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楚国的境遇如何?都城失陷长达十个月
柏举之战楚国的境遇如何?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日益激烈,秦楚联盟抗晋,晋国则联吴制楚,正是在晋国帮助之下,吴国开始迅速崛起于东南。后楚国爆发内乱,伍子胥逃至吴国,与孙武一起辅佐吴王,使得吴国日益强大。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楚国,于“柏举之战”大破楚军20万,攻陷楚都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直到十个月后,吴军才因秦军来援和后院起火,而不得不撤离楚国。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一战。
春秋中后期吴国崛起东南,楚国内乱伍子胥出逃吴国
春秋中后期,晋国虽然是中原首屈一指的大国,但面临秦楚联盟的夹击,也是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晋国决定实行联吴制楚之策,派屈巫带人对吴国进行技术扶贫,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等技能,吴军由此学会车战。在吴军战斗力大增的同时,得益于晋国的帮助,吴国的经济、文化也得以迅速发展,开始迅速崛起于东南。
与此同时,秦楚联姻始终未曾中断。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楚平王派太子少师费无忌前往秦国为太子迎娶太子妃孟嬴,费无忌因忌恨太子建尊重伍奢而嫌恶自己,回来后便告知楚平王,“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史记·伍子胥列传》)。于是,楚平王便娶了本为儿子准备的儿媳,并生下公子珍。
后来,费无忌担心太子将来即位报复自己,便又不断诋毁太子建,结果导致太子建逃往宋国,而伍奢作为太子建的老师,与儿子武尚一起被杀,伍子胥则逃出楚国,前往宋国投奔太子建。后因宋国内乱,伍子胥又与太子逃至郑国,结果太子建因与晋国大夫中行寅联手推翻郑定公而被杀,伍子胥只好又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至吴国。
到吴国后,伍子胥得知公子光素有野心后,便向其推荐了刺客专诸,使其杀死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继位后,任用伍子胥、伯嚭(pi)为谋士,以齐人孙武为将,使得吴国愈加强盛,先后吞并徐国和钟吾国。于此同时,楚国在楚平王、楚昭王(即楚平王与孟嬴之子)的治理下日渐衰弱,又与唐、蔡等国不和,局势愈发危急。
吴国大举攻楚“柏举之战”爆发,楚国遭遇惨败国都沦陷
周敬王十三年(前507年),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遂背叛楚国,转而与晋、吴结盟,使得楚国北部失去屏障。次年,在蔡国的号召下,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十八国会盟,共谋伐楚。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在晋国的支持下,蔡国出兵攻灭楚国附庸沈国,楚国遂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崛起之后,本就与楚国因争夺江淮地区霸权而时常交战,如今见楚国不仅衰弱,且与周边国家交战,吴国君臣均认为攻楚时机已到,决定大举进攻楚国。
同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胞弟夫概为先锋,统率水陆大军三万,由淮河溯水而上,直驱蔡境。楚将子常见吴军来势汹汹,遂放弃围攻蔡国,连忙回师防御本土。
吴军在与蔡军会合后,又联合唐军组成联军,继续沿淮水西进,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抵达淮汭后,孙武突然下令大军舍舟登岸,以3500名精锐士兵为先锋,迅速穿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隘,直趋汉水,深入楚国腹地,仅用数日便攻至汉水东岸。
楚国毫无防备,楚昭王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急令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率领全国之兵御敌。沈尹戌建议子常于西岸设防,自己则迂回至吴军侧后方对吴军展开夹击,然而子常却在沈尹戌率军北上后,擅自率兵渡河作战,意图凭借兵力优势夺取首功。
面对子常的进攻,孙武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先后三败楚军,并最终在柏举一举击溃楚国主力,史皇战死、子常逃往郑国。吴军乘胜追击,连破楚国溃军,楚昭王得知前线战败,慌忙逃离都城,吴军最终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入楚都郢都。
秦国出兵救楚、吴国后院起火,吴军于十个月后撤离楚国
吴军攻占郢都后,不仅到处烧杀抢掠,更是进行了屠城,结果引起了出人的仇恨。而伍子胥更是寻得楚平王之墓,开棺并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楚昭王则先逃至云梦,后进入郧国,又因郧公之弟欲杀之而逃至随国。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春,得知伍子胥鞭笞先王之尸的申包胥,入秦向秦哀公求援,秦哀公于同年六月命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败吴军于沂,楚将子西也率兵于军祥击败吴军,秦楚联军随后又攻灭了吴国属国唐国。
与此同时,越王允常为报五年前吴军攻打越国之仇,在历经数年的准备之后,得知吴国国内空虚后,则发兵攻入吴国,直抵吴国都城。而在沂地被秦楚联军击败的阖闾胞弟夫概,因战败不敢见阖闾,反而逃回吴国自立为王(《史记》则记载是阖闾战败之后,夫概见阖闾受伤而回国自立)。
眼见前线战败,又后院起火,吴王阖闾无奈之下,只得在攻入楚都长达十个月后,率兵撤回吴国,并击败了自立为王的夫概,而楚昭王则在秦国的支持下,艰难复国成功。不过,此战过后,楚国一蹶不振,而吴国则就此声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