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 *** ,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11)200

石勒和苻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人类原始社会的战争,靠体力、靠人力、靠群威群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文化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成为战争的灵魂、主宰。

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的正统王朝偏居江南一隅,衰弱得不成样子。但这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却显得生机勃发,一个个相继崛起。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割据政权的勃勃生机从何而来?

来自汉族文化!

热爱汉文化的十六国君主们

正当汉族文化被东晋王朝的荒 *** 烂糟蹋得日益窒息的时候,却在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创立者那里获得了新的生机。

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创立者们,无一例外地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从汉族文化中吸取战争智慧、成功经验。

直接的吸取方式,主要是指他们自身的汉化。创立北方之一个割据政权的匈奴贵族后裔刘渊,汉化程度最深。刘渊的儿子刘聪,通经史诸子书,工草书隶书,作有《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后赵君主羯族人石勒,当过奴隶、雇工、土匪,目不识丁,但当他举兵起义后,却如饥似渴地经常请人给他阅读《左传》、《史记》、《汉书》,从中吸取经验。有一次,他请人为他读《汉书》,当读到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之后,他立刻惊叫道:这是个荒唐主张!当读到张良劝阻刘邦不要接受这一主张时,他才长出一口气道:哦,亏得还有这个人!他对中国古代经典史书中的战争智慧及成功经验,具有惊人的理解吸收能力。

另一位统一过北方的前秦君主氐族人苻坚,八岁就主动要求拜师学习汉文化,对古代经典的理解同样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重用 *** ,是石勒和苻坚巩固统治的基石。

间接的吸取方式,是指他们普遍重用有学问、有才干的汉族人为他们当智囊。两晋时,由于西晋内乱不止,东晋腐败不堪,大批寒门士族(也有少数高门士族)痛心疾首,纷纷投奔北方少数民族起义者,尽情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例子不少。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石勒重用 *** 张宾:

张宾,原籍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县),父亲张瑶任过中山太守。宾少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他自视甚高,常对兄弟们说: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张良),但不遇高祖耳。他早先在中丘王帐下当都督,觉得没有意思,以病告辞。西晋永嘉之乱起,石勒跟随刘元海辅助汉将军刘渊打天下,与诸军下山东。张宾对亲朋好友说:吾历观诸将多矣,独胡将军可与共成大事。于是他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勒亦未之奇也。石勒走南闯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时间一长,两人混熟了,交谈也深了,石勒觉得张宾确实是个人才,遂引为谋主,让他给自己当首席谋士。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经过多年检验,张宾为石勒所出的主意: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石勒对张宾不断提拔,褒奖有加,任命他为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石勒是个粗人,但对张宾十分敬重,每朝,常为之正容貌,在朝堂上呼他为右侯,亲切、信赖、依重。

张宾也确实为石勒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他给石勒讲成大事、夺天下,不能游走无定所的道理,建议石勒建都襄国,石勒欣然采纳,这一条成为石勒获得成功的关键。他为石勒争取人心,谦虚敬慎,开怀下士,士无贤愚,造之者莫不得尽其情焉。他劝谏石勒肃清百僚,屏绝私昵。他同石勒相处的原则是入则格言,出则归美,进了屋,面对面,无时不提醒石勒;出了门,当众人,处处维护石勒的威望。

他建议石勒说,治天下要重视文化,重视教育,重视士人。石勒认真采纳他的建议,立太学,选士人当教师,把部属的三百子弟都送入太学读书,并每年多次视察学校,亲自考试学生。石勒根据张宾的建议,下令作战中凡是俘获的士人一律不得杀死,统统送往襄国,并委任一名公族大夫专门管理这些士人,发挥他们的作用。张宾在作战谋划、政权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给石勒以极大帮助。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张宾病死,石勒痛哭不已,哀恸左右。将葬,送于正阳门,望之流涕,顾左右曰:';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石勒还有一个更大的雄心壮志:他曾想统一中国。张宾之死,使他的这一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因流涕弥日。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石勒对 *** 的重用。

苻坚重用 *** 王猛:

王猛,祖籍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字景略。出身寒门,少贫贱,以卖畚箕为业。像他这样的出身背景,在东晋高门士族眼中是不屑一顾的。他性严谨,博学好兵书,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对浮华之士轻而笑之。他年轻时游邺城,徐统要召他为功曹,他遁而不应,隐居于华阴山中拜师苦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当时北方是前燕、前秦两强并存时期。当时苻坚是前秦东海王,胸有大志,招揽人才。他闻王猛大名,派吕婆楼去请,王猛跟随而去,两人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一见如故,留下。不久,苻坚弑昏君苻生(苻健三子)称帝,命王猛为中书侍郎。王猛帮助苻坚抑制贵戚豪强,加强集权,擢拔贤俊,实行法治,刷新吏治,发展农桑,使前秦国力日益强盛。

