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流民起义?背后有什么特殊原因?
古代农民起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301年,晋惠帝被废。
这时诸王争夺统治权的战场进一步扩大,黄河流域一带均被卷入,社会秩序和经济遭到了重创。司马颖旧部公师藩以司马颖之名举兵,汲桑和石勒带着数百骑兵投奔公师藩。二人在公师藩兵败后又跑了回去,两年后自己起兵。
石勒没文化,但是,他抓着乱世的机会,建立起了后赵。十六国时期的各位皇帝中,石勒的出身背景被人提到的最多。他被卖给山东财主做耕奴,主人见他相貌不俗,于是,免了他的耕奴身份,而财主家旁边就是牧马场,他也由此认识了汲桑。
那时战乱纷争,似乎就没有结束的迹象,四处都可见起义军的身影,石勒14岁就开始闯荡江湖,被卖身为奴的经历,让他对权势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这也是那时胡人的基本生存现状,军队有时就会劫掠胡人贩卖为奴来换取军饷。
石勒做得很成功,他后来先是投靠刘渊,暗中扩充自己实力,在军事不断取胜的基础上,设计除掉实力对手王弥,再公然和前赵决裂,没几年灭前赵建立了后赵。
这时距西晋正式灭国才13年。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很多,但是,如石勒这般统一北方中原的,却只有他一人而已。晋惠帝被废同年,李特率秦、雍六郡流民在成都起义。
西晋统一中国后,虽然,司马炎对土地的改革遭到了权贵的 *** ,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让大量流民和闲散人口开始务农,稳定了社会秩序。
只是他在继承人问题上很糊涂,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大批人口流离失所,又逢关中大旱,巴蜀之地一下子就涌进10多万人“讨食”。
当地官府一看这可不行,就采取“驱逐”政策,强制这些没饭吃的流民回家,这不是逼着这些流民造反么?
李特起义时和蜀人就有约定,起义的成果都会用来救助穷人,当地百姓纷纷响应,可见,当地人的日子也很苦。
第二年起义军攻下成都,建成国,后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持续了44年,最终,被东晋恒温所灭。
当时流民起义在长江流域很频繁,李特的这次起义屡败晋军,给西晋王廷带来较大打击。晋廷为了镇压李特起义,就地征兵,在荆州紧急招兵买马,结果遭到 *** 。张昌带着一帮人起义了,荆州一带的流民和逃避戌役的男子纷纷响应。
那边司马家族为了皇权之位相互杀戮,这厢就乘着这个机会,很快就攻占武昌、长沙等地,势力一度扩大到河南淮阳、江苏徐州一带。不过,这场起义来得轰轰烈烈,势头也猛,但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最终,还是不敌西晋的正规军,很快被镇压了。
西晋末年这些流民起义和史上那些王朝末年的起义性质差别不大,简单来说,就是官府不作为所致。后来的雍州起义也是这样,造成流民激增的原因,有收成不好的因素,更多的则是战争。百姓只想寻一处可以避乱且能糊口的地方,结果,官府不但不赈灾,还强行让这些流民“哪来哪去”,这不明摆着不给活路,那他们只能靠自己解决肚皮问题。
当时流民起义频发的背景,归纳下也就三个原因:
一、人为。
朝廷动荡势必影响天下大乱;
二、天灾。
粮食欠收、瘟疫疾病不断,人心乱了;
三、外族。
胡人对入主中原的窥视,加速了西晋王朝的落败。
这其实就是一系列匪夷所思事件后的恶性结果,司马炎不立那个 *** 儿子为继承人,何来家族的内讧?自家人都不团结,谁还会拥戴这个王朝,只是百姓太可怜,不得已成为流民,只为活口。
只是自古朝廷对流民都是难得宽容,为了生存,起义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但是官府对起义的做法基本就是武力镇压,这么多的起义,也就是李特和后来的石勒建立了政权。对比来看,石勒为何能成功?他给自己找了个好靠山,等自己实力够强时才单干。
再看其他的起义,过于依赖自己的力量,流民有战斗的 *** ,但是,和正规军相比,就缺经验、缺组织纪律性、更缺战略战术了。凭一时蛮干,的确是能迅速拿下不少城池,就如荆州起义,但是,真正考验智慧的则在守城。很多起义没有自己的大本营,属于流动作战,极易被对方围攻击败。
这些起义多数结果都不好,不过,还是极大地摧毁了西晋军队的战斗力,晃动了西晋王庭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