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5)16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黄马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看古装剧时,我们常常能听到“黄马褂”这三个字,其实,黄马褂一共有两个类别,分别是职任黄马褂和行赏黄马褂,前者是给皇帝的御前侍卫穿,因为皇帝常常穿明黄色的衣服,因此,身边的侍卫所穿的褂子颜色也要与皇帝一致,只是褂子上不能有其他图案。

这一类型的黄马褂只能在任职期间穿,其他时间不能穿出来招摇,后者是行赏黄马褂,是皇帝用来赏给有功臣子的,不过赏赐之物又分为两类。

之一种是行围褂子,每到秋天,皇帝就会摆驾到木兰围场狩猎,只要哪位臣子打猎的数量最多,便可得到一件行围褂子,不过,这种褂子只能在围场打猎的时候穿。

另外一种是用来赏赐给获得军功和立了大功绩的臣子的,这种赏赐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大臣可以随时穿上这件黄马褂,彰显身上的恩荣。总的来说,乾隆帝以前很少赏赐黄马褂,可咸丰帝以后,黄马褂就不值钱一般,赏赐人的数量渐渐多了起来。

清朝的黄马褂真的很神奇吗?为什么大臣都喜欢穿着它炫耀?穿上一件褂子怎么就高贵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剧照

一、黄马褂的重要性

黄色明亮又显眼,且和黄金一个颜色,金光闪闪的,深受人们的喜爱,从汉朝开始,黄色渐渐成为皇家专用色。观察汉代以前的服饰颜色,可以发现皇室一直都没有统一的颜色,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颜色都有。

直到汉朝,黄色成了皇家的专用色后,皇帝们就不允许任何人穿黄色,如若穿了,便是犯下大不敬之罪,即便是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宋朝,也将此事作为原则性问题,哪怕是皇帝非常宠爱的大臣,也不能穿黄色。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穿黄马褂上街剧照

清朝就更不用说了,君主专制到达了巅峰,什么都是皇帝说了算,就算是位及宰相或是皇家贵胄,也不能穿黄颜色的衣服,除非此人立下大功,专门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否则与皇帝撞色就是大罪。

由于黄色代表着皇家与尊贵,普通人一见到黄色,自然而然会产生尊敬之意与敬佩之情。因此,黄马褂原则上只规定给皇帝用,除了赏赐等特殊情况。

因为如果人人都穿上黄马褂,那场面一定会非常壮观,全国各地的官员只要见到黄马褂,便会立刻跪拜下来磕头,虽然这些事并没有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但是老百姓们还是坚持跪拜黄马褂。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皇帝身穿黄色龙袍剧照

上文提到过,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就可以穿着黄色的黄马褂,怎么其他人不用穿,偏偏他们必须得穿呢?其实很大原因在于,御前侍卫也代表皇家的一部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上和皇家的安全,同时也要彰显皇室的尊贵,因此,需要和宫中其他人的衣服区分开来。

而能穿黄马褂的大臣们,实际上也不能获得穿衣自由,因为他们必须得到皇帝的首肯才能穿上黄马褂,否则就是犯法。例如,遇到太子的大喜之日,大臣们穿上黄马褂,不仅可以表现皇帝对自己的宠信,同时也可以让大婚仪式变得更加有意义,必要时候还能保命。

不过,等到大婚仪式一结束,大臣就必须将黄马褂脱下,锁在家中的某个柜子里,等下一次仪式或重大事件场合再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侍卫和大臣都有黄马褂,但二者表示的含义和性质却不同,连衣服的 *** 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都是黄颜色,实际上,官员的黄颜色要比侍卫的更加好看一些,且官员的黄马褂身上的花纹图案更加精美,侍卫的仅仅是普通 *** 罢了。

此外,皇帝赏赐给大臣的黄马褂,纽扣颜色与褂子颜色是一致的,可赏给侍卫的黄马褂,纽扣颜色却是黑色的。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赏赐给大臣的黄马褂剧照

二、黄马褂的用处

很显然,黄马褂是清朝非常尊贵的皇家服饰,那它的实用处究竟在哪呢?在很多人看来,黄马褂倒不如免死金牌以及一些头衔来得实在。

如果大臣有一面免死金牌,只要一拿出金牌,所有人在见牌那一刻就如同见到皇帝一般,拥有免死金牌不仅可以帮自己免除死罪,还能给自己充面子,可黄马褂又不能免自己一死,有时候甚至会加速死亡。

古装剧《甄嬛传》里的年羹尧,就不怕死的穿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去守城门,最终彻底激怒雍正帝,将自己逼近死亡的边缘。

黄马褂只是皇帝赐予臣子众多荣誉中的一个,清朝最有含金量的荣誉其实是铁帽子王以及巴图鲁,且铁帽子王是可以世袭的,拥有此项荣誉的人,可谓实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而巴图鲁可以直接当免死金牌用,例如,康熙年间的鳌拜就因为是巴图鲁,曾被康熙帝免除了死罪。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年羹尧穿黄马褂守城门剧照

说起黄马褂的实质作用,无非就是给皇帝造声势和用来拉拢臣子们的心,反正也没花多少钱,比真金白银划算多了,对于皇帝的随身侍卫来说,黄马褂就相当于工作服,每天一到上班时间就得穿上,否则要被责罚,而后期一旦退休,就不用再继续穿了。

对于有功的大臣来说,黄马褂只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罢了,并不能提高穿戴者的地位,同样拿年羹尧举例,他在被撤除了手上的权力后,即便身穿黄马褂,还是处处受到下级官员的排挤和冷眼,因为黄马褂本身是不具有价值的,如果皇帝的宠信消失,那黄马褂就只是一件普通的黄衣服罢了。

到了清朝后期,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许多湘军和淮军的重要首领都被赐予了黄马褂,而黄马褂被赏赐得多了,反而不显得尊贵了。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图片:穿黄马褂壮威剧照

李鸿章在出访外国的时候就喜欢穿着黄马褂,可外国人看到黄马褂,纷纷说李鸿章是中国的更高领导人,导致李鸿章再也不敢炫耀自己的黄马褂了。

此时的黄马褂已经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只要谁稍微让慈禧太后高兴一下,都有可能被赏赐黄马褂。没想到,曾经象征荣誉的黄马褂最终也会沦落至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7745.html

“清朝黄马褂真的有那么神器吗 大臣为何都喜欢穿着炫耀” 的相关文章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最后6年,可谓杀了半个朝堂,对于这些有功之臣,他为何会痛下杀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一路逆袭为大明...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