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苻坚命王猛率领大军攻伐前燕。前燕第三代君主慕容[插图]命叔祖父、太傅慕容评率领三十万燕兵屯潞州(今山西潞城县北),抵抗秦兵。将士们奋勇拼杀,燕军大败,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王猛乘胜追击,攻克邺城,前燕君主慕容[插图]被俘,前燕灭亡。王猛率军攻灭前燕,为前秦立了大功。灭燕后,苻坚又命王猛镇冀州,负责整理关东六州。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王猛屡次表请六州分遣官员,苻坚不肯,硬是把担子压在他一个人身上,给了他便宜从事的极大权力。王猛选拔清廉人士担任郡县官员,废除前燕慕容时期的恶政。迁前燕王公百官及鲜卑四万余户到长安,又迁关东豪强及诸杂夷十五万户到关中。这样,等于释放了鲜卑贵族强占的荫户农民二十万户以上,对中原百姓是一种善政。

不久,苻坚任命王猛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持节、常侍、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王猛表让久之,苻坚下诏曰:自卿辅政,几将二纪(二十余年),内厘百揆,外荡群凶,天下向定,彝伦始叙。朕且欲从容于上,望卿劳心于下,弘济之务,非卿而谁!的确,在少数民族内部,一时难以找到王猛这样能干的人才,苻坚讲的是真话、实话。

东晋宁康三年(公元375年),王猛病危,苻坚至王猛病榻前问政。王猛提醒他说,东晋虽然远在江南,但它是正统,民心所归,我死以后,你千万不要做灭晋的打算。鲜卑慕容氏、羌族姚氏是对前秦更大的威胁,必须逐渐消灭他们,立国才能长久。王猛说完就死了,苻坚大哭。

但是,苻坚已经统一了北方,还想乘胜统一中国,他的这一愿望太强烈了。他没有听取王猛的临终劝告,贸然发动了淝水之战,想一举消灭东晋。结果大败,并且引起连锁反应,使前秦统一北方的功业毁于一旦,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分裂。

(苻坚不听王猛劝解,执意攻晋,结果身败名裂。)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汉人,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局限性的汉化是导致二人未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石勒和苻坚一旦离开了汉族杰出人士的帮助,为何很快走向失败?答案很简单:他们接受汉族文化有很大的局限性。

石勒和苻坚,他们所倚重的都只是个别的汉族杰出人才。石勒依靠一个张宾,苻坚依靠一个王猛。对于庞大的汉族文化宝库而言,张宾和王猛从中吸取的文化知识、战争智慧、治国经验,毕竟受到个体生命的局限。

历史经验证明,要打胜一场立国之战,需要各方面的实力储备,包括思想文化准备。即使打胜了立国之战,要想把政权巩固住、把天下治理好,要靠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要靠一整套不断完善的基本制度,要靠夙兴夜寐、坚持不懈的励精图治。这一切,正是十六国割据政权所缺乏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4/246281.html

“石勒和苻坚都重用 *** ,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全国?” 的相关文章

王曙:北宋时期宰相,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

王曙:北宋时期宰相,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

王曙(963年-1034年9月20日),字晦叔。河南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曙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再中贤良方正科,改授著作佐郎、知定海县。后以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他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与张...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对如果没有杨玄感的造反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隋朝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都给后来的强大的王朝做了嫁衣。提到隋朝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杨坚反而是亡国之君杨广。杨广可期是比较“作...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魏名将:张辽曹操对于人才的策略一向都是“软硬皆施”,为留下一位能人他能礼贤下士,也能加以胁迫,比如不出一计一谋的徐庶。曹操靠着“软硬兼施”麾下招揽了一大批谋士、名将,许...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攻打江南 曹操是被打败了吗

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攻打江南 曹操是被打败了吗

赤壁之战把曹操打怕了吗?12年多次征战,为何他始终不攻打江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许多人看来,赤壁之战,就是曹操一生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野心勃勃,率八十万大军,要在江南与孙权“会合”,但这一次失利之后,他对孙权充满了嫉妒,感慨“儿子果然是...

孙皓在位时间有多长?他是如何丢掉江山的?

孙皓在位时间有多长?他是如何丢掉江山的?

孙皓,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听信谗言, 废太子孙和,立少子孙亮为太子。两年后,十岁的孙亮即位,孙亮在位六年,大将军孙綝废掉孙亮,立24岁的孙权第六子孙休。永安七年(公元264年), 孙休病死,时年30岁...

曹操当初没有关羽的话 还有哪些武将能够战胜颜良文丑

曹操当初没有关羽的话 还有哪些武将能够战胜颜良文丑

对关羽和颜良文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若曹操没有关羽,曹操的其他武将能战胜颜良文丑吗?演义里关羽白马坡斩颜良,来源于正史《三国志》,而文丑的死和关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还原一下真实的白马,延津之战,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白马,袁绍亲自统兵到达黎阳,随...

赵允成:魏恭宪王赵元佐第三子,以门荫入仕,官至右神武卫将军

赵允成:魏恭宪王赵元佐第三子,以门荫入仕,官至右神武卫将军

赵允成,东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之孙,魏恭宪王赵元佐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门荫入仕,官至右神武卫将军、濮州防御使,卒于任上。追赠侍中、镇江军节度使、郇国公。天圣三年五月赠安德军、郇国公。人物生平郇国公允成,元佐子。至道三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