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4)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汉和亲制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间的相处往来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分外关注的问题。各民族因为种种利益矛盾关系,往往会兵戈相向,相互攻伐,硝烟四起。汉族统治者为了实现安边的政治目的,用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安抚四夷,两个民族之间的和亲政策便发展起来。

自汉代高祖刘邦时,便有了和亲,自此这种民族政策在两汉相沿不断,尤以“昭君和亲”最为出名。关于王昭君的和亲匈奴,史料上记载的不多,正因为此,更加 *** 了历代文人对于昭君故事的创作热情,以及对其身世生平的慨叹。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一、匈奴崛起,胡强汉弱

历史上的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它的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当时的中原地区,因其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生产力低下,加上地处蛮荒,几百年来,匈奴频频举兵滋扰中原,但在当时也受到了大量打击。公元前四世纪末,匈奴趁七国争霸之际,迅速地发展势力,将势力扩展到秦赵燕边境,对三国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秦朝末年,中原混战,使得匈奴再次获得了扩大势力的良机,公元前 209年,冒顿杀父代立,匈奴日益强大。冒顿单于志向远大同时工于心计,在他的领导下,匈奴很快强盛起来并迅速吞并了当时比较强盛的东胡,后又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最终将秦时大将蒙恬夺取匈奴的土地全部收复。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匈奴在冒顿的统治下蒸蒸日上的时候,此时的中原却是楚汉相争,自顾不暇。中原战事不断,疲于兵革,没有精力遏制匈奴势力的扩张,反而给匈奴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于是匈奴在冒顿的领导下迅速的强大起来,军队扩张到几十万人。

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不断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日渐鼎盛。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国势如日中天,此时的中原,经历了持久的相争,刘邦终于战胜了项羽,西汉王朝刚刚建立。西汉建立之初,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从秦末的农民大起义到楚汉之间的持续对峙,致使当时的中原地区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国力空虚,百废待兴。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二、白登之围,刘敬献策

西汉初期,政治上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上,除了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早在楚汉之争时期,刘邦为了笼络人心,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些重要将领为王。

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这些异姓王的存在,对汉天子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汉高祖六年春,匈奴大举进犯马邑,驻守在马邑的韩王信因遭受汉高祖的猜疑而叛降匈奴,匈奴于是引兵攻打太原,直逼晋阳,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应战,结果被匈奴围困在白登。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经历了白登之围后,刘邦内忧外患。在内有不断反叛的诸侯,在外冒顿频繁滋扰。面对兵力强盛,屡次犯边的匈奴以及频频反叛的诸侯和将领,刘邦心力交瘁,再次问计刘敬。刘敬认为,汉朝天下初定,不应该以武力征伐匈奴,且冒顿杀父自立,并非仁义之人,应该作长远谋划——与匈奴缔结和亲之约。

刘敬的和亲计策为汉朝换来了短暂的安宁,此后虽然匈奴多次犯边,然而受制于经济、兵力等因素,也并未对汉朝的社会和经济产生沉重的打击。此后文景两帝时期为避免加重百姓的负担,以使恢复不久的正常的经济生活得以避免再次受到破坏,因此每每对待匈奴的入侵采取被动的措施,并不组织军队主动出击,于是和亲之约在文景时期便一直相沿不断。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尽管西汉初期的和亲政策并没有就此改变匈奴侵扰的状况,但也并非毫无益处可言,它为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西汉初期几代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四海之内殷实富足,国力日渐昌盛。

西汉历经文景之治,与民休息,五六十年间,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经过文景二帝的治理,西汉经济实力雄厚,为此后大规模反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三、马邑之战,武力征伐

经历了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民生的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空前强盛。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皇权,武帝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对内推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固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汉武帝积极地发展军事力量,壮大军队,准备以武力征伐来取代带有妥协性质的和亲政策,从而彻底地解决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即位之初,依然奉行和亲约定,厚待匈奴,互通关市,然而和亲政策没有换来安定和平,反而让匈奴日益骄纵,屡屡侵扰,因此壮志雄心的汉武帝下定决心一雪前耻,采取军事手段举兵讨伐匈奴。

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举兵征讨匈奴,并且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乘胜追击,使得匈奴节节失利,无力招架。与此同时,汉武帝为了完全制胜匈奴,接受张骞的建议,大力经营西域,破楼兰,降车师,与乌孙和亲,安边结托,共同夹击匈奴。

在西汉和乌孙的联合夹击下,匈奴节节败退,势力大不如前。由于战争带来的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从此此后汉武帝不再主动出兵攻打匈奴,由重视军事发展而转向重视农耕,重新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四、汉强胡弱,赐亲单于

除了汉朝对匈奴的一系列军事打击政策之外,由于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使得其对外部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加之战乱频仍和天灾屡降,导致匈奴大批牲畜死去,赖以生存的畜牧业遭受了沉痛的打击,百姓生活贫困不堪,难以为继,种种现实因素使得匈奴迫切地希望停战和亲。

与此同时汉匈双方的势力彻底转变,由最初的胡强汉弱转变为胡弱汉强,汉匈和亲也从最初的主动转变为被动,后来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在其第三次到达长安时“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和亲政策作为汉匈之间的一个和平约定重新开始施行,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汉对匈奴政策从军事打击到和平共处的转折点,这也是汉强胡弱形势下的必然结果。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五、总结

从汉高祖到武帝初年的几十年间,除在和亲期间稍有收敛,匈奴侵边劫掠的事件仍然频繁发生,对当时的边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和亲约定对于匈奴显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随着汉朝国力日渐强盛,到武帝时期,针对匈奴发起了一系列的武力打击,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使得长期困扰汉朝的边患问题基本解除。

汉武帝时期是汉匈关系发生逆转的重要转折点,虽然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但是对于汉武帝大力发展军事,用武力震慑匈奴的手段,其价值必然是值得肯定的。必须承认,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对后来匈奴的归顺以及西汉后期民族关系的和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亲的实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被动和亲到主动和亲,这样的转变是由国家实力所决定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5872.html

“西汉和亲制度是怎么来的 这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的相关文章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对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发生在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之间,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本来只是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能力的三个人。由于看见朱祁钰病重,同时他又没有接班人。因此他们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虽然于谦等朝中重要大臣已经在商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情...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她

还不知道: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里,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这件东西是一个枕头,...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睿真皇后,官宦世家出身,历史上记载唯一失踪的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惠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不知诸君有没有听过这首《望断西京留传奇》,歌词里描写的女主角名叫沈珍珠。穿越历史,梦回大唐,唐代宗李豫时期,皇后沈珍珠在一场战乱中失踪,给史书留下了...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对乾隆主动提出退休,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谢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名将,太常谢裒第五子、太保谢安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石出身“陈郡谢氏”,门荫入仕,起家历任秘书郎迁黄门侍郎。曾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前秦,册封兴平县伯,升任尚书仆射。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坚南侵...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对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荀彧反对...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人待遇为何天差地别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人待遇为何天差地别

对汉文帝刘恒仅两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掩盖打击周勃家族的残酷真相!馆陶公主是“大长公主”推测比绛邑公主年长,但从封号而言馆陶远不及绛邑,馆陶虽属邯郸管辖,却是以盛产陶器的县城,汉文帝防备齐燕等诸侯王,馆陶处于战争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