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它怎么来的?
说到“五子登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科举,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筛子,把学子们放在上面来回颠簸筛选良种,直颠得人晕头转向、华发渐生。“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正是无数学子的毕生写照。科举是一幕幕悲喜剧,既有“范进中举”的闹剧,也有“五子登科”的美谈。
01
“五子登科”这个谚语流传已有千年,从出土的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有“五子登科”图案的物件,民间也曾流行贴“五子登科图”来为家中学子的学业祈福。那么,坊间盛传,世人皆知的“五子登科”典故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有啥深意?对此专家则表示,这是先辈的教子典范,现代依然适用。
如果是读过《三字经》的人应该对“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四句不陌生。这里记载的正是窦禹钧的典故,“五子登科”正是他教出的五个优秀儿子全部及第的典故。
02
窦禹钧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人,因为家在燕山府,所以他又被称为“窦燕山”。窦燕山本是商人出身,所谓无商不奸,唯利是图曾经也是窦禹钧的本性,低买高卖、囤积居奇等缺德事他可没少做。但没人想到的是,转折竟然是窦禹钧做的一场梦。
据资料记载,他在梦里见到了过世的父亲,父亲痛斥他不修德行,行事有伤天和,并告诉他将会断子绝孙,除非自此痛改前非,多行善事。一觉醒来,窦禹钧冷汗已经打湿了全身,他也就此幡然悔悟,从此开始广行善事、广修祠堂。渐渐的,窦禹钧的名声开始好转,并且传出了燕山府。
窦禹钧共有五个儿子,他为了避免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把余生精力都用在教育儿子身上,终于把五个儿子全部教育成才。后来五个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一榜下来竟然全部榜上有名,此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于是,“五子登科”渐渐传为美谈,窦禹钧父子也成为了天下人的榜样。后世很多人在家中张贴“五子登科图”,就是为了借这个典故为家中学子求一个好兆头。
那么这五个儿子后来如何呢?窦仪官至北宋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窦俨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窦侃曾任宋起居郎;窦偁入宋后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曾任宋左补阙。在《宋史》中还专门有对窦仪的记载。由此观之,五子登科绝非虚传。
03
可能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科举难道不是等于高考吗?真有这么稀罕吗?还是古人读书少了?所以这里也给大家普及一些科举的基本常识,以解答大家心中疑惑。
首先科举的作用是选官而非升学,所以相比较高考而言也许说是公务员考试更合适。但二者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公务员考试在如今毕竟只是少数人的选择,而科举在古代几乎是全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在竞争,这一点来看又跟高考更加接近。
科举考试共分为三级。之一级是院试,考试者就是我们常说的童生,范围是州县,如果通过这一级考试就能成为秀才。然而即使成为了秀才,也必须是其中优秀的人才能有资格参加下一级考试。
下一级考试就是大名鼎鼎的乡试。这就是省统考了,也相当于我们今天各省的高考,3年只有一次,所以竞争者是往前三届学生。如果通过这一级考试,就成了举人,也就代表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所以难怪范进会疯。举人的之一名叫解元,其实就等于我们今天说的省状元。
第三级考试是会试,考生会在贡院里和其他省的精英直接对决。通过笔试的人就会进入殿试,这些人就是我们说的进士,其中殿试的之一名就是状元。
那么每次会试有多少人能上榜呢?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以前是30人左右,明朝后是300人左右,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所以才会有“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的盛况,新科进士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神采也就可以想象了。而那些没有上榜的人,也只能是“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第下人”了。正是因为有如此强烈的对比,所以一位位学子为科举可谓是红了眼,一门“五子登科”的故事才会炒热持续千年。
结语
无论是古时候的科举,还是今天的升学考试、入职考试,都可谓是人生头等大事,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但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如果长期存在其实是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科举被废除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希望我国对人才选拔制度能不断改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希望人人都能发挥自己所长,成为一个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