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实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来干嘛的?
所谓“廷推”,是明朝实行的一种独特的朝臣任用制度,一般用于朝廷高级官员人选的确定。其形式是在朝中某高级官员因罢免或致仕等原因缺位时,召集在京的六部九卿三品以上官员开会,讨论出若干有资格继任的候选官员,按照贴合度排出先后名次,然后提交给皇帝来确认最终的人选。这种带有一定选举性质的制度让现代人感觉比较先进,在很多描写明朝朝廷政治的小说中都曾围绕廷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很多明粉更是对这一制度对皇权的约束大加赞赏,认为不逊色于同时期欧洲的议会选举。那么廷推制是怎样诞生的呢?它真的能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有效地制约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廷推的确反映了明朝文官政治的成熟,而且它只是当时文臣们议政制度的一种,明朝中后期的文臣不仅在推选官员时有自己的发言权,而且在各种国家大政上都有反映自己意志的需要,并为此设立各种制度:中低级官员的任免是吏部的职责,对一些低于三品的重要官职,吏部内部有所谓“部推”,也就是有吏部尚书、侍郎会同分管各司的主事郎中们集中会议,讨论出适合的候选人,最后由尚书本人决断;而针对朝廷大事,六部尚书和侍郎、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国子监祭酒,在加上内阁大学士,坐在一起拿出解决方案报请皇帝审核批准,在人事方面的这种会议就是“廷推”,其他方面的事项,就叫做“廷议”。
无论廷议还是廷推,实际召开的时候并不多。前者主要讨论立储君、国家大典、边境变故等重大事务,而后者主要是决定三品以上官员的人选,而且是争议较大的情况才有必要。这样的制度在明朝初年的太祖、成祖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朱元璋父子那样的强势帝王是完全的大权独揽,哪怕是仁宣时期也少有这样的例子,直到英宗之后文臣势力大涨,后来几任帝王又相对平庸倦政,才使得本来高度集中的皇权被文臣们撕开了一个口子。不过直到弘治之后,这样的制度才真正成为了惯例,并且在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尽管如此,廷推或廷议后文官集团只是向皇帝本人提供解决事情的方案建议、或者是大家斟酌出来的适用人选,最终的裁决权始终由皇帝本人掌握,而且皇帝也是完全可以对大臣们的方案和人选置之不理,凭个人喜好来进行决策的。虽然说皇帝完全驳斥群臣的建议这种情况不多,但是皇权本身的至高无上是毫无疑问的,能否采纳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本人的个性。也就是说,这样的制度在形式上虽然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能力,但并没有打破古代中国的传统,和真正的议会政治还差得远。
而主导廷推或者廷议的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们,因为明初朱元璋彻底废除了宰相这一职位,最初的大学士们官位不过五品,仅仅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直到仁宣之后三杨执政时期才让大学士们以 *** 各部尚书的形式实际上获得了相权。不过大学士毕竟不是真正的宰相,他们的权限比起唐宋以前可以和天子坐而论政的宰相们差得远,所有事务理论上都要上报给皇帝核准。明朝文官们竭尽全力取得的施政权力仍然不够彻底,而且由于没有独立的相权,皇帝的日常施政行为很多又被他转交给后廷的宦官们,这让明朝的廷推廷议等体制看起来先进,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