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3)320

胤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康熙帝晚年有一个影响巨大的政潮,也就是九子夺嫡,哪九位呢,大阿哥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师胤、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于是笔者前些年在看一些影视作品时,就会疑问中间几个阿哥呢?当时有些不求甚解,近两年才算厘清了这之中的关系。

这之中,六阿哥、十一阿哥两位是因为早逝,而老五、老七、老十二这三位的确是没有参与这场巨大的政潮,通过对这三位史料记载的查阅,笔者发现这三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活得滋润,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老五胤祺。

宠妃的儿子太后养

康熙帝一生有过许多后妃,其中有名位的就有六十多个,这之中有一个出身平平却深得宠爱且知名度颇高的妃子,她就是宜妃。胤祺就是宜妃的之一个儿子,老九胤禟是其次子,老十一是其三子。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胤祺出生于康熙十八年十二月,他的母亲郭络罗氏当时还不是妃,只是个嫔,而且还是一个排序相对靠后的嫔,仅仅两年后,康熙帝大封六宫,宜妃位列四妃之次,加上皇贵妃佟氏和贵妃钮祜禄氏,郭络罗氏是后宫的第四号人物,宜妃得康熙帝盛宠数十年,她所居住的翊坤宫在明朝原本就是宠妃所居,且从后来雍正帝即位后,让最宠爱的年贵妃入住翊坤宫推测,翊坤宫的豪华程度绝对是胜于其他宫室的。

作为宜妃的长子,胤祺自然也得到了父母格外的重视,胤祺同哥哥胤禛和弟弟胤禩等小时候都曾被皇贵妃佟氏(孝懿皇后)抚养过,更为特殊的是,胤祺还曾经在祖母仁宪太后膝下教养过。

五阿哥胤祺奏云:臣自幼蒙皇太后祖母养育,皇父圣体违和,一应事务臣可料理。朕云:我在,尔何可 *** 耶,朕务期躬尽典礼耳。—《清圣祖实录》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的继后、康熙帝的嫡母,因为康熙帝的生母慈和皇太后在他登基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不过才24岁,故而康熙帝与这位嫡母十分亲厚,在仁宪皇太后去世的大礼上,康熙帝已经年过六旬,多病而双脚浮肿,仍坚持守灵,老五就提及自己曾经被祖母养育过,请求代父皇为祖母守灵并料理事务。康熙帝子嗣颇多,却只有胤祺一人提请,说明老五应该被祖母抚养过相当长时间,别的兄弟或许也有被祖母抚养过,但老五应该是与祖母感情最深的。

康熙三十五年,上征噶尔丹,命允祺领正黄旗大营。—《清史稿诸王传》

老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父亲也很重视他,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二征噶尔丹,方才16岁的胤祺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军出征,刚走没多久,他的侧福晋刘佳氏就为其诞育了长子弘昇。这场战争加上次年的第三次征伐噶尔丹,彻底消灭了噶尔丹,使得喀尔喀重归清朝,而就在噶尔丹即将溃灭之际,康熙帝为老五选择了嫡福晋,没错,胤祺是先迎娶的侧福晋,然后才有的嫡福晋。

按理说,胤祺是宠妃之子,又曾被皇太后抚养,刚刚又出征建功,总应该给爱子找一个出身高贵的豪门之女,可偏偏他给老五只安排了一个员外郎之女,这位员外郎姓他他拉氏,名张保柱,他的身份地位在康熙帝的诸位亲家中算是数得上的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难道康熙帝是瞧不上老五吗?可是联系前后的历史,康熙帝对老五那是很够意思啊。

笔者猜测,老五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淳厚,康熙帝和雍正帝对他的评价几乎是一样的,可见康熙帝心中或许并不想让他娶一位高门之女以拉拢谁、制衡谁,而是单纯地想给儿子选一位才貌品德俱佳的女子做他的正室,也不希望这个儿子因为姻亲关系过多介入朝局,故而才如此安排。不过这只是笔者根据史书的一种推测,欢迎大家讨论。

