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孙刘必须在赤壁之战中联手?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说孙刘必须在赤壁之战中联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赤壁大战,孙刘联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将孙权不能联合刘备,那么结局必输无疑。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其影响延绵数十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北方大定的曹魏军团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此时,东汉末年的烽火硝烟未尽,但逐渐显露出峥嵘格局。孙吴政权经营江南多年,占据了传统的鱼米之乡,虽然南人陆战实力不济,但拥有着当时和荆州水军并驾齐驱的一流水军。借助长江天堑,大有和曹操分庭抗礼,划江而治的迹象。
东吴西边,两湖区域则是刘备盘踞的场地。虽然相较于曹魏和孙吴,刘备的总体实力不济,但是刘备同样拥有自己的优势,三国之一智囊——诸葛亮是其军师,武力值一流的五虎将是其座前统帅,虽然士兵数量不多,但大都身经百战,在诸葛亮等人的运筹帷幄之下,有着当世不敌之勇。
再往西,则是占据了广袤川地的刘表。只是刘表为人赢弱,为帅不才,守土不力,攻土无能。从未曾入过曹操等人法眼。而地少兵稀的刘琦更是毫无存在感,完全一个路人甲。
那么对于东吴而言,当时身边能够联合的,不管他愿不愿意,只剩下刘备。另外一个实力够强的潜在合作者,却是相隔千里,在遥远西北的马腾。远水解不了近渴。除此之外,孙刘联合有着共同的利益,当时刘备不仅面临着孙吴的困境,甚至处境更差。
首先曹操一直视刘备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在曹营之时,便有天下英雄为君和操耳。刘备绝非池中之物,曹操深知这一点。特别是刘备从毫无立足之地,到最终占据两广的地盘,逐渐露出争霸的面目,曹操深感威胁,要将立足未稳的刘备政权消灭在萌芽之中。
其次,和孙吴不同的是,刘备一直未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始终处于颠簸流离之中,寄人篱下的刘备没有任何根基。所以刘备的实力在三方中最弱。
最后,刘表和刘备拥有宗亲关系,曹操一直担忧刘备会趁刘表虚弱之际,乘其不备取得荆州的实际管理权。而一旦拥有荆州这块丰饶的地盘,又夺得荆州精锐水师,那么以刘备军团已经完全成型的高级智囊和统帅集团,完全可以成为抗衡曹操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实力尚弱,但潜力又巨大,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更好的处理方式。既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那么所对于和孙权的联合,绝对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但是如果孙权一意孤行,仅仅依靠孙吴的实力,那么能否有效应对曹操呢?
答案自然是不能。
首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不管孙权承不承认,一旦曹操祭出汉献帝这面旗帜,那么孙权如果不降,便终生背上了谋逆的恶名。要知道,之前都是诸侯之间的相互争斗,而现在时局相对已定,汉天子在手的曹操拥有着东吴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次,东吴的实力。
东吴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水军,然而,这一优势却随着刘璋投向曹操获得精锐的荆州水师后荡然无存。另外,如果不能联合刘备,曹军必然轻而易举一手拿下整个长江中上游区域。那么有着同等实力的水师,又占据着上游的优势,那么东吴的水军又能支撑多久?
最后,东吴的军心已然不稳。
曹军大军压境,东吴政权就已经乱作一团,其中投降派占据着多数。如果不是周瑜等少数举足轻重的人坚决抵抗,那么东吴实际上在一开始就已经军心动摇了。而后,诸葛亮舌战群儒,将东吴一众文官谋士怼的哑口无言。除了依靠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自然还有刘备两万兵力作为后盾。不然,任凭你舌灿兰花又怎能让这些人以卵击石?
所以,如果孙权认不清形式,不能连刘抗曹,坐视曹操占据荆州,击溃刘备,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东吴,那么以东吴仅仅能抽出数万的人马,何以抗衡曹操的十多万大军?最终必然落得功败垂成,身败名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