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满清八旗分别是哪八个?旗主是怎么变换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24)190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若说清史在我印象中只有三件事:

1、虽远必割,从“日射野兔三百只”的康熙开始到“老佛爷”结束,清朝四舍五入总共割弃五百多万公里的土地,中国积累四千年的江山大半败坏在这帮满清主子手上。

2、开海禁闭关锁国,清朝海禁与明朝不同,乃是“迁界海禁”具体如何不做评价,真相如何仔细查一下就可知。

3、八旗子弟,这八旗制度就相当有趣,说是八旗,其实是满蒙汉三族,每族各有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清朝之所以能够占领江山,与这“二十四旗”制度密不可分,首先是军政一体,直接保证大汗能够掌控全族,闲时各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统领满族监工,“泥堪”做工,保证满清经济与后勤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八旗制度最早起源于“老建奴”(明朝对于满族入关之前的官称)努尔哈赤的一旗制度,其具体名称不可考究,根据明朝与朝鲜的记载,当时努尔哈赤所打的旗号为黑色,故而称之为正黑旗也可以,但根据某些“正史”记载,当时努尔哈赤其实按照五行之说组建了白、黄、红、青、黑五色的旗帜,但从逻辑来讲并不可能。

因为没有办法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人数,彼时为努尔哈赤创业初期,据记载刚起兵时相当寒酸,彼时明朝属于天朝上国,部落也能活下去,没有愿意随他起兵,故而“十三副盔甲”可见当时的寒酸。

且女真分为三个部落,一个为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也可称为“ *** 真”,在明朝嘉靖正统三年于其所在地抚顺地区建立建州三卫,此建州三卫既是努尔哈赤所起兵所领之部,若说人数连并老弱妇孺不足10万,此时再分五旗,则每旗统领能战的青壮估计不足1万,故而五旗之说大抵是不足为信。

后于1601年重新做出军政制度改革,将整体族人重新分配,将原来一至五旗重新分成正色,白、红、黄、蓝四旗成为日后八旗的基础,其中努尔哈赤为四旗旗主同时也统领正黄旗,白、红两旗由其两个儿子分别掌管,其弟舒尔哈齐统领蓝旗,此时的努尔哈赤部落不再是刚刚起兵时期的柔弱的部族,相反在他的领导下建州女真部落变成了草原上一群可以吃人的,攻伐其他部族的狼。

满清八旗分别是哪八个?旗主是怎么变换的?

明万历二十六年,(1615年)由于满清势力扩大,努尔哈赤再次扩充“旗数”,在正色四旗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双色镶黄、白、蓝、红四旗,致此伴随清朝数百年的八旗制度正式成型,固然皇太极时期再次扩充蒙汉各八旗,却仅属于满族八旗的补充。

天命三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帅军对叶赫部发起进攻,明朝命杨镐为主帅统领最后的“家底”辽部二十万大军进攻努尔哈赤,出师之前杨镐对于努尔哈赤下了绝迹了千年的战书。

此事有两种说法:

1、牵制努尔哈赤,杨镐并未做毙功于一役的准备,出兵只是为了吓退努尔哈赤。

2、杨镐乃是腐儒之辈,只知仁义不通兵法,随后就兵分四路准备围歼努尔哈赤,却被努尔哈赤逐一击破。

说到此处一直有个疑问:“杨镐到底懂不懂得用兵,若说不懂却知对付游牧民族更好的方式就是围歼;若说懂,怎会不提醒部将提防逐个击破。

至于萨尔浒之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拾得明朝的“遗产”彻地统治东北地区,关于努尔哈赤用兵如神懂得不易分军之说个人觉得很可能是无稽之谈,原因是就算其想分兵却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让其分。

满清八旗分别是哪八个?旗主是怎么变换的?

得到了明朝遗产的努尔哈赤可以说是统治了整个东北地区, 在努尔哈赤死前,正黄旗与镶黄旗由努尔哈赤自己统帅,两旗之下各有45和20个牛录(清朝官职名称,每个牛录各统治300人)。

以上所统计牛录皆为满族牛录,也是皇太极继位前八旗势力的分布,此时所谓的八旗皆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私军”。

相较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无疑先进许多,在保证绝对的统治力量的同时还保证了族人的战斗与后勤能力,但这套制度仅适合草原部落或势力范围较小的时候使用。

当势力变大的时候无法保证旗主的忠心,同时新老皇帝权利交接的时候,八旗旗主的权利将在此时无限放大甚至可以挟天子,更好的例子便是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的情况。

在努尔哈赤死亡前期,其将两个黄旗打乱,将45个牛录打乱,意图让多尔衮、多铎同母兄弟共属,剩余牛录统为自己的亲军,有人认为此事努尔哈赤托孤之举,意为扶持多尔衮继位。

然努尔哈赤其余16子在其死后作乱扶植皇太极登位,此期间或许组建了八王议政制度,既八位旗主共同议政,然而无据可考,仅有史书记载,八位旗主同位而作,与雍正时期八王之乱有人提出回复祖制八王议政制度,仅此而已。

皇太极继位时期首先其进一步的完善了八旗制度,组建蒙八旗与汉八旗,与其说是同属八旗军队不如说是满八旗仆从军,蒙汉八旗没有旗主,其中牛录多由满人担任。

其次压制其他同属爱新觉罗的旗主,如杀莽古尔泰,压制打乱多尔衮所统治的正白旗,直到其死亡之后,被压制的多尔衮于新旧王权交替时期再次乱政。

杀豪格,将正蓝旗于自己所属的正白旗进行混编重分,致此八旗势力分布正式定型,再无改变。

多尔衮去世,一番明争暗斗以后,在大玉儿的支持下,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掌权,收回并打乱正白旗,将正黄、镶黄、正蓝、正白四旗混合充分,正式确定上三旗的地位。

确定下五旗旗主世袭罔替的家族:

此事又于乾隆时期以此为基础正式确立铁帽子王,八旗制度终归完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3/243150.html

“满清八旗分别是哪八个?旗主是怎么变换的?” 的相关文章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能干的皇帝,当属康熙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说的是康熙正在巡视黄河,听到老对头噶尔丹的死讯,他激动地当场跪在黄河大堤上,为什么噶尔丹能引起康熙这么大的反应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成年后,康熙帝坐...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确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明白日后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了。那么,朱元璋既然已经知道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他为什么还要立朱允炆为帝呢?我们说朱元璋料定有人会反对朱允炆,这个话是有充分证据的。最重要的...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选择东吴和曹魏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选择东吴和曹魏又会怎么样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愿意跟随刘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重,他将诸葛亮招到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当时刘备将蜀汉与他的儿子刘禅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他甚至赋予了诸葛亮更换帝王的权力,诸葛亮深感于刘备对自己的信任,称自己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刘禅,你也许会联想到两个俗语:“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刻板的印象,似乎已经延续了千年。正史上的阿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可否认,蜀汉的灭亡,宠幸宦官,排斥忠良等,的确让刘...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