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勇猛善战的清军避之唯恐不及?
山海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满族人从此结束了分裂,拥有了完善的社会秩序。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讨明檄文,拉开了入关的序幕。至崇祯十七年,清军攻下京城,明清战争持续了整整26年。
期间,八旗铁骑在关外把大明打得够呛,大明关外的领土只剩下宁远等少数几个城堡还在明朝控制中。清军曾经多次穿越长城防线进入中原,但每一次都舍近求远,选择从大安口、喜峰口、独石口等地作为突破点,对联系辽东和中原的咽喉要塞山海关,始终不敢攻击一次。直到吴三桂投降,清军才得以之一次进入山海关。
山海关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勇猛善战的清军避之唯恐不及?原来,清军不敢攻击山海关,不是没有理由的,是非常明智之举。明朝末期,惟一能抵抗八旗兵锋的,大概只有长城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公里,由连续的城墙、关隘、烽火台和各种障碍组成。虽然历经千年烽火,但长城在防御北方骑兵骚扰上是成效显著的。
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明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长城都更加坚固完善。山海关虽然处于最东端,但不是孤城,包括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老龙头、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堡群落构成,彼此之间通过长城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
“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防兼备进退自如,想攻破其中任何一点都难比登天。山海关历来被明朝视为京师屏障,对此地防务重视无以复加。全盛之时,山海关城墙高达十四米,厚度达七米,护城河宽度达五丈,深度将近三丈,常用的攻城手段无论云梯、凿墙都极难奏效。
在后勤粮秣供应上,山海关也有独到之处。为了保证战时有充足粮秣,山海关守军广泛开展屯田制,包括军屯、民屯、商屯等多种方式结合,共屯田6200多顷,保证了山海关守军足兵足食,打个十年八年的都不在乎,绝无断粮之忧。从明初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首次建设山海关开始,历经数百年经营,山海关已是名副其实的固若金汤。
清军若是强攻山海关,必然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不一定能赢的那种。八旗族人不事农桑,平时以渔猎、劫掠为生。靠的是迅疾如风、以战养战,而非持久战和消耗战。而且一开始后金根本没想到能够入主中原,以当时满清十几万人口,偷袭骚扰一下大明边境,抢点物资而已,问鼎中原想都不敢想!
所以,皇太极和多尔衮一直在山海关外的辽东努力,先把辽东扫清,稳定下来。一方面抢明朝,加紧原始积累,削弱明朝力量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坐等明朝大乱。只要明朝没有被李自成们乱的四分五裂,清朝不会轻易占领长城以内的城池。强攻山海关,无疑会损失惨重,不攻照样可以来去自由,等果子熟透了再占领岂不是更好!
由于清军曾先后5次经山海关西面的路线突袭,大举进入内地劫掠。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清军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关。绕开山海关,从长城防线的薄弱关口杀进关内,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不就行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军要想入主中原,不可能不攻下山海关。要知道,劫掠归劫掠,这和入主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早期清军骑兵善野战而不善攻城,对于大后方都在关外的清军而言,他们虽然能在关内抢掠钱财和人口,却难以在关内维持粮食和军需。如果长时间逗留,粮道一旦被明朝的长城守军给截断,再来个关门打狗,就分分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这实在太危险了。所以,清军往往只要抢够了就会北返,从来不敢在关内久留。
然而,历史总是喜欢给人们开玩笑,最坚固的堡垒也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吴三桂的投降,不仅为清军入关扫除了唯一的障碍,还把明朝经营多年的精锐边军——关宁铁骑,也一并赠送给清军。山海关本来是一座清军无法跨越的障碍,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的历史作用!
声明:图文来源于 *** ,若侵权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