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盼盼和白居易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盼盼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关盼盼:楼中霜月夜,只为一人长
如同杭州人知道苏小小,成都人知道薛涛一样,徐州人则对关盼盼是情有独钟。
在徐州市的西郊,云龙山麓,有一闻名遐迩的燕子楼,因其飞檐挑角,形如燕子而得名。它原来的主人就是这关盼盼,现在的人们对她的名字不是太熟悉,远不如秦淮八艳有名,但她却同大诗人白居易密切相关,因为,据说她是被白居易给逼死的。
我见有人写文说什么揭秘关盼盼是怎么死的,其实,只要知道关盼盼就知道她同白居易的关系,就这么点事,非得要弄个揭秘什么的来吸睛,有毛个意思啊。
没有白居易,也许这关盼盼就如同那乌泱乌泱的一大众 *** 一样,风华居旧院,稀落在草屋,终了于寂寞,籍籍无名而不为人知。所以,她要感谢这白居易,在人们沐浴着春日阳光,穿梭在丝柳如烟的一湾清溪旁时,看着这形如燕子的妙形楼阁,便会想起那昔日在瑶台盛宴前翩翩起舞的关盼盼。
关盼盼的舞是跳的极好的,这个当是无疑,她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据说出生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
后来,关家家道中落,出于无奈,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娶回为妾。关盼盼入府后,虽然张家妻妾成群,他却对关盼盼情有独钟,情投意合,十分恩爱,使关盼盼得到了莫大的爱抚和欣慰。
不料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张府中的姬妾 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张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却不想在同白居易的诗文交往中受了 *** ,绝食而死。
以上是从众多文章中对关盼盼的介绍中编辑而成,从中我们看不见她是否从事过卖笑的职业,看来她是没有这样的生涯,而是从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直接转化为张姓官僚的小妾。但这顺序应该有误,至少是为妾在前,献舞在后,而且其中是没有任何吸引人的故事。
既然是如此的转身,直接成为了大官的小妾,应该就没有“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一说,对于因舞蹈跳得好而名扬淮泗,应该也是不太可能的,一个人在家起舞,何以扬名,能有几人观之?何况我对这舞蹈是略知一二,古代勾栏中是有专门的教习来指导精进的,一般在家一个人舞之蹈之地自娱自乐,是很难达到一定水准的,必须在严格要求下,刻苦训练方能取得好的成果。所以我觉得,后世对关盼盼的生活历程大都是出于猜测。无论如何,我是坚信这关盼盼是有过勾栏生活这一经历的,只是没留下什么故事罢了。
那么她唯一能够吸睛的,便只剩下张大官人死后为其守节,以及被白居易逼死一事了。按说为主守节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不是稀罕事,当然对于如此年轻美貌就守寡不再嫁,在现代人来看怎么也有点不近情理,但也只是一声长叹,觉得可惜而已。
于是,关盼盼的焦点便集中在了同白居易的关系上了。尽管人们怜惜她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但就白居易来看,那是除了可惜还是可惜。
也许大家不是太清楚,这白居易虽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如果他走出了诗歌,却是一名无行的文人。他生活奢侈,家中养了众多的家伎,娶了无数的小妾,而且还同元稹玩换姬游戏,如果说我们一直受到教育以为他是一位同情下层人民,而将其列入大好人一个的话,那是被他写的《卖炭翁》《上阳宫》《琵琶行》这一系列的诗歌给迷惑了。
白居易心中应该是有悲天悯人的情结,尤其是对女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才会有很多描写女子际遇的佳作。他家中专事吹拉弹唱的家伎就是百人以上,简直就是一个大型乐团了。“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而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当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盛誉。
按说他只是官居刑部侍郎,官级是正四品,按规定只能“蓄女乐三人”。他养这么多的歌儿舞伎肯定是违纪违规。也许是他名气大的缘故吧,加上后台也硬扎,如有元稹一类的宰相级人物给他撑腰,似乎也没有巡视组去干涉他。
白居易喜欢年轻美貌的女子,他家中的歌伎每三年就要换一轮,他洋洋自得地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十年间换三次,他风烛残年时,樊素小蛮,不过十八九,年方潋滟。
从白居易上述情景可以推测出,他其实对关盼盼的守节,是有一种可惜资源浪费的感觉。他同关盼盼仅有一面之交,那是当年他到徐州游玩,张愔热情地将白居易邀请到家中,关盼盼为白居易跳了霓裳羽衣舞,白居易大为赞赏。当即写下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 ,大诗人这样的盛赞,使关盼盼的艳名更加香溢四方了。
当白居易得知关盼盼为张愔守节十年,并读了朋友带来关盼盼写的三首诗,其中一首写道:“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他从诗中读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
于是他便依韵也和了三首,有一首是这样的,“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这实际上表达了白居易对关盼盼相思的同情,并无从道德高度进行指责的含义。
也不知这老先生是哪根筋扭了,意犹未尽的他旋即又补写了一首,“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正是这首诗,让关盼盼走向了绝路。
其实我从诗中并没有读出对关大 *** 的不满,他是站在张愔的角度,其中是满满地为他的早逝可惜,潜台词实际上是说,我养了这么多美人现在还能享用,可惜你空有这绝色却无福消受。我猜测也许这是白居易的本意。
但站在关盼盼的角度却读出了另一层意思,她觉得白大诗人语言尖刻,很是欠公平,她对友人说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并依白居易诗韵和了一首:“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于是竟开始了绝食。
十天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终于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弥留之际提笔写下:“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这时的白居易在关盼盼的眼中,已成了一个幼稚的儿童,哪里能识得她冰清玉洁的真情呢!
我觉得,在白居易看来,女子是否应该为夫殉节,当不是太看重的,毕竟他是一个狎妓成瘾之人,而作为小妾,“君死又随人去了”,这现象在当时,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没有任何资料显示,白居易死后,他那么多姬妾能有一人为他殉情。为夫殉情之风在唐时尚未形成主流意识,大唐是个“不拘礼法、不重贞洁”的开放之朝,从武则天到杨玉环,哪个在名节上能说得起硬话来。真正成气候那还是宋 *** 学为显学之后。所以我觉得,白居易并没有让关盼盼殉夫之意,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关大 *** 想多了。
也许对白居易来说,他对贞洁女子是没有多少兴趣的,他只是可惜关盼盼的处境,他真正的意思是丈夫都死了,还给他这样的守节,早知如此,还不如当时就随他去了。十年好春光白白流逝,让那么多曾为拜倒在关盼盼石榴裙下的男人,情何以堪,心中是满满地无奈。这其实是男人自私心理的一种表现,他真心并没有想让关盼盼殉节的意思。
几百年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林黛玉之口叙述了对关盼盼的同情,感叹韶华憔悴,人世如絮的无奈:“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