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用了极大代价来攻打匈奴,为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11)210

汉武帝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匈奴存在时,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头号劲敌。早在战国中后期,匈奴就曾与中国北方的赵国爆发过剧烈的冲突,当时赵国不仅要集中精力应付秦国的步步紧逼,还要分出大量的力量抵抗匈奴的南侵,粗略估计,赵国常年驻守在北方边境的兵力至少有15万。

最后,赵国名将李牧率领十五万精兵埋伏了匈奴单于的主力,杀死十多万名匈奴士兵,那场战争吓破了匈奴人的胆,从此赵国边境再也看不见匈奴人的影子了。

秦朝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匈奴人乘着秦朝统一六国无暇北顾之机,蚕食了秦国北方的河套地区。秦始皇先抓紧办好了统一的正事,秦朝统一后不久,秦始皇就令名将蒙恬带领三十余万精兵攻击匈奴,秦军杀死了匈奴十多万人,把匈奴吓得“不敢南下牧马、弯弓抱怨”,秦朝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方的边患。

再往后到秦朝末年和楚汉时期,中原经历了八年的内乱,匈奴人又乘机回到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等汉朝统一天下后,那时的匈奴就和之前的不一样了,一代雄主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大月氏、乌孙等强国,匈奴一跃成为北方的霸主。再到后来,西逃的乌孙、康居、西域三十余国这些中亚的国家,以及北亚的丁零、中国东北方的乌孙、鲜卑等部落,全都向匈奴人俯首称臣。在当时的世界,恐怕很难找到势力范围比得上匈奴的强国。

汉武帝用了极大代价来攻打匈奴,为的到底是什么?

汉朝建立时,疆域小得可怜,这小得可怜的疆域又有一大半不属于天子,而是属于名义上听命于天子的诸侯王。刘邦可能还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所以高帝十年匈奴南侵代王信向匈奴投降后,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邦凑齐了32万大军北征,那架势是要重现李牧和蒙恬的壮举,他也想通过一场决战把匈奴人打怕,然后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

事情的结果我们耳熟能详,刘邦被匈奴四十余万精兵围困在白登山上,最后刘邦认怂了,用不体面的方式和匈奴和谈成功。冒顿单于洗刷了祖先们的耻辱,刘邦则是开启了汉朝的耻辱,此后吕雉、汉文帝、汉景帝等汉朝君主面对匈奴人无礼的挑衅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当不记仇的“老好人”。

汉武帝即位后熬了六年,最后一位主和派人物窦太后才去世,两年后,汉武帝听从大行王恢之谋,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的主力,想要一雪平城之耻。可惜一位叛徒向单于汇报了汉朝的计划,结果马邑之谋劳师动众却没有半点收获,从此百年汉匈战争宣告爆发。

匈奴和中原的冲突主要在于两点:一、匈奴生存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生存资源稀缺,若某年自己生产的生存物资不够的话,匈奴人为了生存,就要在当年秋天对周边的其他国家展开掠夺,抢到足够的粮食以度过要人命的冬天。中原富庶,当然是匈奴人的首要掠夺目标之一。匈奴人改不了掠夺的习惯,就注定要与中原王朝成为敌人。

匈奴控制河套后对长安构成了极大威胁

二、河套平原共有2.5万千平方千米,这里有广阔且肥美的草原。匈奴控制河套地区后,不仅实力大增,还获得了战略上的极大优势。他们向南掠夺更加方便了,还对关中构成了威胁,所以中原王朝一直都想夺走河套地区。

匈奴掠夺汉朝边境,让边境很多无辜的百姓丧命,朝廷无力保护百姓,让汉武帝脸上无光,他必须要与匈奴开战。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与匈奴打了四十多年的仗,汉朝和匈奴两败俱伤,匈奴整个民族都陷入了凋零,而汉朝也损失了一半的户口。

汉武帝中后期,匈奴远逃到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以北苟且偷生,汉朝也是“户口损半,海内虚耗”的局面。

