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秦昭襄王为何老是偏心范雎?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07)230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秦帝国崛起的过程中,秦昭襄王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时代名臣名将辈出,为秦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昭襄王赢稷的帝位是哥哥给他的,经过了一番血雨腥风的宫廷斗争才登上王位,当时赢稷年幼,由母亲宣太后垂帘听政,舅舅魏冉主持朝政。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秦昭襄王是个有远大理想的国君,面对强势的母亲和手握大权的舅舅,内心的不满可想而知。这样就造就了秦昭襄王性格的双重性,表面张扬而内心无比孤独、渴望知己,在秦国两大栋梁白起和范雎的内斗之中可见一斑。

揭秘:秦昭襄王为何老是偏心范雎?

白起受命于秦昭襄王,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被封为武安君。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灭赵时,昭襄王一纸诏书召回了他,让军队休整。

揭秘:秦昭襄王为何老是偏心范雎?

兵家有句名言叫“趁胜追击,长平之战使赵国损失了40万大军,灭国指日可待,昭襄王为何让白起罢兵呢?史书记载:应侯(范雎)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可见罢兵并非昭襄王本意,乃是范雎的建议。

范雎和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可谓配合默契。史书记载:昭王用应侯谋,纵反间卖赵,赵以其故,令马服子代廉颇将。秦大破赵於长平。作为秦国宰相的范雎为何在此时向昭襄王提出这样的建议呢?一方面是秦国确实损失严重,但更重要的是范雎的私心,担心白起灭赵后位列三公,位置在自己之上。

范雎的这种做法和他做人的风格倒是一致,昭襄王其实也知道范雎的用意,但他最终采纳了范雎罢兵的建议,可见昭襄王对范雎非常信任,同时这个做法也符合自己的利益。但这件事对白起非常不公平,于是他对范雎和昭襄王都表达了不满,史书记载,退兵后,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此后秦国连续吃了几次败仗,昭襄王命范雎去请白起带兵,白起没有答应,史书记载: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公元前258年,楚国和魏国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损失非常惨重。武安君白起终于出了一口气,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意思是你当初不听我的话 ,现在遭报应了吧!这件事让昭襄王非常生气,命令他再次上任,白起称有病再次拒绝上任。此后秦国败仗连连,愤怒的昭襄王命令白起离开咸阳,白起走到杜邮时,昭襄王说白起离开咸阳时不服气,有怨言,就命人赐剑,白起最终自杀。

白起和范雎虽是秦国的栋梁,在利益面前难免会有私心。昭襄王并非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范雎在谋取自己利益时仍然考虑到了秦昭襄王的利益,避免白起功高震主。正是如此,昭襄王一直将范雎看作知己,他替范雎杀魏齐、范雎推荐的人犯错也没有进行追究。而白起在自己利益损害后选择消极抵抗,数次对抗王命,面对秦国巨大的损失不但没有感到不安,反而出言不逊,最终只能抱憾自杀而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4599.html

“揭秘:秦昭襄王为何老是偏心范雎?”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什么必须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可有些小伙伴一定也会有疑惑,如此位高权重、声明赫赫的大人物...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对邓艾打赢了姜维,为何后人更喜欢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后期,三国的三个政权都遇到了各自的问题。可在三国后期,还是有不少出色的将领的。邓艾和姜维都是三国后期比较出色的将领。邓艾灭掉了蜀汉,按照一般情况下来说,他的评价应该比千位药膏,可是在厚实的史书当中,人们对...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对如果诸葛亮逼刘禅禅位!能不能灭吴跟曹魏家族一决高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心忠心耿耿,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继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最终把自己的生命也耗尽了,命落五丈原。假如诸葛亮直接逼刘禅退位让贤,自己带领蜀,会不会直接灭掉吴国,并且跟曹...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叔叔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