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11)100

对四夷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之一所官办外语学校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恭亲王奕䜣等人提倡下开办的。于1862年8月24日正式开学,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刚开始只设英文一科,后来增设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科目。京师同文馆培养了很多精通外国语的人才,为洋务运动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也让更多地人开眼看世界,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在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02年初,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京师同文馆在晚清历史上确实非常重要,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要说之一所官办外语院校,却还轮不到京师同文馆,为何?因为还有比它更早的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叫四夷馆,是明朝永乐皇帝下令开办的。

那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先来看一段史料:

《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 *** 、百夷、高昌、缅甸。

这段简略的文字透露出这样几个信息,四夷馆设立的时间是永乐五年(1407年),设立四夷馆的目的是翻译周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四夷馆共开设了八个专业,分别是鞑靼语、女直语、西番语、西天语、 *** 语、百夷语、高昌语以及缅甸语。

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如果把四夷馆和京师同文馆作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他们开设的目的大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翻译别国文字。开设的专业,四夷馆比京师同文馆多。而在开始时间上,京师同文馆整整晚了450年。由此可见,四夷馆才是真正的之一所官办外语学校,那后来这所学校结局如何呢?

四夷馆是一所超级长寿的学校,自设立后,有明一朝,它一直存在。因当时国际关系的需要,正德年间增设了八百馆,用以教习兰纳文。万历年间,又增设了暹罗馆,教授暹罗语。至此,四夷馆一共开设了10个外语专业,几乎涵盖了当时明朝周边国家的全部语种,可见其专业齐全、规模较大。

四夷馆教师队伍主要有三个来源:之一是元朝时期留在明朝当官的官员。元朝的一些官员通晓多种语言,入明后,很大一批人被朝廷安排担任翻译。这个职务既没有实权又能发挥其特长,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夷馆成立后,这些人就被召进馆里,担任教师。第二是聘请外国人充任。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后,有很多外国使节前来朝贡,很多时节朝贡结束后就被留在四夷馆充当教员。 第三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可以直接留馆任教。

刚刚设立的时候,四夷馆隶属于翰林院,后来机构调整,又改归太常寺管理。由太常寺卿和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卿相当于校长,而少卿则相当于常务副校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四夷馆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这个机构为大明王朝源源不断地提供专业翻译人才,使得朝廷能够准确、及时处理周边国际关系,间接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

明朝灭亡后,清朝沿袭明朝制度,仍照旧设立四夷馆。只是在专业上有所调整,女真、鞑靼二馆被裁撤,其余八个专业都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清朝的爱新觉罗氏是满族人,在明朝人看来他们就是蛮夷。而清朝的统治者也不太自信,觉得老用夷字很不好,不入耳。于是,朝廷下令将四夷馆改为四译馆

随着清朝的疆土不断扩大,以及清朝周边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四译馆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弱。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列强逐渐崛起。康熙时期,大批传教士来清朝,有些甚至进入朝廷做官。国际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四译馆的专业越来越不适应朝廷、社会的需求。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朝廷下令将负责接待朝贡使节的会同馆与四译馆合并,改称会同四译馆,隶属于礼部。至此,四夷馆名存实亡。

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从四夷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在处理四夷馆的问题上做得真的不明智。四夷馆是为了翻译外国语言、方便国际交流而设立的,到了清朝,既然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就应该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废除那些不用的、过时的专业,开设新的有需求的专业。比如当时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的已经很多,清朝朝廷为何不在四夷馆开设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等专业呢?

假如当初乾隆抱着开放的姿态来改革四夷馆,增设专业,及时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四夷馆这扇窗户,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别的国家都在干什么。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就能提前一个世纪。要真是这样的话,中国近代史一定会被改写。只是历史不容假设,但历史的教训却依旧深刻。那就是,在对待新鲜事物时,一定要抱着开放、学习的态度,并及时快速感知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4/246303.html

“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的相关文章

朱权当初手里也是有数万精兵的 朱棣是怎么轻松解决的

朱权当初手里也是有数万精兵的 朱棣是怎么轻松解决的

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文帝是历代帝王当中,一个实打实的反面教材,一登基不久就想着削藩,结果把自己给玩死了。燕王朱棣选择了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成功夺得了皇位。在他的成皇之路上,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他...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521年5月27日 —1567年1月23日 在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靖晚年的时候,梦想长生不老,因此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学道教的做法,设坛求福。当时有很多人为了升官,迎合他的想法,向他献青词,献祥瑞,忙得不亦乐乎。也...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称帝后,厚待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偏偏要处死大功臣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刘邦为何要诛杀功臣韩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兔死狗烹”这个词,意思是兔子死了,抓住兔子的猎狗便被煮来吃了,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后反被原先主公所杀...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孙吴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打的樊城守将曹仁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樊城,与关羽交战。在战场上,徐晃对关羽说,壮年相从,多蒙教诲,关羽教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