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宫?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10)321

提起泾原兵变,主流说法是因为唐德宗昏庸无道,再加上当时各地军阀林立,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可实际上,泾原兵变就是钱惹出来得祸事。

钱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如果钱不是问题,世界上的普遍的问题,通常都不是问题。

帝国存在的普遍问题,通常都是因为钱引起的。如果钱不是问题,那么晋惠帝也是治国的一把好手。只要帝国 *** 不缺钱,何不食肉糜呢?

可问题是:钱或许可以凭空变出来,但物质不会。所以当唐德宗开始想办法搞钱时,马上就引发了大问题,因为不管你怎么操作,只要你敢出去四处搞钱,肯定都会惹得天怒人怨。

*** 搞钱的 *** ,最常的 *** ,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种就是发行国债。

如果大家对中央 *** 的财政有足够的信心,这种 *** 自然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问题是,如果大家对 *** 的财政缺乏信心,你用这种 *** 搞钱,肯定和上街抢劫没有区别,因为随便一张白条,就想从别人家拿走大批的真金白银;人家不想掏,你就派人强行摊派;再不行,各种大刑伺候。这哪叫 *** 啊,强盗下山最多也就是这副德性吧!

一开始,有人对皇帝说:“有钱人多的是,一家借上它万数八千两银子,借上一千两户有钱人,就是一两千万两银子。有这样一大笔钱支持,再打个一两年仗,那是啥问题也没有。”

时两河用兵,月费百余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足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

可问题是,如果真的张嘴借钱,把长安城折腾了个底朝天,也就弄出八十万两银子。把天下折腾了个一片狼藉,也不过折腾出二百万两银子。

在此期间,不好好交钱的人就被抓起来审讯,宁死不舍财的人就以上吊拒之。这样一折腾,整个大唐帝国一片狼藉,就如同被强盗下山抢劫过一般。

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捶,人不胜苦,有缢死者,长安嚣然如被寇盗。计所得才八十余万缗……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

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宫?

用这种 *** 弄出来的钱不够, *** 就用另一套 *** 解决,那就是巧立名目加税。

这样一折腾,民间更是遍布怨气。事实上,泾原叛军造反时,高呼的口号就是:“我们来了,你们以后就不用交各种苛捐杂税了!”

百姓狼狈骇走,贼大呼告之曰:“汝曹勿恐,不夺汝商货僦质矣!不税汝间架陌钱矣!”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如同坐在了火药桶上,只是他本人并不知道。但是突然有一个火星落地,皇帝终于发现,自己再不赶紧跑路,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历史背景,自然就会知道,历史书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叹。但是放到了现实中,肯定谁也想对他破口大骂,因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的钱财和炮灰堆积出来的。

看历史书时,我们不需要从家里拿钱出来,也不需要我们的亲人当炮灰,我们自然会为相关战争唱赞歌,可是一到现实之中,马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后来,唐宪宗削藩的成功无法保持,主要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说一千道一万,唐宪宗削藩的成绩也是无数钱财、炮灰堆出来的。关键是,维持这种胜利,还需要无数的钱财、炮灰继续堆下去,到了后来,中央 *** 实在是支撑不住了

放到历史书上,我们都觉得皇帝应该把削藩持续下去,但是真放到现实中,恐怕人们都会希望皇帝停止削藩。因为继续削藩,肯定是不断地加税和拉壮丁,前方的牺牲名单也会不断扩大。

看着历史书,我们更关心的英雄的事业、帝国的荣耀。面对现实时,我们更关心的恐怕是我们的小日子。

我们通常总认为,皇帝有着无限的权力。问题是,当皇帝侵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时,他分分钟钟就会被人打得满脸都是血。

当整个社会全是反对声音时,这就已经非常危险了,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利用这种反对声音起来闹事。

当时,关东各大强藩都无法无天、纷纷自立为王;中央 *** 的统治范围,因为各种摊派加税,弄得遍布不满的声音,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军也忍不住蠢蠢欲动了。

因为面对这种混乱的形势,一个人只要敢放开想象,难免会觉得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就会应者如云。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看到皇帝还敢不给自己面子,自然有一种压不住火的感觉。

泾原军区和五千将士准备出去镇压叛乱,他们路过长安城时,以为皇帝会给他们发一大笔奖金。问题是,皇帝好像没有就没有给他们发奖金的意思。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看到菜里连块肉也没有,当时就火了。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开始说皇帝如何横征暴敛、奸臣如何 *** ,总而言之,这样腐败的 *** ,值得我卖命吗?不如我们重新拥立个皇帝,建立新帝国吧!

