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凤阳,他出台了哪些政策?带来了哪些恶果?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感情也是无比眷恋,无比怀念,尤其是发达后,都想让家乡变得更好。
前几年,广东湛江一富豪盖了258套别墅送村民,竟然送不出去,刘强东后来在微博发话说,这富豪初衷是好的,但农村路滑,人心复杂,一不小心就酿成大错了。
其实这种粗暴回报家乡的举动,在明代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那就是农民皇帝朱元璋。
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家乡凤阳建设好,于是他绞尽脑汁的出台了一些政策,虽短暂的 *** 了发展,但是这些政策却在后来酿成了恶果。下面咱们来详细看看。
朱元璋的家乡叫濠州,在元代只管辖四个县, 朱元璋在打下濠州时,就把其升级为临濠府,等他当上皇帝4年后(1371年),他立马迫不及待的扩大临濠府的领地,由原来的四个县,变为九个州十八个县,又过得3年,朱元璋改临濠府为凤阳府,下辖亳州、颍州、太和、颍上、霍丘、寿州、怀远、蒙城、宿州、灵璧、天长、盱眙、泗州、虹县、五河、定远、凤阳、临淮等共十八个州县,占地广阔,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后来又把凤阳定为中都。
刚立国不久,老朱甚至想把都城搬到老家凤阳来办公,他找了些理由说,南京没有凤阳挨近北方,不好控制北方,古时候的皇帝大多是定都中原的啦,这样防止意外发生,幸亏被刘基为首的大臣们冒死反对,理由是中都凤阳那小地方不适合定都。
“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朱元璋御制文集·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十七》
时上再幸凤阳,不能无昼绣意,建为中都,而锐欲出塞,灭王保保。基濒行,谓上:“中都曼衍,非天子居。王保保不可轻也”,其后皆如基言。——《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
老朱见不能把自己老家定为都城后,就花心思放在扶持政策上,都有啥政策呢?
之一条政策:大移民
明朝开国之初,凤阳县仅有16620人,相当于现代的小镇子,整个凤阳府九州十八县,也仅仅得13万人口,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处处残垣,可谓真正的十室九空,而要拉升当地的经济水平,必须得有人吧。于是老朱兴致勃勃的组织了6次强行移民,更大的一次移民,强行迁移了江南民众共14万人。
这6次移民人口共计48.8万人,其中民籍为三十万,加上他设置的凤阳府驻军,八卫一所共有军籍18.8万(军人加家属),外来移民是本地土著的3倍有多。
(明军籍卫所军)
根本就不会有人想来这鸟不拉屎的凤阳,不过在老朱的皇命下,只能乖乖的遵从,不然后果很严重。浙江人吴季可的墓志铭提到了这次移民的残酷。笔者特意摘抄如下:
“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贫民无田者至中都凤阳养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独公所遣,掉臂走道上。公且戒其子,宜体上德意,无以私废义。公临事有为,类多如此。”
“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这两句说的是由武装部队强迫押送的,难民就像是流放的犯人一样,不得不去。
第二条政策:减免赋税
洪武十六年(1383年),老朱读书读到《刘邦传》,发现刘邦永久免了自己家乡的赋役,自己才免家乡十年的赋税,想想确实比刘邦小气了,一向自喻为刘邦第二的他,立马大笔一挥,谕旨一下,把老家凤阳府永免赋税!
