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帽子上为什么有一个小牌子?佛陀为什么会出现在满清皇帝的帽子上
每当一提起清朝皇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喜欢清宫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这些电视剧中,皇帝戴着的帽子上往往有一块金色的牌子,这块牌子正好镶嵌在帽子正中央额头的位置上,上面除了数颗大小类似的珍珠外,中间还有一个小人模样的图案。
这块牌子是做什么用的呢?这其实是清代皇帝夏朝冠所特有的标志性物件:金佛牌(名字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大清会典图》中记载:“皇帝夏朝冠,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
金佛是金佛牌中间的小人,有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为何佛陀的形象会出现在满清皇帝的帽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因为佛陀有吉祥如意,万事顺遂的寓意,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祝福皇帝安康。但实际上,这可能与清代皇帝的另一重身份有关。
在满清还未入关之前,女真人其实就已经接触到了佛教,当时的女真首领有些甚至在佛学上颇有造诣,因此他们往往自称“满柱”,即佛号“曼殊”的音译。而在清朝入关后,为强化对 *** 的统治,清帝还为自己加上了“活佛转世”的身份,这才是佛陀形象在佛牌上出现的原因。
而“东珠”同样也是一种对身份地位的强化。东珠其实是清朝人对产自东北松花江、黑龙江等地特产的野生珍珠的统称。
在清代,这些东珠被统治者视为国宝,它的采捕因此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到了顺治朝之后,东珠更是成了“非奉旨不准许人取”的皇家禁脔。
除了皇帝以外,只有皇后以及皇太后的朝冠服饰尚可以在冠顶、耳饰等地方大量缀饰东珠,其他人等即使是皇室成员,所能佩戴的东珠挂饰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金佛牌其实是一种用来表示身份的挂件。
金牌如此,皇帝们用金牌装饰的帽子自然也不一般。就像前面说的这种帽子被称为“夏朝冠”,即皇帝夏季朝服冠。
虽然在许多电视剧中,清朝的皇帝往往不分场合、不分季节地穿着一身夏朝服到处乱走,但实际上即使是规矩众多、讲求威严的皇帝,也不是会一直如此。
一方面,这种礼服性质的服装本身华丽异常,讲究更是复杂,按照不同的活动需要,皇帝朝服的着色也各不相同。比如向谷神祈福时需要用蓝色朝服,举行朝日活动时则要穿红色朝服,而其他大型祭祀活动就要用明黄色。如果平日里也穿着这些朝服,那么其表示隆重的本意也就完全失去了。
另一方面,朝服的图案越精美,坠饰越华丽,它的维护和保养也就越发困难,尤其是上面的东珠、朝珠,都是成千上万颗珍珠中精挑细选而来,如果不小心弄丢了连配齐都困难。
正因如此,以金佛牌装饰的夏朝冠,就成了清朝皇帝最隆重的礼服。
十分有意思的是,作为一种朝冠的装饰,金佛牌最早其实并不是用来当作装饰品的,相反它最初的功用十分实际,那就是当作头部的护额(满族语中称之为舍林)。
清朝时期的不少盔甲,在额头部分都有这么一块钉在头盔上的铁牌,这种铁牌的大小正好能够护住佩戴着的额头。而随着清兵入关,护额也逐渐演化,变成了一种可以彰显身份之物。
在一开始,头盔的护额并不仅限于额头正中间,有时还会将后侧包裹,以增加防护力。这种包裹后面的护额被称为“金花”,而正中间的则为金佛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皇帝本人以外,其他皇族同样有着类似的装饰。《皇朝礼器图式》就记载了皇室子弟在这一方面的规制。皇太子、皇子、亲王的夏朝服都要“前缀舍林,后缀金花”,区别在于这些“舍林”的大小以及配饰的东珠都要远远小于皇帝。
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皇太子了,他也是帝国唯二有权利在自己的夏朝冠上加上金佛牌而非低一级舍林的人。这可能也是身为皇储的福利之一。
但这些细节,在许多电视剧中经常被编剧所无视,尤其是在一些粗制滥造却动辄大几十级的连续剧中,这种硬伤几乎无可避免。
当我们下次再在电视上看到清帝穿着夏朝服当作日常便服的情景时,我们也可以不屑地说一句“又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