有如此优势,为何不争储?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前文已具,这个老五的优势是相当大的,母亲是宠妃,自己在祖母膝下教养,有皇太后的加持,年纪轻轻就跟着父亲出征,而且他的排序还很靠前,为何没有参与争储呢?这就要提到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了,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或许不适用于所有人,至少放在胤祺身上是合适的。

四十八年十月,封恒亲王。—《清史稿诸王传》

胤祺迎娶嫡福晋一年后,他同四哥胤禛、七弟胤祐、八弟胤禩被封多罗贝勒,他的大哥和三哥分别被封为直郡王和诚郡王,可以说是康熙帝诸子中最早有爵位的一批,这当然也得益于他的排序靠前,又过了十一年,胤祺与三哥四哥同时晋封为亲王,他的封号是“恒”。

恒这个字意涵十分丰富,康熙帝以此字赐封老五可以说是对老五为人处世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恒有“永久”“持久”“持久不变的意志”“延续”之意,再联系雍正帝在他去世后称赞他“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便可知道,老五为人宽和、谦谨,而且还十分乐善好施,在康熙帝赐封号时就看出,老五的这种为人不是一时的,不是装出来的,是一以贯之的,不会轻易改变的,后来胤祺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康熙帝对这个儿子的认识是十分精准的。

正是因为这种宽和的性格,老五不喜欢或者不屑于介入到党争之中,而康熙帝似乎也很明白儿子的心意,在康熙五十年托合齐事件后,几乎只是让胤祺去参加一些礼仪性的场合,尤其是仁宪皇太后崩逝后的一些祭礼,几乎都有胤祺的参与,这是康熙帝对儿子孝顺的一种成全,也是对儿子的一种保护。

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清世宗实录》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其实看看宜妃和老九胤禟的性格就能发现抚养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的。宜妃得宠多年,恃宠而骄,即使是康熙帝驾崩后,她也敢公然站在乌雅氏的前面(康熙年间德妃排序在宜妃之后),见到雍正帝竟然摆出皇太后的气度,而胤禟似乎受到母亲的影响,也是颇为高调,这与老五胤祺截然不同,可见老五幼年受到祖母仁宪皇太后的教养,养成了平和之气,这也是他与老九虽为一母同胞,但命运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幸福度颇高,这位王爷真舒坦

雍正帝即位后,宜妃和老九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胤祺作为宜妃的长子,没有被雍正帝处置,待遇如旧。雍正帝对五弟格外照顾,在祭祀孝东陵(仁宪皇太后之陵)时总是命老五前去,可见老五和仁宪太后的祖孙关系之深,不仅是康熙帝了解,连雍正帝也是十分认可的,或许雍正帝也很感谢祖母,因为老五和老九这种巨大的对比明显能够看出宜妃的教养是多么的失败(当然这是雍正帝的角度)。

雍正帝对五弟的这种照顾不仅仅是展现自己的宽宏,自己没有因为他是宜妃之子、老九之兄就恶意报复,他是分得清孰是孰非的,老五好就是老五好,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改变。另一面,更应该看到的是,允祺(雍正帝即位后众兄弟改胤为允,独老十三一人后来得复)的性格在兄弟中是众所周知的好,他不参与夺嫡、不站队,只是一心听父亲的话,进而,自然也是听新皇帝的话,这样的性格谁即位都不会为难他。

允祺的晚年是相当不错的,地位尊崇不说,还尽享天伦之乐,儿女双全,而且大多都没有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按照康熙帝遗旨,有皇子的妃嫔可以出宫居住,雍正帝还同意宜妃到恒亲王府颐养天年,这样一来,母亲常在身边,又有儿孙绕膝,允祺的小日子比起不少兄弟要好得多,当然,雍正帝对大部分兄弟还是可以的,不过,能有允祺这样,母亲健在、儿孙众多、地位尊崇等多种幸福因素加在一起的,那可就不多了。

