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白杜甫那么有才,为什么进士都考不上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29)230

在几千年古代历史中,科举考试一直是维系国家统治和正常运转的一项基本体制。皇帝们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过程中,科举考试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虽然科举考试也有诸多饱受诟病的弊端,但不得不承认,在古代真还没有哪种措施比它更为公平合理。

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升华。

李白杜甫那么有才,为什么进士都考不上呢?

古代很多名人,都是以科举考试为进身之阶,从此踏上仕途,走上人生巅峰。但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唐朝诗坛双子星、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虽然留下无数动人诗篇万口流传,赢得身后千载名,但他们两人却是科举考场上的失败者,一生未能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

众所周知,李白在天宝曾在天宝元年(742年)和天宝二年(743年)经干过两年翰林学士,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这份工作,并不是光明正大通过可靠获得的,而是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名臣贺知章的“后门”才得以入职的。

而杜甫做过的两个正式官职则是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此他又被称为杜工部、杜拾遗。但他的情况与李白大同小异,左拾遗是唐肃宗破格授予的,工部员外郎是郑国公严武保荐的。他参加过的几次科考也全部名落孙山。

李白杜甫那么有才,为什么进士都考不上呢?

李白才高八斗,杜甫学富五车,都是一肚子学问,为什么一辈子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其中原因一言难尽。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唐朝科举考试中的题目,相当于“高考题”,实在太难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六个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秀才科,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侧重考察四书五经的掌握理解程度,其他各科则是供某些方面学有专长的人士开设,因此明经科和进士科,也是绝大多数人选择报考的两科。

明经科考题分为三部分:帖经、口试、“时务策”。前两项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会死记硬背即可过关。“时务策”才是真正的难点,侧重考察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水平。

明经科“时务策”有三道题目,针对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出题,让考生拿出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案子如何审理,抑或是一个经济难题,也可能是一个军事难题,还可能是一个外交困境。“进士科”的“时务策”是五个题目,还要多两道。

《全唐文》中详实保留了唐朝历年“时务策”部分题目。其中有一道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划,兹理何从?”

用现代汉语说,大意是:国家面临边境危机,必须要用兵打仗。但百姓和战士们都厌恶战争带来的杀戮与损失,态度消沉。面对敌国挑衅,是应该不计一切代价以武力还击,还是尽力避免战争,委曲求全以谈判解决问题?请问你会拿出个什么样的两全其美的应对之策?

对于一个在书房中长大的年轻书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治国用兵经验,回答这样深奥庞杂的现实问题,实在是勉为其难。当年诸葛亮未出茅庐,却用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可是像他那样的旷世奇才千年难见。

对大多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轻考生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都会力不从心,能让考官们满意的寥寥无几。李白杜甫过不了关,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他们只能将满腹才情化作诗篇,现代人才能在《唐诗三百首》中欣赏到到他们的动人诗句,让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之心醉神迷。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李白杜甫考不上进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唐朝少了两个官吏,世界上却多了两个伟大诗人,才会有《唐诗三百首》等丰美的精神食粮供人们受用无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3/243928.html

“李白杜甫那么有才,为什么进士都考不上呢?”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汉昭帝20岁就因病而逝,为何都说与霍光有关?事情真相又是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87年,汉武大帝刘彻因病去世,皇位传给年仅7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13年后,年仅20岁的刘弗,便一命呜呼。他这一死不要紧,整个西汉再次乱成一锅粥,最终还是太子刘据直系后代刘询...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氏子孙的?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氏子孙的?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 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军政大权,至此,曹魏进入司马氏时代,直至司马炎代魏建晋。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腥无比,从“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及其亲族、部下,以及此后数...

下邳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关羽为何会投降

下邳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关羽为何会投降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张辽运筹有方,可以归之於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于后尘。——张仲宣《三国演义》中曹魏这边的将领当中,张辽(文远)一直是很多人喜欢大将之一,除了因为他忠心侍主,绝无二心,且战力惊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