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究竟有没有真的去过赤壁?他是如何写下《赤壁赋》的?
苏轼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写过的一篇文章,记叙夜游赤壁的景色与自己独特的感受,其中不乏苏东坡自身的洒脱之意,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他还写过一篇《后赤壁赋》,那么他多次这样提到“赤壁”,不由得让人想到赤壁之战的赤壁。那么,苏轼去的这个地方,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呢?
对于赤壁,每一个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不会不知道,因为只要有中学,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前后《赤壁赋》就会是必修课,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画的视角来认识它。这或许为我们认识赤壁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苏东坡对赤壁的青睐,与他对于石头的偏爱是一脉相承的,何况那根本就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而是一块野性的、同时收集了浩大的历史讯息的石头。
我们无法确认,苏东坡除了文学作品,是否通过绘画的方式对赤壁做出过表达。无论他画过(可能没有流传到今天)或者没画过赤壁,他对石头这一视觉形象的敏感,使他的目光必然在赤壁上聚焦和定格。这样一块巨石,就放在眼皮底下,像苏东坡这样的石头爱好者,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它。
世界上绝然存在着两个赤壁。一个被称为“武赤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赤壁市,那里是赤壁之战的真正战场。八百年前,也就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孙刘联军在这里击败了大举南下的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两百年前,一个名叫杜牧的唐代诗人从这里路过,留下绝句一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苏东坡抵达的,却是黄州赤壁,也叫“赤鼻矶”。根据沈复《浮生六记》的记述:“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谓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所以后人称之“文赤壁”——一个注定将留在文字和后世影像里的赤壁。它的历史,并不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书写的,而是由苏东坡书写的。
虽然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但都是中国山河的波澜壮阔之景,并无妨碍。
再者,《赤壁赋》大量用想象手法,说文中的赤壁之境是凭借赤壁之境想象而来也可。古来文学中较为难驾驭的就是想象手法,拥有想象的文章、诗词也是难能可贵的。就如李白的《蜀道难》,李白虽作诗前未到过蜀道,到将蜀道的险峻写得淋漓尽致,足可见想象带来的浪漫主义色彩十分浓厚,也是弥足珍贵的。而《赤壁赋》想象的独特在于把想象的景写实了,乍一看意为是普通的游记,但读者了解后才知道是想象而来。同时也拔高了立意,《赤壁赋》所蕴含的思想是前人未有,独属东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