十年闰五月,允祺薨,予谥。子弘晊,袭。—《清史稿诸王传》

允祺共有七个儿子,嫡福晋他他拉氏没有生育,故而刚开始是由长子弘昇担任世子,但这个孩子偏偏不争气,被革去了世子名分,故而在雍正十年允祺去世时,是由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的次子弘晊继承的爵位,雍正帝对五弟之死十分惋惜,对五弟做了几件加恩之举。

首先,当然是赐以谥号,这是正常流程,允祺的谥号为“温”,其实不用多加解释,这个字正是对允祺一生性格和处事的更好注解;其次,雍正帝为五弟立碑勒铭,这个恩遇可不是谁都能享有的,可见雍正帝的确对这个弟弟相当认可,碑文对老五赞誉有加,主要是对老五处事和性格上的夸奖;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另一件事就更不一般了,老五的次子弘晊袭爵时,没有降级。清朝规定,除特封的铁帽子王之外,其他宗室袭爵都是要降一级,之一代是亲王,第二代就是郡王,第三代就是贝勒,可弘晊仍是以亲王位袭爵,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袭爵时才降为郡王。其他宗室亦有子孙降爵后因功升回原爵的,但直接未降爵而承袭是一种格外的加恩,足见雍正帝对五弟的恩宠颇盛。

总结

老五允祺这一生可以说是从出生到离世就应了他的封号和谥号,恒温亲王,始终温和、绵延修长,身上的光环是一层叠一层,可偏偏他却能谨守本心,不争不抢,得到父亲和兄长两任帝王的厚待,更为难得的是,似乎上天也格外垂青于他,他的子女不像他的一些侄子侄女那样走在了父母前面,大多数都能承欢膝下,让他尽享天伦之乐,而且母亲宜妃也一直陪伴着他。

或许老五也会遗憾自己去了会让年迈的母亲伤心,可他的人生的确已经十分圆满了,父亲给他的封号、哥哥赐下的谥号,两任帝王的两个字如此精炼、如此精准,他自己活得通透,也自然会收到格外的幸福,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但焉知不是老五活得明白,带来的裨益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5639.html

“爱新觉罗胤祺十分有优势,为什么不争储?”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后世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以蜀汉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北伐,甚至是诸葛亮的北伐拖垮了蜀国。而对于诸...

诸葛亮不是忠于汉室吗 诸葛亮为何不去辅佐汉献帝

诸葛亮不是忠于汉室吗 诸葛亮为何不去辅佐汉献帝

对诸葛亮这么忠心为啥不辅佐汉献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原因:诸葛亮隆中隐居,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光复汉室,而是为了能够得遇明主。如果他想辅佐汉献帝,不用在隆中待着,直接去找汉献帝就可以了,而且根据当时汉献帝被曹操把持的现状,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一去,肯定就不是辅...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还不知道:纷乱的三国,刘备是怎样在乱世中崛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历史上,战争容易让一个国家的政权被推翻。东汉以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是唯一一个多国争夺最后得以扩张的时期。经过多年的战斗,这些国家最终统一。只有统一了国家的版图、货币、政策,这个时代...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三品官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员们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员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官员充当。在秦汉时宰相是相国、丞相、大司徒;在魏晋南北朝,录尚书事与侍中、中...

赵匡胤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赵匡胤是历史罪人吗

赵匡胤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赵匡胤是历史罪人吗

还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会被人诟病呢?身为开国皇帝中他都做了什么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是历史的罪人吗 ?赵匡胤确实对中华民族有罪,在开国皇帝中,算比较差劲的几个,说他仁慈,不杀士大夫云云。大家评价皇帝不要评价他仁慈什么的,那是对普通人的标准,要按皇帝的标准...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