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与藩镇如何博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12)160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有追求二世三世乃至千世万世相传的欲望;任何一个军区司令,都有追求自治或半自治的欲望。

这是人性。

如果条件具备,他们自然会这样做;如果条件不具备,他们就只能服从中央 *** (或玩民主)。

看到我这样说,难免会让一些有识之士深恶痛绝。因为在有识之士眼中,人类历史就是好人与坏人相争的历史,让我这样一说,什么好人、坏人,好像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了,这简直就是叔可以忍,婶也不能忍啊!

宋代开始后,因为文职系统越来越强大,军方大佬一直在文职系统的挤压下存在,所以根本没有机会追求自治、半自治。

唐玄宗之前,豪门势力巨大,所以军方大佬总是在豪门、诸王的挤压下存在;那个时代地方自治、半自治虽然是常态,但它通常不是以军方大佬领衔的,而是以诸王、豪门垄断地方的形式出现。

晚唐五代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因为豪门力量衰弱了,诸王不再是历史的主角了;文职系统也没有真正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军区自治、半自治开始成为一个难以去除的毒瘤。

但是即使在此时,军区在追求自治时,也永远受制于地缘。因为没有良好的地缘,也敢追求军区自治,那只能证明想死了!因为没有良好的地缘,你敢追求军区自治,估计都不用皇帝动手,你手下的小弟就会把你砍翻在地!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与藩镇如何博弈?

一个有利于军区自治的地缘,是什么样的地缘呢?

之一、这里远离中央 *** 所在地,中央 *** 对它多少鞭长莫及。

第二、这里处于抵抗外患的前沿,必须得安置重兵。

一个军区的地缘,这两个条件满足的越充分,它形成割据的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它自然得乖乖听从中央 *** 。

这两个地缘条件满足最充分的地区,就是河北。

江南远离中央 *** 所在地,但是江南没有强大的外患,所以不需要设置重兵,在这种背景下,文职系统对军人系统自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这里的军区大佬,哪敢随便和皇帝大声说话呢?

西北地区也设置重兵,但是中央 *** 所在地就在西北,所以西北军区很容易受制于中央 ***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军区通常也不敢和皇帝大声说话的。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基本原因,再分析晚唐的藩镇分布,就比较清晰了。

总而言之,一个地区的割据程度,通常总是与地缘相关的,与将领的忠心无关。接下来,我们从割据程度的严重程度,排列一下晚唐的各大藩镇。

晚唐割据程度最严重的藩镇,自然是河北的藩镇。这绝不是因为河北的藩镇都是安史的余孽,或是他们的忠诚度有问题。而是因为这里的地缘最适合割据。

之一、这里必须得安置重兵;因为这里有契丹、奚族强大的外敌存在。

第二、中央 *** 对这里鞭长莫及;因为帝国中央 *** 在西北地区,而河北军区在帝国最东部地区。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与藩镇如何博弈?

藩镇割据严重程度,仅次于河北的军区的,是山东、河南东部的军区。

这里的割据程度,仅次于河北军区,也是因为地缘的原因。

之一、山东、河南东部必须驻扎大量的军队,是因为这里没有大量军队存在,河北军区一旦失控,马上就可以席卷中原地区。唐玄宗布的局中,这是更大的漏洞,所以安史之乱后,大唐皇帝就补住了这个漏洞。

第二、这里距中央 *** 所在地,也比较远。

当然了,因为这里的军队,只是作为牵制河北的军队存在,所以规模弱于河北;更主要的是,从地缘上,中央 *** 控制这里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这里的割据程度相对河北弱一些。

割据程度,仅次于山东、河南东部的军区,是山西、河南西部的军区。

这里与山东、河南东部的军区相比,之所以相对比较驯服,是因为从地缘上,它更接近中央 *** ,所以中央 *** 控制它时相对更容易。

割据程度更弱的军区,是西北军区。

西北军的政治可靠性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并不是因为西北军的政治觉悟高,而是因为他们靠近中央 *** 。

