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比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何诸葛亮要自比乐毅?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9)240

说到乐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诸葛亮曾云,“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说明诸葛亮眼中值得学习的“先贤”应该不少,但其中最重要无疑的是管仲、乐毅二人。管仲是春秋之一名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诸葛亮自比管仲自然可以理解,但乐毅为臣不忠,为将又不如吴起白起等诸多战国名将,一生忠心汉室的诸葛亮为何还自比乐毅呢?

比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何诸葛亮要自比乐毅?

乐羊是魏文侯手下将领,因功被封在灵寿,后来乐氏子孙就定居于此。中山国复国后,被赵武灵王灭亡,于是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史记》:“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因为在魏赵特殊身份,因此乐毅离赵投魏自然谈不上不忠。但乐毅到了魏国之后,魏昭王任命乐毅为出访燕国的大使,之后乐毅叛魏投燕,“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魏昭王对乐毅有知遇之恩,乐毅在担任魏国大使时叛魏投燕,显然是不忠。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先后打败楚国、赵国、魏国,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为当时诸侯国一致嫉恨。因此,燕昭王认为攻打燕国机会来了,但与齐国相比燕国则显弱小,乐毅建议燕昭王联合诸侯讨伐齐国。于是,燕国联合赵、楚、韩、魏,由乐毅担任统帅共同伐齐。

比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何诸葛亮要自比乐毅?

济西之战中,乐毅率领的联军大败齐军,齐湣王逃过齐都临淄。之后乐毅遣返了诸侯军队,独自率领燕军连战连胜,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二座城池没有攻克。一时之间,燕国前所未有地强盛起来。

由于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城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燕国也难以吞并齐国,所以乐毅对莒和即墨二城定下围而不攻的方针。与此同时,乐毅在齐国故地实行减赋税、废除苛政等,希望从根本上瓦解齐国抵抗力量。

一举而下,还是慢慢瓦解,两种方式优劣难说。但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而燕惠王与乐毅有矛盾,怀疑乐毅久不攻城的原因是拖延时间,想在齐国称王,于是就派骑劫代替乐毅,并召回乐毅。而乐毅担心回国被杀,于是逃到了赵国。

可见,乐毅并无忠君思想,与战国人才一样,哪里能实现抱负就去哪里,良禽择木而栖。在实际战绩上,乐毅虽然差点灭掉齐国,但与吴起、后来的战国四大名将相比,乐毅给人感觉还是相差一筹。原因很简单,乐毅率领的是诸侯联军打败齐国主力,之后燕军单独行动属于扫荡齐国残余势力,不像吴起、白起、王翦、李牧等人奇谋迭出,频繁与当时最强者对抗。

论忠心,乐毅不断游走于魏赵燕;论兵事,乐毅逊色于诸多战国名将。既然如此,诸葛亮自比乐毅就让人难以理解了,但诸葛亮学贯古今,说“自比管乐”肯定不是哗宠取宠,那么诸葛亮自比乐毅背后又隐藏了什么原因呢?

除了管仲、乐毅建功立业都在齐地,是诸葛亮的出生地,以及诸葛亮时代的天下形势,与管仲、乐毅时代更为相近等等之外,还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诸葛亮自比管乐时,还躬耕于南阳,虽为布衣,但学贯古今,让他浑身洋溢着年青人特有的豪气与锐气。当时,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游学,评价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而在诸葛亮心目中,不是刺史郡守的百里之才,就是社稷重臣,评价蒋琬时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因此,诸葛亮但笑而不言的背后是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社稷之器”。

与王翦、白起、李牧等相比,乐毅堪称“转败而为功”的社稷之器。燕昭王之前,燕国一度为齐国所破,大伤元气,与齐国相比,燕国则是典型的弱国。乐毅攻齐,燕国吞并齐国七十城,一时前所未有地强盛起来,这是典型的大逆转,符合年轻人逆转形势、立不世之功的心境。因此,年青时的诸葛亮胸怀大志,自负能够成为社稷之器,实现“转败而为功”。后来,诸葛亮不投靠更强的孙权与曹操,反而投靠实力最弱的刘备,或许就与年青时的这个志向有关,希望能像乐毅一样,在一个弱小的舞台上充分发挥所学,实现人生大志向。

比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何诸葛亮要自比乐毅?

二,诸葛亮对历代名人,都有过详细分析,之所以选择管仲、乐毅为榜样,与管乐二人的功绩、人格息息相关。

诸葛亮成为蜀国丞相后,谈及用人时说过,“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虽然这是诸葛亮后来的用人思想,但却可以倒推诸葛亮年青时的思想,估计也认为这些人不可用,也不会将之作为榜样。至于春秋战国兵家亚圣吴起,因为有杀妻求功恶行,私德较差,诸葛亮都不屑一提。

与之相反,乐毅让诸葛亮为之倾心,尤其是乐毅的《报燕惠王书》,表现出乐毅光明磊落,又表达乐毅感谢燕昭王知遇之恩等。比如,之一句是“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又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申明自己投赵是为了避免被诛,从而保全燕昭王和燕惠王的贤名与道义;最后又有“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燕国但不会做对燕国不利的事情。后来,诸葛亮留下的千古名篇《出师表》,其中就有一些《报燕惠王书》的痕迹。

诸葛亮27岁出山,54岁去世,前半生风华正茂,指点江山充满自信,后半生为蜀国殚精极虑,惨淡经营却还面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与“不伐贼,惟坐待亡”的局面,焦急之情跃然纸上,前后诸葛亮心境简直判若两人。最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却一直未成管仲乐毅之业,或许是诸葛亮一生更大的遗憾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6702.html

“比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何诸葛亮要自比乐毅?” 的相关文章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都已经喝醉了 赵匡胤是被迫篡位的吗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都已经喝醉了 赵匡胤是被迫篡位的吗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喝醉,他是被迫篡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959年7月,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即位。次年2月,北方传来紧急军报,北汉联合契丹大举进犯。宰相范质等人做出决定,派禁军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领兵出征。结果,大军走到陈桥驿时,发生...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出生于官宦之家,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的名字叫李绅。这首诗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要节约粮食,体谅...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一件事为何结果不一样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一件事为何结果不一样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韩信做了同一件事,结果完全相反,一个安天下,一个失人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和韩信实际上是一对生死冤家。当年韩信落魄,被项羽看不起的时候,是刘邦拉了他一把,让他做的大将军。后来刘邦彭城之战惨败后,韩信又拉了刘邦一把。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开辟新战...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史之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朝开国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