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两百多年不缺粮,到了三国就缺?
战国七雄拼的是经济实力,我们从三国时期的状况来看,养兵十分艰难,老百姓叫苦不堪。战国七雄打了200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在这个问题上,最核心的原因只在于一点——兵制。战国时期的兵制和三国时期大相径庭,完全不同的制度从而也导致了国家走向的根本不同。于战国而言,国家实行全民兵役,即每每打仗,全国所有适龄的男人都必须出战,无一例外;一旦没有战事了,除去一些守关人员,其他人统统回家种地,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也就是说,这些人不但是士兵,也是普通人国家需要他们上战场,他们就丢掉农具披上战甲,战争一结束,脱掉铠甲,又老老实实成一个朴素农民。
国家军队是从来不会缺粮的!包括诸葛亮的军队也从来没有缺过粮食。天府之国的蜀国怎么可能缺粮食呢!诸葛亮缺的是“运输粮食的能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曹操和孙权不去操心弄什么劳什子“木牛流马”呢?因为不需要嘛!牛车马车就可以了。诸葛亮不行,他的运输队伍只有山间小道可以走,后勤能力跟不上。按说呢!刘备和诸葛亮占住四川了,好好的关起门过日子,也完全可以民富国强从来不会缺粮的。但是,也不行,因为蜀国政权的合法性来之于“兴复汉室”这个宣传口号,谁让刘备是刘皇叔呢!要兴复汉室必须去打曹魏政权和孙吴政权,因为他们是大汉贰臣。
诸葛亮北伐时期,蜀汉处于攻势,而且是远离国土的进攻。这样就会远离后方基地而且还会延长运输线。长期处于进攻阶段,还难以做到以战养战。虽然诸葛亮也曾经在战场附近屯田,但是毕竟是在敌人的国土上屯田,难以做到持续有效的供应。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实行奖励耕战措施。奖励耕战政策的核心在于解决了战争和土地的问题。打仗是为了抢占土地,抢占了土地又可以养活更多士兵去抢占更多土地。山东六国的变法虽然没有秦国彻底,但在战国改革浪潮中,其他国家也实行类似的 *** 和政策。
总的来说,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开始,诸葛亮一直为了中兴汉室付出很多努力,大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也导致了常常染疾,最后病死于五丈原。诸葛亮也将鞠躬精粹发挥的淋漓尽致,然后后人敬佩不已,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