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在之一次见到刘邦的时候 吕公为什么还把女儿嫁给他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雉嫁刘邦,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你以为刘邦是个小混混?人家是当地的黑白通吃的老大哥!
“混混”刘邦真的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痞子”吗?
即使是熟读历史的人,也总是会不自觉地把刘邦和“混混”、“小痞子”等称号划上等于号,其实这是不对的。刘邦是正儿八经的“秦吏”,是基层公务员,掌管的是泗水亭一带的治安和管理,而泗水亭又是当地的中心区域,沛县县衙的一干同僚们又和刘邦相熟,就连县丞和主簿,以及给县令赶车的,那也都是刘邦的好兄弟。
因此在当地,刘邦的名声本就很大,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谁见了刘邦心里不打颤?按照秦朝的律法,能做秦吏的人必须要识文断字,以及必须熟悉律法,家庭收入水平和名声也不能太差——一个反面典型是韩信,他虽然是贵族之后,身上也有一把剑,但就是因为太穷而无法被推举做吏: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的身份不知道胜过只能讨饭、寄人篱下的韩信多少了——与其说刘邦是小混混、小痞子,不如说韩信才是个“盲流”。
在沛县的刘邦家道殷实、祖上清白、自己识文断字,熟悉法律、担任官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刘邦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泗水亭的治安需要管理,因此刘邦也有足够的权力对沛县的不法之徒进行交流沟通,加上本身亭长就是管盗贼流寇以及市场安全的,所以刘邦认识了很多恶少年和屠夫,在刘邦的人格魅力之下,手底下的像樊哙这类恶少屠夫小弟,绝不是少数。
后来刘邦起兵造反,一下子就砍死了县令,一口气就从沛县提走了数千愿意跟着自己造反的小弟!要知道,大贵族项家造反的时候,一开始也就拉出了几千的兵马。
因此不客气地说,刘邦就是沛县地界上的头号黑恶势力头子——黑白两道通吃,当地地头蛇。官府里有人,手底下有人,自己又是当地人,家族又是当地的,这怎么能算是小混混呢,这还不是强大的地头蛇?香港 *** 片里的那些大佬也都不过如此吧。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於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
而且刘邦是那个时代少见的见过世面的人——那个时代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但是刘邦去过平原君门客手底下做过门客、去过咸阳看过秦始皇的车驾,见识天然就高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头。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而吕公一家人远道而来,是有钱的家庭没错,和县令交好也不错,但千万别忘了,吕公一家为什么来沛县——是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所以,在吕公眼里,什么最重要?显而易见,安全最重要。
这份安全沛县县令能给吗?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给,人家是堂堂的县令,保护自己的老朋友安全又有何难!可是说这话的人忘记了一件事情——沛县县令是流官,任期一满就走的主,他也是个外地人。
县令也需要仰仗县衙的当地人同僚们,并且县令并不是永远在沛县,那么,吕公看上刘邦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如果刘邦真就是个小混混,哪里值得吕公和他费那么多话,直接乱棍打出去得了,小混混根本没机会进去,但是刘邦就不是个小混混,他虽然没有请柬,但凭着这张脸,哪个县衙同僚敢拦?
像刘邦这样的强力地头蛇,正是吕公一家人安家的本钱,自然是要招揽的——于是才有了我们熟悉的那段看相故事,刘邦得到了如花似玉的吕雉。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