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06)290

你真的了解楚国和秦国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这张战国初年的地图来看,楚国几乎占据了整个地图的1/2,比其余六雄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因此,经常有人问,楚国疆域面积这么大,为何不能统一天下,反而让秦国给统一了呢?

战国的实力排名

楚国的疆域几乎等于六国之和,但这不代表楚国的实力等于其余六国之和,否则,早在晋楚对峙时,楚国就把中原干趴下了,早没中原六国什么事了。

公元前320年左右,秦惠王、楚怀王时,刚刚兴起的纵横家们,为我们估算了战国各国的军事实力如下:

秦国军队总数约100万,战车千乘,战马万匹;

楚国军队总数约100万,战车千乘,战马万匹;

齐国军队总数数十万,战车千乘,拥鱼盐之利,国家富庶,粮仓满溢;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魏国军队总数约60万,战车600乘,战马5000匹;

赵国军队总数数十万,战车千乘,战马万匹;

韩国军队总数约30万,还包括10万厮徒(由奴隶组成的步兵,战斗力较弱);

燕国军队总数数十万,战车700乘,战马6000匹;

这个数字出自纵横家之口,不是实数,但大体可以估量各国的总体实力水平。

而由这个数据来看,楚国的实力与齐秦相当,是战国七雄的前三强。但这个实力距离统一天下还差的远,且不说齐秦与之实力相当,就算是稍弱的韩赵魏,楚国也啃不动。

先说魏国,虽然军队总数只有60万,但其中有50万都是重装步兵(武力、苍头、奋击),边境守军和辎重部队10万,魏国曾经凭借强大的步兵在禀丘之战中,碾压齐国战车大军,可见魏军的战斗力比楚国老式的战车部队是要强许多的。

再说赵国韩国,虽然步兵比不上魏国,但赵军因长期与游牧部族作战,仅仅拥有数十万军队却有“骑万匹”,骑兵足以匹敌三大国;而韩军的优势则是劲弩,这同样是密集战车部队的噩梦,楚军难以逾越的大杀器。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所以,从实力上来说,楚国不足以一统天下。

那么有人说了,此时的秦国不也没有实力碾压吗,楚国地大物博,实力成长也应该很快啊?

谁分走了蛋糕

的确,秦国国力在这之后才开始起飞的,而楚国的实力如果发挥到极致,也并不只是上面所表现的那样。

然而,秦国国力能够蒸蒸日上,是因为秦国清除了特权阶层,国家掌握了土地和人口数据。但垂垂老矣的楚国,却已经做不到这一点。

在楚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个人进行过跟商鞅一样的尝试,一个是战国初期的军政全才吴起,另一个是文化达人屈原。

吴起变法差不多已经成功了,但关键时刻楚悼王死了,没了国君靠山,愤怒的贵族们杀死了吴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文学细胞发达,但政治智慧低下的屈原更惨,他还没实施,只是提了一嘴要改革,就从楚国的政治新星左徒大人变成了清水衙门三闾大夫,不久他又提了一嘴,然后,就到了汩罗江。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所以,楚国强大基本上是没戏了,上面展示的实力,已经是楚国的巅峰,在那之后不久,就被秦国揍得满地找牙。

那么,楚国的蛋糕究竟是被哪些人分走了呢?

答案其实很明显,不管谁当王,楚国的军政大权几乎永远掌握在昭、景、屈三大家族的手上,其他家族基本上插不进去手。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阻止楚国强大呢?

不,他们阻止的不是楚国强大,他们只是不喜欢被人拿走手中的蛋糕。但关键是,蛋糕就那么大,你们攥着国家大部分的蛋糕不放手,不分出来,再怎么变法改革,也强大不了。

难道他们不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吗?

大道理谁都懂,但真到了你身上,你愿意割肉吗?说愿意的都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有的人从来都不愿意,参考马爸爸、王爸爸等人就知道了。

2000多年过去了,这一理论屡试不爽。让既得利益者自愿放弃,手中已经得到的蛋糕,才是真正违背人性的。

所以,当屈原被流放的那一刻起,楚国再也没有强大起来的机会,而统一天下,只会越来越远。

错误的时间

那么,楚国就没有初生牛犊的时刻吗?

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国内既得利益集团还未完全形成,而楚国政清人和、君明臣贤呢?那个时候,他们为何没有统一天下呢?

你别说,还真有。

从楚国的视角来看,在周王朝看不到的视野里,楚国的国运历程大约是这样的。

一直以来,楚国都是周王朝的小弟。周对南方的征服,与南方更大的蛮夷荆国对耗,强大起来的楚国吞并了荆国,成为南方更大的霸主。

这时候,正是西周衰落之时,诸侯不服,楚国看准机会,扩张领土,擅自称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势头。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这便是楚国历史上“筚路蓝缕”的那个时代。从楚文王到楚庄王时期,楚国的实力几乎呈几何倍数增长,历代国君堪比秦孝公到秦始皇那段时间,而贤臣也是一把一把的。

但关键问题是,周王朝虽然衰落,但周王朝的文化建设还是成功的。诸侯们虽然不服周,但让异族统治中原也都难以接受,于是大家在齐国和晋国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坚决反对楚国入主中原。

可以说,楚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正确的人。

经过几次交锋,楚国都不能打败齐国和晋国,终于放弃了,转而开始融入中原并经营南方。

一个奔跑的人,一旦坐下休息,就再也不想起来了。楚国贵族们,也是这样的。

虽然楚国称了霸,也仍在不断的扩张,但已经坐下的楚国,已经渐渐老气横秋,再难有当初的锐气。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所以,进入战国时期的楚国,地盘虽大,却已经被贵族们瓜分殆尽,历代楚王都难以整合国力的全部力量来争霸中原,很多事还要看贵族们的眼色行事,因此更无论统一天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3/240074.html

“战国初期楚国的面积比六国总和都大 最后为何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的相关文章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选择退军,这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双方交战,诸葛亮将张郃射死。张郃中箭战死之后,受益最大的是谁?谁最高兴?究竟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可以分析一下,到...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着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高祖刘邦对他们既蔑视又尊重。在废立太子事件中,刘邦本打算废长立幼,但由于商山四皓的出山规劝,才打消了念头。不禁要问,刘邦难道忌惮这四位隐者吗,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解读。一、“商山四皓”何许人物商山四...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博得...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军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