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发动靖难之役,抢夺自己侄子的皇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太子病故 孙子继位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意欲迁都西安,遂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然而,世事难料,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患病,第二年就病逝了。
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
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从朱标出生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把他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为他聘请了宋濂等名士当他的老师。为了这个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朱元璋着实费了一番功夫。长大后的朱标也着实有仁主风范,《明史》里这样评价朱标,“太子为人友爱“,“其仁慈天性然也”。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朱标死后,只剩下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最有可能。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朱棣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给儿子起名字的。
到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大局已定,就要准备登基当皇帝了,就决定要给7个儿子取名字了。他祭告太庙: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了,朱棣10岁,受封燕王。
太子死后,朱元璋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来继承皇位。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
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放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京(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建文削藩
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太子朱标病故后,朱元璋对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
朱棣20岁就开始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屡立战功,在北方军队中的颇具影响。
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枫先后去世,朱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
朱允炆即位后,即与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密议削藩。在削藩顺序上,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先后废除了五位亲王。
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
次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激化。
靖难之役
为图朱棣,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
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张信是朱棣的旧部,他投降向了朱棣并把消息告诉了朱棣。七月,朱棣以计擒杀张昺、谢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占据了北平。然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所谓“靖难”来自于朱元璋的一条成法。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 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这其中,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但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且朱棣军事才能了得,逐步占据了主动。
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达金陵。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登基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朱棣继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他废除了建文年号,改称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燕王进京后,因宫中起火,建文帝则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由地道出逃,落发为僧,云游天下。又有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