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在帝国稳定的时期,肯定是没有人敢说的,就算有人敢说,也没有多少人敢附和。问题是在当时背景下,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不但有人敢说,还很快得到普遍人的响应。于是,这五千泾原将士很快说干就干,挥舞着刀枪就向长安城奔跑过来。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听到这个消息时,赶紧出去安抚自己的将士,但是面对混乱的局面,他自己也很快被裹胁进了叛乱中。

看着此时的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让我总不禁想起1911年时的黎元洪。武汉军区的乱兵造反,于是就把黎元洪裹胁了进去。当时的黎元洪,内心那是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幻想。因为身为高级军政长官,参与这种叛乱,恐怕不是杀头能抵罪的。

但是凡事有万一,如果叛乱胜利了,自己作为叛军的旗帜性人物,可能换取的利益必然会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啊。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他被乱兵裹胁进去的时候,留给他的选择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他或者参与革命,或者马上被正法。

当年的黎元洪如果敢说拒绝革命,乱兵当场就有可能砍了他的头。面对此情此景,是福还是祸,这个实在难说得很。所以,黎元洪终于成了革命的领衔人物,总的来说,革命成功了,所以黎元洪一时也算风光无限。

如果1911年的叛乱被镇压了,而且满清皇帝继续高高在上,那什么起义、革命,都得说成叛乱。

如果是这样,黎元洪身为高级军政长官却参与叛乱,等待着他的结果是什么,还用细分析吗?关键是,他交出自己的一颗脑袋就能了账吗?估计是不能的。

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宫?

回到大唐当时的历史,如果泾原军人一怒,让大唐帝国就此砖崩瓦解,而且从此改天换日,那泾原军人的所作所为,妥妥的也是代表正义啊。

因为用摆在台面上的大道理来说,大唐帝国从唐玄宗晚年开始,就一直在倒行逆施,于是弄得天下大乱,让天下百姓户口减半;后来肃宗、代宗都是无可救药的信任太监、奸臣。德宗皇帝上台后,开始人模狗样,后来就被奸臣卢杞迷惑,为了收税, *** 机构如同强盗下山一样,逼得天下百姓不敢言而敢怒。现在泾原军人一怒,天下纷纷响应,大唐帝国终于塌了。

问题是,大唐帝国并没有因此瓦解,相反在风雨飘零中,硬撑了过去。于是泾原军人起义,就变成了叛乱。节度使姚令言被叛军裹胁着参与叛乱,最后只能死于非命了。

当乱兵冲入长安城时,长安城的百姓一片慌乱。

面对此情此景,乱兵不停地高呼,我们是代表老百姓的军队,我们要代表老百姓铲除各种弊政、严惩各种贪官污吏。你们想过上幸福生活,就跟着我们一起推翻暴唐!

于是,老百姓们的情绪得到了安抚,胆大的老百姓(也就是传说中的刁民)还纷纷加入叛军的行列,整个长安城一片混乱。

府库的大门被打开了,叛军指着堆积如山的财物说:“你看,皇帝盘剥的民脂民膏有多少?就是如此,皇帝还要可着劲地压榨老百姓!”

于是大家纷纷冲过去,那是能拿多少拿多少。

后来,叛乱军为了拉拢人,一时是银弹满天飞。总而言之,跟着我们混,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关键是,他们一边拿着银弹四处拉拢人,一边还不忘宣扬大唐皇帝的罪恶:“你看这个昏君,他家里放着这么多钱财?却就是一毛不拔,还玩了命地压榨老百姓!”

既据府库之富,不爱金帛以悦将士,公卿家属在城者皆给月俸。神策及六军从车驾及哥舒曜、李晟者,皆给其家粮;加以缮完器械,日费甚广。及长安平,府库尚有余蓄,见者皆追怨有司之暴敛焉。

随后,叛军还发动文艺工作者,编排各种丑化大唐皇帝的戏剧。幸好大唐皇帝胜利了,否则,我们看到安史之乱后的几任大唐皇帝,估计都是标准的昏君和暴君形象。

总而言之,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泾原军人一怒,天下人响应!