“凤阳,朕故乡,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继成帝业,而丰沛之民终汉世受惠。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役,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 ——《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三》
首先他免除的是两个县的赋税,九州十八县其他的别想了,其次是凤阳县和临淮县的原土著才能享受永久免除赋税,后来的外来移民,不好意思,你们没资格享受这种优厚政策。
第三条政策:交通水利
朱元璋为了家乡,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专门开辟了一条凤阳到南京的驿道,此驿道全长近200公里,设了20个驿站,也就是每隔10公里设一个。
专门驿道的设立,使凤阳狭小而曲折的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交通改善后,他还专门派了两位侯爵大人物康铎、俞春源来凤阳搞水利建设,把凤阳这块“龙兴之地”的水利情况搞得妥妥的。
老朱本意是想把凤阳搞得又富又强,谁知道结局却差强人意,凤阳得到朱元璋的那些政策扶持后,曾经短暂繁华过一段时间。
因为这是中都所在地,朱元璋在此地修建的皇陵、十王四妃坟、龙兴寺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曾一度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朱元璋还大力建议退休的开国元勋们回乡置业,大批的淮西功臣也在买田买地,建府建宅。为此,老板朱元璋还特赐给公侯们钞一万锭,银五百两,让他们到凤阳建豪宅用。
这些淮西功臣,携带重金,在凤阳挥斥方遒,消费巨大,再次拉升当地的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一时凤阳数百里之间,“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光绪《凤阳县志》卷十)。
在朱元璋的折腾下,凤阳由原来的十室九空,变成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的繁华景象,很多荒田也被开垦出来,甚至耕地数量高达40万顷,这在明代是被评为上等富裕州府的。
之一项恶果:生态被破坏而恶化
明初大量移民被迁移入凤阳府,这些移民属于喝汤底的人,根本没有良田可耕,上等优质良田被勋贵功臣们霸占,中等一般的耕地被本地土著优先占据,剩下些下等耕地,劣质耕地留给这些高达30多万的外来移民。
《凤阳新书》卷七说:“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
这些劣质耕地的产出,根本不能够养活一家大小,他们遂到处开荒耕种,毁林造田,围湖造田,此举让凤阳府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了大批的荒山秃岭,大量的水土流失,令当地环境陷入无限恶化的坏循环里。
第二项恶果:水利杀民生
由于洪泽湖畔的泗州是大明祖陵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葬在此地,为保证“王气”不会泄露,不准洪水淹没祖陵,否则当地官员会被问责。
明朝中期,甚至制定了治理洪水的策略:“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意思是,祖陵最重要,其次是淮河运道,最后才考虑老百姓。
当洪水准备淹没祖陵时,当地官员会不故后果,掘开高家堰放水,人为的降低洪水以保护祖陵,至于决开洪水后淹没的百姓以及田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凤阳府的环境生态恶化后,经常造成河道淤塞,洪水泛滥,又经常被当地官员为保护祖陵,放水淹没下游,因此,淮河两岸的百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
长此以往,凤阳府变得十年九荒,又因为灾荒养不活那么多人,很多人就开始逃荒。
那时的凤阳府, 变得“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
第三项恶果:民众逃离
明初时,朱元璋强制迁来的移民,他们的后代,在一次次灾荒中,不断的逃离凤阳,明朝中期后,凤阳的人口在不断地减少。
据《凤阳新书》记载,单单凤阳县一地,在洪武年间移民后,人口就高达14万之多,到了万历年间,该县仅存13894人。
剩下没逃荒的人,渐渐以乞讨为生,成为职业乞丐,有些人是因为懒惰,但有更多的人是被穷恶的水灾和旱灾闹得,一贫如洗后,加入了乞讨大军。
“群趋于惰,兼之水旱频仍,中人荡产,且乏兼岁之储。一遇灾荒,辄膏子女、弃故土而适他乡者,比比皆是”。——《雍正版怀远县志·卷一风俗篇》
凤阳府由于大量耕种人员流失,以及灾害频繁,明朝末年更是年年大灾,导致凤阳府由昔日繁华的州府,变为饿殍遍野之地狱,各种耕地由明初的40万顷,到明中期弘治年间萎缩至61263顷。
甚至整个凤阳府的土质由著名的水稻产区,变成“不宜产稻”,不得不改种小麦。
时至今日,凤阳由县到府,再由府降为县,然后一直贫困,既没有苏南地区的富裕,也没有鲁中地区的兴旺,同属沿海开发区,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朝时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老朱也是好心想帮扶家乡,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至于文章开头的那位湛江富豪,也是如此,令人不禁握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