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1)140

说到南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我们现在看来,宋朝时期似乎是非常“弱”的,最主要的自然还是在军事方面。南宋时期被打得只剩下一半的国土,迁都杭州,但是敌人却不会因为对手的“弱”而停下攻略的脚步。但是令人吃惊的却是,看似弱不禁风的南宋,竟然能够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数十年,这数十年间,单单是在襄阳的争夺上面就耗费了六年之久。那么,为什么“弱宋”可以抵抗蒙古这么多年呢?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纵横天下数十年,带领的蒙古铁骑曾横扫欧亚大陆,几乎都没怎么费力气,和中亚的强国花剌子模王国也只是八年而已,至于其他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南下攻打史上最弱的王朝—宋时,却僵持四十余年。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在蒙古人眼中,北方强大大金国才是他们南下的障碍,扫除了同样是马上民族的契丹族,那么南宋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了。但是没有想到强大的蒙古军团战在不到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扫灭了金国,契丹人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于是南下灭宋自然在他们眼里就变得十分简单了。但是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被成吉思汗从不放在眼里的南宋,让成吉思汗统一中国的愿望整整搁浅了40年。在这40年里,蒙古大军多次南下征宋,但每次都无功而返。那么为什么如此强悍的蒙古铁骑在南宋面前反而会束手无策,令他们如此头疼呢?

公元1234年,窝阔台大汗灭金之后,蒙古大军就北撤回家了。南宋朝廷于是就想趁机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开始北伐。但是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宋军大败。由此看来蒙古人也不是无能,也知道水淹宋军来赢得战争。

1235年,蒙古大军在第二次西征的同时,也南下攻宋,分为东西两路进攻襄樊和四川,准备在长江集结,横渡长江。要想进攻南宋,那么襄阳和樊城就是两个绕不过的钢铁长城了。但是,南下的蒙古大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南宋名将孟珙率军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这是蒙古对南宋征战的之一次失败。这点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面两次都提到了郭靖以及杨过保卫襄阳的事迹,在众多武林人士的帮助下,蒙古人始终无法跨越长江,南下灭宋。当然这个只是小说而已,在强大的军队面前,个人的武力是微不足道的,对战局无法产生影响。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在历史上,北宋多名相,南宋多名将,在战争年代,时代创造英雄,自然也就产生了几位流芳百世的抗元名将了。从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各有胜负。后来,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解除了蒙古大军对南宋的威胁,蒙古军因受到重创不得不撤退。之一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失败而告终。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之后,其子贵由继承汗位,期间也曾率军攻打四川,也以失败告终。三年之后,贵由去世。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期间,发动了蒙宋之间的第二次战争。蒙古大军为了避开长江天险,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兵分北、中、南三路:南路十万大军直取大理国,经广西,进入长沙;中路由蒙哥率领南下四川,进入重庆;北路由忽必烈率领,进入武汉。三路大军计划在武汉会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一举灭亡南宋。

但是,战争没有如此简单。虽然南宋名将孟珙、杜杲早已病逝,但蒙古北路军和中路军仍然在武合州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最后,蒙哥大汗战死,蒙军撤退。蒙哥死后,蒙古内部陷入汗位之争,忽必烈也急于回国抢夺汗位。但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南宋权臣贾似道却背着朝廷前来议和,双方签订了议和协议,蒙军开始撤兵。1260年,蒙军全部撤回北方,蒙宋的第二次战争结束。蒙古此次南征,大汗战死,三路军也无功而返。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第二次蒙宋战争结束后的四年里,蒙古一直处于内乱之中,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展开内战,没有时间理会宋朝,也使得宋朝有了喘息之机。126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成为大汗,掌控蒙古汗国。但是,南宋朝廷在蒙古内乱的时候积极备战,积蓄实力,反而朝廷更加腐败。不管即将到来的蒙古大军的入侵。

两次南征宋朝的失败,使得忽必烈真正正视起了南宋的实力,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是凭借长江天险的优势,以及守城和火器,武器的优势居然可以死死挡住蒙古铁骑,灭亡南宋的难度也前所未有的大。1268年,忽必烈命阿术和刘整率兵攻襄阳。襄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南宋长江上的门户,丢失襄阳的话,那么南宋必亡。蒙军久攻襄阳,在襄阳城下耗了六年时间都没有打下来。最终,由于宋军叛徒的出卖,襄阳才沦陷,南宋的的北边门户被彻底打开。1271年忽必烈称帝,正式建国号大元,1272年建都于燕京(今北京)。1274年,元军自汉江入长江,东下临安,南宋军队纷纷投降。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投降之后,仍有一些余部在沿海一带坚抗战,最为著名的有陆秀夫、文天祥等。但南宋气数已尽,岂是几人之力可以挽回。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

从1234年到1279年,偏安一隅的南宋竟然足足抵挡了蒙古大军40几年的进攻,成为蒙古军团征伐道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了。如果和其他被灭亡的国家相比,南宋的表现算是更好的一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2/227035.html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的相关文章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刘备 而不选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81年,一个叫诸葛亮的婴儿出生在徐州。多年后,在他的故乡徐州,曹操与刘备两人的不同表现彻底决定了诸葛亮的人生选择。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因为弹劾权臣被人诬陷,被免官后贬...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对刘备投奔袁绍时局势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敌人袁超为何接纳了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元平元年继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宣帝一生英武,他治下的汉朝,成为西汉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可是,他却没能选好太子。他的太子刘奭上台后,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魄力不够,无法驾驭群臣,造成朝中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之间激烈争斗。最终,西汉...

李世民篡位后都敢对弟妹下手 李世民为何不敢动自己的嫂子

李世民篡位后都敢对弟妹下手 李世民为何不敢动自己的嫂子

还不知道:李世民篡位成功后,为何只纳了弟妹为妃,却不敢动嫂嫂一根手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非朱非墨一日,李世民到弟弟李元吉家赴宴,不合群的李世民一个人溜达到后花园,忽然见一美人在湖边顾影自怜,不由得心生怜爱,从此记住了这位美人脸。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位美人不久后...

李隆基和武则天有仇 李隆基为何还宠爱他的侄孙女

李隆基和武则天有仇 李隆基为何还宠爱他的侄孙女

还不知道:唐玄宗与武则天有仇,为何还宠爱他的侄孙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权力欲很强,为此,她不惜对自己的亲人动手。不幸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成为了她的孙子,小时候的李隆基饱受煎熬。父亲李旦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生怕母亲对自己动手。而李隆基的母亲窦氏,本是贵族,为李...

胡善祥在历史上并没有大过 最后为什么会让出皇后的位置

胡善祥在历史上并没有大过 最后为什么会让出皇后的位置

对胡善祥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无大过,为什么会被迫让出皇后之位呢?这个皇后就是朱瞻基的第一个皇后,名叫胡善祥,她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出生济宁。成祖为孙儿选后,强扭的瓜不甜锦衣卫百户在那边年代只算是一个底层干部,所以她的家境不算好,而之所以后...

历史上关兴是怎么死的呢?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上关兴是怎么死的呢?背后有何真相?

关兴,蜀汉名将关羽的次子,武宁侯关平的弟弟。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关兴和张苞是蜀汉将二代中比较出色的代表,在演义中,关兴和张苞是一对好搭档,经常一起出征,临阵杀敌。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张苞因为追杀魏将郭淮和孙礼,连人带马,跌入山涧,摔伤了头部,诸葛亮赶紧令人将张苞送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