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10)130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完璧归赵这个事情,出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一般的说法中都是赞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的,这也是蔺相如展露头角的之一功,但这个事情如果放在秦赵两国的层面上来看,事实上赵国并没有占到便宜,甚至可以说是赵国吃亏了。

我们先来仔细分析一下完璧归赵的事情的经过。

完璧归赵的起因是秦国知道赵国得到了和氏璧,意图用十五座城池与赵国换取,而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既不敢拒绝,又怕上当给出了和氏璧而秦国不给城池,故而犹豫不决。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国面对的问题是一道选择题: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不给城池,白白给秦国欺骗。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不把和氏璧给秦国,又害怕秦国借此起兵来打赵国。

在面对这个选择题的时候,蔺相如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当赵王问道秦国如果不给城池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的情况,蔺相如的回答是,如果秦求和氏璧而赵国不给,是赵国没有道理,而反过来的话,就是秦国没有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宁可把和氏璧给秦国,使得秦国理亏,赵国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这里我们先明确这个前提,不做分析,我们接着看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秦王得到和氏璧之后,与美人传看,却没有说要给城池的事情,于是蔺相如以玉璧有瑕疵为理由,要回了和氏璧,并且要求秦王斋戒沐浴才可以给他玉璧,其实自己暗中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上来看,蔺相如智勇双全,成功的保住了和氏璧,识破了秦国意图骗取和氏璧的阴谋,并且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做得可以算是完美,但这是只属于蔺相如的完美,如果站在赵国的立场上,赵国赢了吗?

赵国没有赢

之所以这么判断赵国没有赢,甚至输得有点惨,我们得先从这个事情上,秦赵两国的目的来说。哪一方达到了目的,哪一方就算是胜利了。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秦国的目的:骗取赵国的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给,那么就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赵国。

赵国的目的:用和氏璧换取秦国的城池;如果不成的话,那么避免战争;如果再不成的话,那么至少赵国要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那么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完成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当上了上大夫,但秦国却最终对赵发动了进攻,先后两次,夺得了石城,并且杀了赵国两万人。

从整个事情上来看,蔺相如仅仅是识破了秦王欺骗和氏璧的计谋,保住了和氏璧。但这个事情其实赵王等人早有预料,都没认为秦国有多大可能会给城池的,如果仅仅是为了保住和氏璧,当初拒绝交换就行了。赵王其实关键是不想打仗,但战争还是没有能够避免。从这一点来说,赵国就没有赢。

而且按蔺相如的说法,如果是秦国拿了和氏璧不给城,那么是秦国的不对,赵国不允许是赵国的不对,所以要让赵国站在舆论的制高点,凸显出秦国的不对。

但整个事情中,到底是谁不对呢?

秦王拿到了和氏璧,交给周围美人传看有些失礼,但秦国此时也没有明说不给城池,甚至连推脱都没有说。当蔺相如拿回来了和氏璧之后,秦王马上让人拿出地图,说是要给城。而蔺相如提出了需要秦王斋戒五日并且设九宾之礼才可以给秦国。

而秦王也照做了,斋戒五日并且设立了九宾之礼,这个时候,蔺相如告诉秦王和氏璧没了,我送回去了。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你看看整个过程中,秦王除了最初有些失礼之外,在其后都严格按照蔺相如说的去做,表现的诚意不可谓不够。作为一个王,他能做到斋戒以及九宾之礼,但蔺相如不过是赵国一个臣子,你说的是秦王做到了就给和氏璧,结果人家一个王照做了,你不给,反而把和氏璧送走了,这就是赵国没有诚意了。

按蔺相如前往秦国之前,说的话,秦国不给是秦国的不对,但现在秦国态度做足了,赵国却摆了秦国一道,也就是赵国的不对了。

在整个过程中,秦国并没有事实上拿到和氏璧又不给城池,而是秦国按照了赵国的做,赵国不给和氏璧,这就是赵国没有抢占到舆论制高点了。

而结果是秦国攻赵,赵国有所损失,等于赵国既丢了名又丢了利,而真正获得名声的仅仅是蔺相如而已。

赵国在完璧归赵的事情中,实际上是输了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2/235806.html

“历史上完璧归赵是什么结果?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的相关文章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有那么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有那么厉害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说古往今来喜欢的人最多最了解的故事莫过于三国,《三国演义》一书让这一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上如同明珠般的上闪耀。一代奸雄曹操,忠义无双的关羽,智多如妖的诸葛亮。还有那号称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郭...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朝第八位皇帝,重熙二十四年继帝位,改元清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据史料载,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经历2132年,计有490余位,笔者管见,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的皇帝绝对仅有辽道宗耶律洪基一人。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对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结局都不太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六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自杀,两个儿子早逝,只剩下老五刘髆算是顺利活到了终老。“皇家儿女难将养”这是出自某影视剧中的台词,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都在权利的漩涡中挣扎,最后...

刘表坐拥荆州为何毫无作为 刘表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刘表坐拥荆州为何毫无作为 刘表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对刘表困守荆州毫无成就,真的只是因为他守成性格的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作为荆州牧,其掌握着强大富庶的荆州,有着极佳的战略位置与国力。可刘表在他掌握荆州的几十年时间中,却没有任何建树。看着他四周的群雄们各自忙着扩张自己的领土,刘表却毫无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