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14)90

项羽失败的根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每次说起楚霸王项羽,都会引起声声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代霸主最终因为倔强而不肯渡江再振雄风,最终天下被刘邦夺走。能文能武,才华横溢的他,到底为何会被一个籍籍无名,甚至有些小市井无赖的刘邦打败,争天下的环节中是不是出了什么错漏导致最终含恨而终呢?

历史无法重写,但总结却能发人深省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尽其用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公元前202年,这一年的五月,刘邦为了庆祝项羽自刎乌江。在洛阳南宫举办了一场南宫论治宴会。主题也很明确,就是大臣们一起讨论一下为什么项羽失败,自己成功。大臣们经过一番思索后异口同声说:项羽太霸道,只会搞独裁,不仁义,所以陛下才能获得最终胜利。刘邦听后,笑着摇摇头说了以下的一段至理名言,在《资治通鉴》里提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谈到智谋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比不上萧何、率军大战我更是比韩信差很多。这三个人,我都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而项羽有一个范增还不知道如何让他发挥,所以他失败了。

说白了就是懂得知人善用。曾经刘邦问萧何,我要出蜀中该如何是好,萧何回答,必须用韩信。刘邦说那封韩信做将军吧,让他带我们出蜀中,萧何回答,这样草率做一个将军肯定不会答应。刘邦思考后说:那就做一个拜将台,隆重封他做大元帅。这才让韩信死心塌地为刘邦效力。因为刘邦能够知人善用,知道韩信的上限不至于将军而是元帅,充分把握人才的优劣势。

据《资治通鉴》记载,韩信就曾经对投靠刘邦说了以下论点:

韩信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很简单了,韩信说什么,项羽都不去做。项羽没把他当成人才看待,相反刘邦对我尊重有加,让我做统帅,凡事都听我的专业意见,我就归顺刘邦。事实证明,刘邦依靠韩信,最终夺得了天下。可以投桃报李。

以仁德之心感化众人

项羽虽强,但是缺少帝王需要的仁德之心,相反刘邦却与生俱备。话说当初刘邦率军入咸阳之前,就曾经和项羽分东西两路进攻。约定谁先到咸阳,谁就做关中王。各路诸侯都因为项羽过于残暴,而在中途叫他去解巨鹿之围,从而让刘邦先进入咸阳称王。

“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意思很明白了,这么多诸侯中,唯有刘邦有仁德之心,可以派去咸阳。在民心上刘邦已经获胜了。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曾经的儿时玩伴王陵,在刘邦起义时候,跟着一起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没想到被项羽抓获,项羽为了让其归降,就抓了王陵的母亲做要挟。王陵母亲不堪其辱,就托人传话给王陵说: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就是说汉王仁义治天下,跟着他混一定有出息,不要因为我被抓了就投靠项羽。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说出了民心。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人,都知道刘邦很有贤德,可见刘邦的贤明早就散播到民众中去了,真正做到了真仁德。

独到的眼光和长远的格局

记得攻占咸阳后,刘邦的手下看到秦始皇宝藏库一个个都像看见血的鲨鱼,争先恐后。此时,只有刘邦和萧何去了档案室找到了咸阳和秦国其他地方的风土民情地图,这有利于以后统治天下。

“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 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萧何去秦国丞相府拿了地图,然后刘邦就得到了天下户籍,山川,州郡等强弱对比。明显,这是一个想坐天下的人该有的作风。从历史角度看,项羽的格局就显得小很多。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当初对刘邦先进入关中耿耿于怀,分封诸侯是说:巴蜀也是关中的土地,没有违背楚怀王的誓言,就把巴蜀封给刘邦。以为凭借巴蜀的不毛之地可以困住刘邦,殊不知在都江堰修好后,巴蜀早就不是项羽印象中的那样了。将刘邦安排在那里,自以为困死刘邦,殊不知在为刘邦创造机会。

两人差距在哪里?就是依靠户籍地图。刘邦看过户籍地图,知道巴蜀之地早就日新月异,不像项羽想的那样。不然仅仅依靠陈仓小道就算出了巴蜀,刘邦的军队也仅仅是乌合之众,因为巴蜀无法养兵屯粮,韩信再牛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知人善用,又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君王之德,一者为举人善用,二者为海阔之心,三者为爱民之德。三者合一,刘邦成就大业,实乃天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4/246764.html

“在刘邦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哪个环节的错漏导致他失败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棣为何能成功登上地位?

历史上朱棣为何能成功登上地位?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朱棣)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通...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子女,其中儿子有17位,女儿有10位。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乾隆皇帝的皇七女——固伦和敬公主。前两年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将清宫内外的尔虞...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康君立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十二太保,与八太保李存璋两人是十三太保里最早跟随李克用起兵的功臣。康君立在帮助李克用崛起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最后仅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李克用赐死。为何立下大功的康君立会因为一句话被杀呢一,...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和张飞在正史中被称为“万人敌”,连周瑜都称他们为“熊虎之将”,勇猛过人。在演义中,关羽和张飞也非常厉害,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武艺绝伦。张飞在长坂坡以二十骑断后,吓退曹操数万大军,十合杀死袁术大将纪灵。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