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技术落后,军队如何保障士兵饮水问题?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1-05)180

一:饮水卫生很重要

但凡行军作战,无论古今,都有一个硬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在这“粮草先行”的后勤保障大事里,军队的供水补给,乃至饮水的卫生健康,更是其中的头等大事。士兵们一旦缺水,势必战斗力大损。而倘若因饮水卫生问题引发疾病,那对于全军的后果,都必然是灾难性。所以现代科技条件下,军队供水取水的保障手段,乃至卫生检疫技术,都是年年进步,轻易都不敢马虎。

而放在技术落后的古代战场上,饮水的供给与安全,同样意义重大。

比如《三国演义》小说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剧情里,最危险的桥段,就是深入山林的部队,误喝了有毒的泉水,以至于全军病倒。把小说里“多智近妖”的诸葛亮,都急的没有办法。若非一位当地老者支招。看似收放自如的“七擒孟获”,铁定就要在这毒泉水畔砸锅。

所以说,在条件有限的古代战争里,一旦饮水安全出问题,就算被神话了的诸葛亮,也会急的没招。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历朝历代的中国古代军队,也是开动脑筋,在这个重中之重的大问题上,想尽各种办法。

二:兵马未动先挖井

饮水安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将士们“管住嘴”,一定要喝到最靠谱的水。所以但凡军队出征,一件先行大事,就是挖井。

周朝的军队,就有了专门负责挖井的官职“擎壶氏”,每次军队开拔,就要先去下一个驻扎地挖井。水井挖好后,倘若井水确定安全,就在井上悬挂一个水壶。告诉将士们可以放心喝水。

古代技术落后,军队如何保障士兵饮水问题?

对水井的保护,自然也是重要大事。

春秋年间的齐国名相管仲就认为,军队的井盖,必须时刻紧闭,防止敌人往井里投毒。

明代戚家军等精锐部队,更有严格军令:下营掘井,必令人坚守,不许作践及占藏私用——别说破坏水井,就是未经允许擅自取用井水,放在古代军队里,也是杀头的大罪。

随着古代打井技术的进步,到了明清年间,军队里配备的打井部队,通常都能打出数丈的深井来。但只凭借打井能力,有时也并不保险。

典型明代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率领的三大营精锐,在土木堡对峙时,尚能击退瓦剌精锐骑兵的冲击。但是,当断水的明军启动强大打井技术,红了眼找水时,却是原地挖到两丈深,也是一点水都没找出来。最终在瓦剌骑兵的冲击下发生大溃败,把皇帝都赔上了。

所以说,只有打井技术,而没有找好水源,技术再强也是灾难。

三:找水有高招

其实,除非像土木堡惨败,这种主帅从头到尾瞎指挥的闹剧。但凡靠谱的主帅,对于寻找水源问题,都是十分重视。

比如唐朝的《太白阴经》,就总结了部队远征时,寻找水源的各种办法。在北方大漠作战时,有野马黄羊蹄印的地方,就一定有水源。如果地上长有葭苇等植物,那么地下就一定有暗泉。也正是凭借这精准的理念,装备精良的唐军,这才能够在深入草原作战的困境里,一次次成功找到水源,然后以吃饱喝足的精神状态,打赢雪耻突厥的辉煌远征。

不过,类似大漠作战这种情况,不可抗力也很多。有时深入到蛮荒地区,很有可能遇到滴水不见的绝境。于是自汉朝起,一种“自来水”的办法,也在军队里应运而生:渴乌。

渴乌,就是把大竹筒连接起来,一截截以麻漆密封,推到远处的水源处后,把竹筒的一头堆到水中五尺,另一头燃烧干草,于是热力催动下,水源里的水就自从灌到竹筒里,翻山越岭输送到军营。

这种以受热气压原理制成的“自来水管”,最早诞生在汉朝,唐代时已经普及到军队里,成为古代军队南征北战时,重要的取水措施。

而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这种可带来“自来水”的渴乌,意义更超过了军事范畴,它就是农村“虹吸管”等引水设施的前身。北方大地的沿线农村,至今常以这种技术引水,灌溉良田无数。

