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6)120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能够与汉武帝相提并论的武则天,作为一个皇帝,其政治谋略不可谓不厉害。历史上的武则天也不是一个弱势的女人,她强势有手段,就连丈夫李治在她的强势下动了废后之心,也被她几句话吓的不敢再提此事。

但是,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前,她也曾向李治屡次示弱,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依附李治。在李治想要立妃却遭反对之时,武则天也曾泪眼婆娑,低头不语;当她在感业寺凄苦一人之时,也曾写诗感伤自己的憔悴,“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就是更好的证明。

那武则天是否也曾是一个内心柔软的女子呢?答案是否定的。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武则天的三次示弱

武则天的之一示弱,是在感业寺修行之时。当时武则天在进宫之后,一直不得李世民宠爱,故而无子,她的位份也不够高,只能与其他的妃嫔一起进入感业寺修行 。但在感业寺的寂寥时光,让她深感难捱,她入宫不过是为了寡居的母亲博一个前程,所以才能潇洒的说出“见天子庸知非福”这样的话。

但在后宫十二年,武则天已经浪费了许多的年华了,再入感业寺她的一生都将到头了,李治无疑是更好的出路。于是就有了“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一个为爱消瘦的深情而又柔弱的女子,就这样跃然纸上。“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武则天的第二次示弱,是在重新回到宫里之后。她深知自己的地位不稳,无法与一宫之主的王皇后抗衡,也无法与正得宠的萧淑妃抗衡。武则天一边恭敬侍奉王皇后,降低她的戒心;一边继续巩固李治的宠爱。

等到王皇后反应过来上当之时,武则天已经利用自己的柔弱伪装,骗得了李治的信赖;“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

武则天的第三次示弱,是在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之时。之一次李治立她为宸妃之时,因为封号的原因遭到了宰相等人的激烈反对,没有立成。等到第二次李治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时,她就已经明白自己只有以退为进,才能得到李治的支持。武则天选择了再次示弱,当长孙无忌等人反对之时,躲在后面的她没有起身反驳,反而哭的不能自已,几乎要站不住身来。这样的柔弱的武则天,自然激起了皇帝的保护欲,也更加让李治愤怒朝臣的多管闲事。

武则天再一次依靠示弱成功上位,但这一次的成功也注定,那个柔弱的武媚,已经可以恢复自己原本的强势了。李治这才发现那个“屈身忍辱,奉顺上意”的女人,已经变了“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从不是软弱之人

武则天的身份幼年时期就被断定有“天子之命”,“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但她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幸运起来,在父亲死后,堂兄为了侵占家产,母亲和年幼的武则天就被赶回长安。母亲杨氏性格软弱,也就造成了武则天性格的强势,毕竟只有强势才能护住自己。

当她 *** 入宫时,母亲哭泣不止,她也只能无奈的安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就算入宫,武则天也没有对李世民表现出丝毫的依附,反而因为自己的强势将李世民吓着了。李世民是一个有雄心有功绩的帝王,这样的男人一般都喜欢崇拜甚至依附自己的小女人,就像长孙皇后那样的;强势的武则天自然难得圣心。

能说出“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的武则天必定不会因为李治而改变自己性格,因此,武则天后期对李治的依赖,更多是迫于自身处境的无奈,不得不选择暂时收起自己的锋芒。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当武则天成为皇后,这后宫之中再也没有能够制衡她的人了,因此她才会立刻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王皇后和萧淑妃曾经在武则天失势之时,多次羞辱;而在武则天得势之后,王、萧二人虽被废却费尽心机差点重新获宠,李治又是一个容易心软之人,武则天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换作他人,顶多用些手段,让二人不能再次获宠就好,可偏偏她要选择残忍的“骨醉”,并且多次去看王、萧二人被折磨的惨状。由此可见,武则天从来不算一个心善之人,所谓的娇弱也不过是蛰伏的伪装,等到猎物进入视野,便将其生生的撕咬至死。

武则天从来不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她或许也曾有过一颗柔软的心,但在经历早年的不幸,在宫中的漫长消磨之后,她留下的只有强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护住自己。她之后的所有柔弱不过都是伪装,是一种自我的保护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6119.html

“武则天曾三次示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她有什么目的?” 的相关文章

洛阳之战李世民是怎么三千人打破十万敌军的 李世民如何一战杀两王的

洛阳之战李世民是怎么三千人打破十万敌军的 李世民如何一战杀两王的

洛阳之战,李世民为何能一战灭双王?以三千精锐大破十万敌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620年七月,随着唐朝先后击溃了薛举、李轨、刘武周等诸多割据势力,整个西北,都已经被唐朝纳入了掌控当中。而在当时的北方,有能力和李唐政权抗衡的,便只剩下了王世充和...

朱棣夺取朱允炆皇位后 其他兄弟为什么不造反

朱棣夺取朱允炆皇位后 其他兄弟为什么不造反

对朱棣夺朱允炆皇位时,其他藩王为何不反对,这些藩王在做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很早就确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并对驻兵进行培养,结果朱标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很满意。不过朱元璋晚年时,朱标去世。这时朱元璋就开始纠结皇位传给谁,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按照嫡...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败给十几万清军,这是为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品鉴历史文化,揭秘背后真相!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文章,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何会败给十几万清军?1643年年底的时候,李自成率领顺军去攻打西安...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康熙唯一托孤大臣隆科多为何被圈禁,谁是真正害死他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隆科多是佟国维的次子,不是电视里说的是他侄子,是清圣祖孝慈仁皇后之弟,也是大清朝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唯一人。在康熙年间,佟国维为职中堂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隆科多一...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