真的傻吗

孙权杀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孙权是真的傻吗

对孙权杀关羽是不是傻?原来背后有一大阴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三国“刘关张”,这三人遂非同袍,但情同手足,佳话传颂千年,更被后人奉为情义经典;尤其是二爷“关羽”,豪情万丈,义字当头,三人中可称翘楚。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关羽”最后一战被东吴吕蒙擒杀,大哥“刘备”...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对康熙刚刚去世,雍正为何就将宜妃赶出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十五岁便与当时的辅政大臣鳌拜相斗,并凭借自己的谋略擒获了他,然后,他又平三藩,收台湾,并击败了俄国人的入侵,可以说是一位大智慧之人,然...

隋国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

隋国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

赵懿安(?—1044年6月12日),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四年五月甲戌(1044年6月11日),赐号崇因保佑大师,赐名懿安。庆历四年五月乙亥(1044年6月12日),赵懿安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追封为隋国公主。庆历五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