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时,日本为何敢杀大明的使臣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24)190

日本自唐宋以来就是我国的附属国,向大宋纳贡称臣,南宋被元灭亡后,日本便以中华文化已经断绝,自诩接过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之后建立的大明王朝并不承认,因此才有了胆敢斩杀明朝使者的行为。

纵观历史,凡是统一王朝的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朱元璋也不例外,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国术送达日本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竟然还杀了大明使者。日本为何敢如此大胆,砍杀大明使臣呢?

在公元1368年即位之初,朱元璋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拜,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结果,使臣却被日本亲王砍掉了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征服日本。

明朝时,日本为何敢杀大明的使臣呢?

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针锋相对,写了一篇著名回信: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这封“名书”,显示了怀良卓越的汉文功底,写得不卑不亢,绵里藏针。表面上给了“天朝”面子,实际却暗藏“奉陪到底”的强硬。

小小日本,为何敢杀大明使臣?

这首先与两场历史巨变有关。其一,两宋灭亡;其二,日本抗元。

两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的榜样。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可见日本“中华情结”何其深厚。蒙元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因“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两伐日本,结果船队均被台风所摧毁,日本人将此风称为“神风”。

虽然百年后 *** 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正溯地位”。中国自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了。这不仅是日本史学家的认识,不少国外史学家与日本所见略同,均将宋朝覆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

借助“神风”,日本两次横扫蒙元远征军。通过抗元,日本大大提振了战胜亚洲大陆军队的信心;另外对中国也不再崇拜。蒙古可以灭宋,但却无法灭日本。

虽然朱元璋鄙视日本由来已久。在他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小丑国。但日本却认为本国比这个明国更有资格继承中华大统,他们以中华正统——上古人自居。针对大明皇帝对日本的鄙视,日本也进行了回应,日本学者写了一首诗《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诗》,描述了日本国现状: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这就是即便在今天,“唐宋在日本”之说仍流传的原始出处。

话说回来。大明与日本剑拔弩张,战争呈一触即发之势。然而,面对朱元璋步步紧逼,日本当政者还是寸步不让。他们的“底气”除了上述两个原因,还有没有更“撑得住”的原因?

追寻历史的深处,发现还有一个日本当政者的“战略”眼光原因,甚至占据日本对抗中国的“底气”更大比重。

这要与日本内部变化联系起来。当时日本虽处“南北朝”时代,但执掌南朝的怀良亲王正值“起势”时期。南强北弱,大有江山一统、吞吐八方之势。杀明使、回战书,使怀良王声名远扬,此后,日本向明朝下书,很多都假托怀良王之名,以壮行色。而怀良亲王的底气,一是来自日本抗元“神风”的信心,二是他的战略眼光独到——断定朱元璋“不敢征伐”。

明朝时,日本为何敢杀大明的使臣呢?

怀良王的判断依据,是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支大陆力量,对外张力极其有限,从未有征服海上岛国的记录,自宋以来,中国基本处于频繁应付外侮侵略中,更何谈海战胜利经验。

所以,这个执掌日本大半江山的王者,虽承认本国实力没有强到战胜中国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远征军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战争威胁”,不过是“说大话”而已,自己也不妨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放出“大话”——放马过来,俺不怕你。

果如日本所料,尽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只是大话压人,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不知他是忌惮“日本神风”,免蹈“蒙古之辙”,还是“韬光养晦”,总之后来“没和倭寇一般见识”。

再后来,朱元璋在留给接班人的铁券丹书中,明确规定日本为“不征之国”。他竟从日本的应战书的字面中找回了面子——既然日本称我为“天朝”,自称为“臣”,朕也就宽怀大度,不再究日本杀使者的事情了。

朱元璋此举,看似大度,实则属于无奈。明朝时期,中日力量虽然仍不对等,而明朝国力明显高出小打小闹的倭寇几筹,但从对抗之“国家气势”上,已呈“均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2883.html

“明朝时,日本为何敢杀大明的使臣呢?” 的相关文章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唐朝时期,北境民间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镇守边将,北方的那些入侵者,连往唐朝的疆域看一眼都不敢。哥舒翰简直就是战神!甚至连大名鼎...

唐朝时期的公主那么漂亮 她们为何难嫁出去

唐朝时期的公主那么漂亮 她们为何难嫁出去

对唐朝公主那么漂亮,为何嫁不出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唐朝是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当时长安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样也是世界的大都市,其人口达到了100万人以上,绝对可以堪比现在的纽约和华盛顿,不少西方国家也慕名而来,比如阿拉伯帝国,波斯帝...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麾下名将曹仁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曹魏诸州均抽调兵力屯驻于扬州,以防备孙权。然而,曹魏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合肥,而是在荆州方向。此时汉水流域已经进入汛期,江水高涨。温恢敏锐地...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对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那么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可能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女子了。第一,她几乎见证了清朝入关到建立清王朝的全过程;第二,她作为孝庄皇后的绝对心腹,了解了太多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在后宫中,大多数人也许不害怕孝庄皇后,但...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并非昏庸帝王,诸葛亮为何就是不交权?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间这句话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最大笑话。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众所周知,三国鼎足中蜀国势衰微,刘禅能在执政...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