西北军区驻扎着重兵,但是地缘上紧挨帝国中央 ***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 *** 对西北军区,实在说不上鞭长莫及,所以文职系统(宫廷系统)对他的渗透相对强一些。

割据程度更弱一些的是西南军区。

西南军区,从地缘上其实中央 *** 也比较远;而且也需要安置重兵,因为它需要防范吐蕃。

但是整体而言,强大的西北中央 *** ,对西南的控制力相对强一些,而且这里面对的吐蕃威胁,相对也弱于西北,所以军事力量的布置也比较弱一些。

割据程度最弱的地区,自然是江南军区。

帝国中央 *** 比较容易控制江南军区,是因为帝国的主要外患并不在这里,而且预防河北叛乱时,北面有河南、山东军区当缓冲,所以帝国并不需要在这里留下大批驻军。

虽然说,文职系统无法有效控制军队,在当时几乎是共性的事,在江南地区显然是例外,因为那里没有强大的驻军,自然是文职系统的天下,江南的军方大佬想不服中央 *** ,恐怕连扩军备战的事都没有进行,就会让扼杀在萌芽之中。

因为类似的原因,这种地方的军队敢叛乱,帝国中央 *** 分分钟钟都可以打服他们。在这种背景下,江南军区的政治可靠性自然比较高一些。

其实,只要我们看这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自然会发现,军队的政治可靠性,主要是取决于地缘,而不是取决于将领的忠诚与否。

因为类似的原因,从大概率上,西北出现叛乱的概率远远小于河北军队;江南出现叛乱的概率同样远远小于河北军队,这不是因为将帅的忠心与否,而是因为地缘不同。

李光弼坐镇河南东部地区,因为距中央 *** 较远,而且当时驻军众多,所以对中央 *** 不满,一样会流露出军阀气,面对皇帝的调令,一再玩各种鬼门道。

要知道,这可是平定安史之乱中,与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大功臣;甚至功劳、威名之盛比郭子仪还牛。

而令狐彰呢,这是标准的安史余孽,但是他投降大唐 *** 后,坐镇的河南西部地区不利于割据,所以他在生前,一直忠于大唐中央 *** ;而且死后,他邀请中央 *** 派文职官员管理他的军区,而他的儿子也拒绝谋求世袭,而中央 *** 的文职官员顺利进入了他所在军区。

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后来的权力格局,大体就此奠定了。后来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整体不再有什么突破了。

这种政治格局,虽然看起来摇摇欲坠,但是始终也没有能破了它。

河北军区发生叛乱,通常是看不到出路的。

之一、他们叛乱,能把河北的力量统一吗?其实是不能的。事实上,在随后一百多年时间里,也没有一个军方大佬,能把河北统一了,直到朱温、李存勖拉开五代历史的序幕,河北依然是众多藩镇并立,绝没有哪个藩镇大佬敢奢言统一河北。

一个军方大佬,只占据河北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地区。就凭这点实力,依靠中央 *** 鞭长莫及的地缘,恶心一下中央 *** 可以的,想造反成功,实在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第二、河北几大军头达成共识,建立了攻守同同盟,就能迅速控制中原地区吗?其实是不能的。因为中原有庞大的驻军,而且皇帝还可以利用河北军方大佬之间的矛盾,把他们分化瓦解了。

对大唐帝国而言。

军人集团的问题,有一条底线是绝不能越过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军区,都不能试图扩张、兼并,他们只能保持原状态,甚至是被不断分割。任何试图兼并、扩张的军队,都是犯天条的行为。

这条底线守住了,藩镇格局就不足以威胁大唐帝国。

在代宗时代,这一切已很明显了。

在此基础上,大唐帝国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控制住宦官系统的禁军,在此基础上,再牢牢控制住西北军,强有力的控制着西南军区;然后逐步削弱中原、河北的军区自治程度。

