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初期,为何河北选择起兵反抗安禄山?
安禄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目光聚焦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名曰“清君侧”,实为叛乱。河北从沉静中被打破,它的身份从“帝国顺地”变成了“叛乱之地”。
安禄山兵锋所到之处,各州郡县皆闻风而降,跟安禄山预想的一样,攻取行动进展顺利。但两颜的起兵却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喜悦,安禄山不免有些心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河北在安史之乱初期就坚定站在朝廷呢?
一、河北的基本情况。
首先明确来讲,虽然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经营之地又在幽州,但是他对河北全境还是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力。
各州郡的人事首先就是其一,“士族”的普遍存在,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浸入骨髓,都对安禄山的实际控制力形成挑战。军事力量的胜利,仍然无法撼动李唐皇室的正统合法地位。即便在唐朝后期,各地藩镇割据,中央朝廷实力衰弱的情况下,李唐皇室仍具有一定的权威。
更何况此时刚由盛世转为乱世,安禄山的身份仍是叛军,朝廷实力尚存,旗帜未倒,对地方具有极高的号召力。这便是为什么两颜虽然是关中人,但起事的大旗一扯起,就受到了六郡的大量回应。
其次再来讲讲文化,《安禄山事迹》中,将梁颜等人称之为“燕南豪杰”。“燕南”在唐代指的就是河北南部。注意看,河北北部与边境诸胡接壤,浸染胡风已久。
但南部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礼乐兴盛”且“儒风深沉”。百姓也好,官吏也罢,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
所以当安禄山起兵造反,虽然他们看似诚服,但实际上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心里更希望的是安禄山失败。所以才会有《资治通鉴》中“料丁壮,实仓廩”的记载。
安禄山之所以能快速拿下河北,其倚仗的还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们为了保全只能选择暂时的投降,但这绝对不会意味着,没有任何反击手段。
二、河北的军事部署。
安史之乱以前,河北更大的威胁就是两蕃(突厥,奚)的崛起,而武则天万岁通天时代,又爆发了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之乱,唐廷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平静之后,之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东北的压力。
李孙之乱,唐廷失去了营州和安东都护府,整个战线直接被推到了幽州一带。为了缓解压力,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在河北河南一带设置了“武骑团”。
唐玄宗又在开元十四年,设置了“五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防备东北异族,而且部署靠后,都在“次边州”地区(第二道防线)。
既然第二道防线部署如此繁多的兵力,那么在之一道防线上,当属于“军镇”。而“军镇”的核心主力部队,就是安禄山起家的资本。陈寅恪先生指出,随着突厥的衰落,大批东北外族迁徙到河北北部,由此开始了这一地区的胡化过程。朝廷又采用了羁縻州的安置,使之安息繁衍,安禄山的粟特部族也得以于此成长起来。
安禄山的叛军部队中,主力当属蕃将和部落兵,其次便是边州军镇军队,最后才是燕南的“团军”。回过头来看两颜的起事,他们手下的兵力,也是“团军”。换言之,有着巨大差异的两种军队,被摆上了生死存亡的前台。
从军事方面而言,正是安禄山对燕南地区军队把控力弱,以及唐廷为了防备东北边境巨大的压力,而所设置的独特军政结构,才会使得两颜等人和六郡,手里有了反击的实力和底气。
三、结语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燕南局势的剧变,在于“团军”对唐廷和安史两方的军事力量上所做出的选择。
立场的不停变动,反映出双方力量的快速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颜等人的起事举动背后,是对唐廷的绝对看好与信任,他们深信,叛军只能盛于一时,而非一世。这便是他们有别于燕南诸军的一个重要特点。
说到底,还是“奉王事,尽臣节”的理想,以及百姓的“臣民”情结,在支持着他们做出最后的选择。
而在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以后,安禄山迎来了灭亡时刻,唐廷终于取得了胜利,不过胜利的背后,却是无法挽回的衰颓景象,对于河北百姓而言,更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