汉朝为何有这么多损失呢?因为打仗需要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而汉朝一直维持的低税制度(三十税一)不足以支撑战争的开销。所以汉武帝需要通过盐铁官营、卖官鬻爵(武功爵)、苛捐杂税(算及车船)等措施从民间掠夺财富,这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很多百姓为了生存就触犯了法律,导致犯罪率飙升。

汉武帝又重用陈汤等酷吏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法律,百姓更加无以为生。再加上卖官鬻爵导致大量奸邪之人成为官吏的原因,百姓更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武帝末年,半个天下都陷入了动乱之中,东方各地的百姓揭竿而起,多者数万少者数千,郡守们无法平乱,更不敢向朝廷汇报,动乱就一直持续了下去,直到汉武帝颁布《罪己诏》,动乱才平息了下来。

汉武帝用了极大代价来攻打匈奴,为的到底是什么?

匈奴为何就凋零了呢?因为匈奴的人和牲畜都选择在春夏繁衍,这样可以避免在难以生存的冬天还有妇女和牲畜挺着大肚子的局面。而汉武帝每次出兵,几乎都选择在春天和夏天,汉军来袭,怀孕的人和牲畜为了逃命只能选择堕胎。汉军每此攻打匈奴必长驱直入,导致匈奴的人和牲畜都没有繁衍的环境,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十年。

汉武帝打匈奴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其实是血亏的。

攻打匈奴的本意,是为了制止匈奴继续掠夺边境,到后来演变为要灭了匈奴这个国家。而匈奴没有被灭,他们为了报复汉朝还展开了更严重的掠夺,更多百姓无辜丧命。匈奴一直延续到了东汉中期,而匈奴灭亡后,鲜卑又崛起了,鲜卑人给中原带来的祸乱比匈奴严重百倍万倍,因为匈奴人只想抢劫,而鲜卑人则是想入主中原。

可即便是血亏,这场仗也是不得不打的。

边境的百姓饱受匈奴的毒害,作为天子,汉武帝能选择无视吗?匈奴人桀骜不驯,汉朝每年给他们巨量的生存物质,他们还是要掠夺边境,能不用战争教训他们吗?

如果直接把边境空置出来,不让百姓居住以避免匈奴南侵时的伤亡,那和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有什么两样?若匈奴人抛弃家乡跑到汉朝空置出来的边境生活,汉朝又该怎么办?

有时候,战争是不得不打的。可实际上,战争总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4/246320.html

“汉武帝用了极大代价来攻打匈奴,为的到底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被曹操所杀,而司马懿则平稳过渡,他们两人的差异在哪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杨修和司马懿属于不同类型的两种人,杨修是一个自负的文人,而司马懿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杨修之死的两种说法杨修之死,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杨修是“聪...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北齐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它在短短的28年的历史中,接连换了6位君王,上演了一出出残暴、荒淫、变态的闹剧,被后世之人称作“禽兽王朝”“变态王朝”。胡太后就是其中的“杰...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还不知道:曹操、刘备、孙权、一代豪杰,开创三国时代,他们有没有见过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三个国家的开创或者奠基人。很多人好奇,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面。毕竟,这几个人差不多同一个时代,又都是一时豪杰。其中曹操年...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要说历史上过的最惨的皇帝,汉献帝必须有姓名,可以说,刘协在帝王之家没有过过一天的舒适的生活,他的一生都被掌握在权臣的手中,那么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就是董卓被引进宫中来平叛宫中的叛乱,但由于董卓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汉献帝就被架空了。后来在逃亡回到洛阳,曹操又一...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博得...

宋徽宗被俘虏之后 宋徽宗生活过得怎么样

宋徽宗被俘虏之后 宋徽宗生活过得怎么样

对宋徽宗被金人掳走后,过得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被誉为“艺术家皇帝”的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他天性倜傥多情、风流成性,在位期间拥有的后宫妃嫔数量居大宋之冠,充分享受了一介帝王“坐拥世间绝色美女”、“尽享人间富贵荣华”的特殊待遇。好色的宋徽宗生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