如果仅仅是泾原军的五千将士蠢蠢欲动,这并没有什么。因为区区五千乱兵,就想在长安城闹事,那就是忘了死字怎么写。

哪怕是加上部分凑热闹的民众,唐德宗一声令下,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肯定也是分分钟的事。

问题是,当时的中央禁军也跟着瞎起哄,局势就无法收拾了。

以前,禁军是由宦官集团控制着。

我前面一再分析,宦官集团与皇帝的利益是高度捆绑在一起的,如果皇帝被人用武力火并出局,宦官集团恐怕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宦官不管有多少缺点,在关键时候,绝对会站在皇帝一边的。

但是当禁军被朝臣系统控制了,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朝臣的利害关系,相对于宦官而言,与皇帝捆绑的并不深。所以在特定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有意无意地看皇帝笑话。

当然了,扯大道理时,这一切也可以理解。因为皇帝是昏君、纵容宦官奸臣胡作非为,弄得国将不国了,我们凭什么要继续忠于皇帝呢?

对于皇帝而言,他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在关键时候,不要说大家都反对他了,就是大家在关键时候都选择坐在那里不动、甚至只是选择磨洋工,皇帝当时就什么也不是了。

上次,唐代宗逃出长安城,就是因为看到吐蕃人攻打长安城,军头们都在旁边看笑话。于是面对强敌,皇帝一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次,唐德宗逃出长安城,无非是因为五千不知天高地厚的军人在长安城作乱,军头们都在旁边看笑话。于是,皇帝一时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如果皇帝一声令下,大家积极听令,眼前的事根本就不是事。问题是,皇帝一声令下,大家都在下面装聋作哑,那可坏事了。皇帝当时就急疯了,也吓傻了。

面对此情此景,皇帝只能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或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为你在长安城多呆一会儿,结果恐怕就是让叛军活俘了。

到此为止,这是大唐皇帝第三次逃出长安城了。

其实,只要我们知道这种事实,就会知道,为什么历史上的站队会那样残酷。

在关键时候,你虽然没有选票,但你站在什么地方,显然会决定统治者的命运。

比如说,现在的关中地区,只有五千泾原军人公开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按理说皇帝拥有的实力绝对是压倒性的。问题是,其它人不要说积极站在叛军身后了,就是他们都站在旁边看笑话,皇帝当时也只能疯狂逃窜。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背景,自然就会知道,在关键时候站错了队,后果将是惊人的。如果皇帝不好好收拾战错队的人,在关键时候,谁会在之一时间站在皇帝身后呢?如果大家都没有这种觉悟,皇帝还混什么呢?

皇帝逃出了长安城,剩下的事,就是大家继续选择站队了。

换而言之,你是选择站在皇帝一边呢?还是选择站乱军一边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你选择错了,有可能就是家破人亡,而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果你选对了,就是死了,也会成为烈士,你的老婆孩子也会成为烈士遗属享受各种红利。

如果活着,皇帝以后不重用你,还重用谁呢?不要说,皇帝当时就会哭着喊着乱开空头支票了,就算皇帝啥话也不说,他以后能忘了你?

这种选择,说简单,它很简单;说复杂,它很复杂。

这就好像你站在股市里,现在你手里的股票,你是该抛出?还是该继续持有?还是应该大批再买进呢?

要说简单,这种选择实在太简单了,因为就是ABC三个答案,你选中一个对的就可以了。

简单的看,你闭着眼睛蒙,都有百分之三十三的胜率。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个简单的游戏玩好了,走在街上,肯定谁也得惊为天人。

股市中出错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因为赔个倾家荡产,最多也就是一个人爬上天台,然后纵身跳下一了百了,而在皇权时代的政治舞台上站队,你错了就有可能是要 *** 的。

现在的问题是,你应该站在哪里?

现在关东地区一片混乱,长安城被乱军控制,而且皇帝跑都没处跑。从某种意义上,此时的大唐帝国比安史之乱时更糟糕。

所以,难免会有太多的人认为,大唐帝国已象一匹随时会被稻草压死的骆驼,只要你给他再加上一根稻草,大唐帝国当时就会玩完了。如果你现在给它扔上一麻袋石头,肯定更不用说了。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难免都会蠢蠢欲动。于是,各种平常号称忠义的人,都纷纷站在了皇帝对立面,这也是泾原兵变声势浩大的主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0588.html

“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宫?”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唐朝时期,北境民间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镇守边将,北方的那些入侵者,连往唐朝的疆域看一眼都不敢。哥舒翰简直就是战神!甚至连大名鼎...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曹魏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

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为何还想复国?

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为何还想复国?

263年司马昭派出钟会、邓艾等人率领18万大军所灭亡,蜀汉灭亡于军事斗争。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忠于汉室,一生忠勇,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之时,姜维正在剑阁前线和钟会大战,当时,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立即投降,...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服老,死...

评论列表

安强
安强
3周前 (10-15)

泾原兵变揭示了贪婪与腐败对社会的破坏,突显了民众对于公正和正义的追求,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权力应服务于人民而非私利;团结合作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