而有了精确的找水经验,还有引水打水的技术,古代军队出征,喝水确有保障,但另一个问题同样要烧脑:饮水有毒怎么办?不是每一次,都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那样,能得到贵人帮忙。

在预防这类问题上,历代军事家,也有不少办法。

四:鉴定水质是功课

如果说在唐代以前,鉴定水质这事,还取决于带兵将领的能力意识,那么宋代以后,这就成了中国古代将领们的入门功课:

宋代的军事教科书《武经总要》里,就有详细的讲义:敌方境内涌来的水,轻易是不能喝的;不流动的死水也是危险的;水源地如果栖息着毒蛇,水发红而且有咸味,这样的水,也是要万分警惕的。

古代技术落后,军队如何保障士兵饮水问题?

那如果水有毒,周边又找不到合适水源,又该怎么办?

宋朝以前,军队就有用胶来澄清沉淀污水的办法,将水中的杂质沉淀下来,就可以得到相对清澈的水。

明清年间的《军中医方备药》则记载,军队出征时,需要储备足够的蒜,如果遇到不洁净的水源,就让士兵先吃蒜杀毒。宋代《虎钤经》里的一种过滤办法,明清年间也是十分普及:倘若遇到不洁净水源,就在旁边挖井,过滤出来的水,饮用时可更安全。

但不管怎样,这些原始的办法,固然能遏制饮水中毒的风险,但古代战争里,因为水源问题而带来的灾难,历代都不鲜见。在近代卫生防疫技术诞生前,古代出去打个仗,喝水也是这样的高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29629.html

“古代技术落后,军队如何保障士兵饮水问题?” 的相关文章

古代旅游是一个费钱的事情 李白做官没几天为何能一直游山玩水

古代旅游是一个费钱的事情 李白做官没几天为何能一直游山玩水

对李白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能一直游山玩水,钱从哪来的?在古代旅游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情,可诡异的是李白,这一辈子几乎都在游山玩水,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被他看光了看尽了,那么他的钱是在哪里来的?有人说大不了就穷游呗,一路乞讨过去,走在哪就...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对古代太监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能够娶妻生子吗?与之相关的“对食”又是怎么一回事?太监一词,并不是中国所专有,在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太监的角色。据史料记载,太监最早的历史记录源于公元前21年,那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出现过有关太监的相关信息记录。太监大多都是...

古代皇帝死后几个月才下葬 古人就不怕尸体腐烂吗

古代皇帝死后几个月才下葬 古人就不怕尸体腐烂吗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死后,灵柩为何要停放几个月才下葬?难道不怕腐烂吗?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杜甫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又等级森严的时代,几千年的延续让封建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大唐盛世经久不衰的传说,也有五代十国的频繁...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已登基,...

苏小妹的才华到底有多高?民间有哪些与她相关的美丽传说?

苏小妹的才华到底有多高?民间有哪些与她相关的美丽传说?

苏小妹,相传为苏轼的妹妹,野史记载其名苏轸(zhěn),是当时久负盛名的才女,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流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唐宋八大家,文学造诣极高,深受后世景仰。在这八大家中,其中有三位就出自一家,而且是亲父子,那就是苏洵、苏轼和苏...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若碰上不舒服,也可喝中药调理,喝红糖水止痛。在古代的话,就很不方便了,至少这个各式各样的方便简洁的卫生巾就完全没有,相当难受。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雨露均沾的话,估计有一些妃嫔有时得好几年才能等到一次。如果恰...

明朝吏部尚书周用简介:为人端亮有节概,书法俊逸

明朝吏部尚书周用简介:为人端亮有节概,书法俊逸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刺杀的结果怎么样?

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刺杀的结果怎么样?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古代刺客,我们最为熟知的大概就是荆轲了。荆轲刺秦王的传奇故事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可谓是家喻户晓。荆轲此人,喜爱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仗义,侠气冲天。后来他游历到燕国,由田光举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