经过一系列的博弈,到了宪宗时代结束时。大唐中央 *** 终于承认河北地区特殊地位,换而言之,河北自治合法化了。

基于军事、地缘的需要,中原的军区,在特殊时期,特殊原因,也可以适当承认他们的军区自治。

但是其他地方呢?千万不要试图与上述地区地方攀比,因为你只要敢攀比,一律格杀勿论。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帝国的军区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缩小。一切就如在分封诸王不能避免的历史阶段,中央 *** 所能做的事,通常就是削弱、分割诸王的力量,而不是取消分封制。

唐代宗在位17年。

在这17年时间里,针对安史余孽的战争,只进行过一次,而且整个战争,断断续续的、满打满算的,也就进行一年时间。而且中央 *** 的主要工作就是纵横开合,因为这场战争,主要是在河朔三镇、还有与之相提并论的淄清节度使之间展开。

最开始魏博镇兼并昭义镇,于是幽州、成德、淄青三镇帮助中央 *** 围剿魏博田承嗣。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央军只是配角。

最后战争稀里糊涂的结束,是因为魏博田承嗣通过一系列纵横开合的手段,让成德、淄青站在自己一边,于是整个围剿战争结束了。

其余的十多年时间里,唐代宗主要整改对象都是中央 *** 的大佬、和 *** 军的大佬。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唐代宗手握大刀砍砍砍。先是砍翻大太监李辅国,再砍翻来瑱(这可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再逼得仆固怀恩、李光弼走投无路无法善终(要知道,这两个人也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再后来砍翻华州周智光、大太监鱼朝恩、宰相元载、王缙。

而在此过程中,更全力改编中央军。

在这种背景下,神策军开始闪亮登场,从理论、从实际上,这是一支真正控制在皇帝手中的军队。

当然了,还有我们这两节说的事,那就是全面分割帝国的军区,总而言之,推恩令不断地玩下去,最后实现“广建诸侯少其力”的结果。

经过这十多年的准备,唐德宗上位后,难免会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因为怎么看,也可以开始全面削藩了。

但是很幸,唐德宗想得有点简单了,所以全面削藩开始,马上就引得天下动荡!

当然了,这是后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0841.html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与藩镇如何博弈?” 的相关文章

商山四皓出现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刘邦为何会害怕四个老头

商山四皓出现刘邦就不敢废太子 刘邦为何会害怕四个老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了商山四皓,刘邦就不敢废掉太子刘盈了,他为什么这么怕四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是刘邦怕四皓,而是刘邦爱江山。商山四皓,光看名字(其实这不是名字,而是对四个人的称呼)也就知道,这是四个老头了。古人普遍夭寿,四个白胡子的老头,很难参与到治理国家中来...

南宋皇位很烫手吗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何晚年禅让给太子

南宋皇位很烫手吗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何晚年禅让给太子

对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什么在晚年全都禅位给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历史上面,父子为了争夺皇位,从而互相残杀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但是在宋朝的时候,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有皇帝主动禅让的事情。如果就是有一个或者两个人主动禅让的话,还不足够让...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川,为何留下诸葛亮,而带庞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1年,刘备在张松的接应下,率领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以及关平,刘封二小将入川。入川之战是刘备实力发展的跳跃性战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强大的曹操后,刘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因为...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还不知道:纷乱的三国,刘备是怎样在乱世中崛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历史上,战争容易让一个国家的政权被推翻。东汉以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是唯一一个多国争夺最后得以扩张的时期。经过多年的战斗,这些国家最终统一。只有统一了国家的版图、货币、政策,这个时代...

乾隆对令妃如此喜爱 乾隆为何没有立令妃做皇后

乾隆对令妃如此喜爱 乾隆为何没有立令妃做皇后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令妃很受乾隆喜爱,为何乾隆不在她生前将之立为皇后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生母令妃魏佳氏是乾隆在嫡妻富察皇后去世后最受宠妃嫔,也是乾隆在与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反目成仇之后,后宫中实际的女主人。她十年之中为乾隆生育了六名子女,可以说是乾隆独宠...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人,交州刺史陶基之子,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璜本人曾历显位,因为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陶璜也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263至271年东吴与西晋在交州一带爆发争夺交州地盘的战争,陶璜被任命为统帅,...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位,接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