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八个大国 这个国家是怎么消失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周战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在公元前403年之前发生了几件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从这以后,天下经过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韩、赵、魏、齐、楚、燕、秦。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其实战国时期不是只有七大雄国,除了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其中尤以中山国势力最为强劲。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之一个华夏化的戎狄国家,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石家庄市、灵寿、平山、晋州一带的山区,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乡附近)。出土的器物中有游牧民族特点的双耳铜釜、扁方壶、兽首青铜短剑和金腕饰、嵌松石金质虎形牌饰,充分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华夏诸国文化交流与影响。
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晋国的进攻。
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公元前323年,中山称王,公元前314年,中山国忘记赵国在后,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中山在这场战争中,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甚至占领了燕下都。这样一来,中山国更是得意忘形。
中山国不能居安思危,又无改革进取之心。当时,秦、赵、魏等国推行变法,改革弊政。赵武灵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学习北方少数民族之长处,实行胡服骑射。中山王不思进取,还表现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虚幻体面和奢侈享乐的生活。不顾国家的安危,恣意行欢作乐,大修宫殿,大造陵墓。
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见条件成熟,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腐败无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公元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陷落,一代强国至此灭亡。
对于这个几经起落的国度,人们只能从史书零星的记载里,粗略判断出它的发展脉络和地理方位,但从未有任何考古发现能够证实这些记载,中山国的消亡就这样成为了历史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