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为什么要谋反而不是坐等继位 其实道理很简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谋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周易》当中这句话说明了在最初“太子”一词仅为大儿子的意思,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政治意义。后来随着立储的需要,子女中,长兄如父一直都是家庭生活中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老大才能撑起门户。所以太子开始被称为皇帝的继承者,这才有了特殊的意义,而其他诸侯的继承者被称为世子。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太子是全天下都明确知道的、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但是奇怪的是,纵观历史,这些皇储他们已经是太子了,却仍然想着谋反如宋文帝的太子刘劭,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等,这让人十分不解。难道合法继承皇位不好吗?下面就和我一起来探究下通常情况下太子是因何而谋反的。
太子作为皇位的合法继承者,一旦被确定之后,将给予重点培养。这个过程当中,皇帝甚至也会倾囊相授,所有好的老师都集中来教太子,无形当中,太子满腹经纶,也很有谋略。
一、皇帝自己不愿放权,威胁到了太子的未来
“高处不胜寒”皇帝享受着全天下更好的,而且拥有更高的权力,皇位会使人上瘾。康熙大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那时候他已经老态龙钟,却仍舍不得放弃皇权,当时他就很直白地说:“想要瓜分我的皇权,就是谋反!”
皇帝寿命长原本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自己的父亲太长寿,自己又非常优秀,矛盾就来了。随着太子年纪的增长,看着自己父亲依然硬朗,自己当皇帝却远远无望,心里怎么不会焦灼?就比如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当了一辈子的太子,结果还死在了皇帝前面,最后由自己的儿子,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当皇帝。这就不得不逼太子谋反了。
二、皇帝宝座太诱人,太子的位置不牢固
当上了太子之后,想要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当上皇帝的几率实在太低了。皇帝的子嗣很多,人选多,虽说嫡长子继承制,但这期间倘若出现个比太子还出色的皇子,那么太子的宝座就不稳了。朝中大臣并不是人人都拥护太子殿下,政敌虎视眈眈,保不准中间有人眼红,偶尔投个毒,造个谣,制造各种小麻烦。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这么优秀的女子养育出来的儿子自然不会差。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承乾失去了依靠,甚至不小心成了瘸子,在为人处世上也越来也让李世民看不顺眼。这个时候弟弟们也蠢蠢欲动,让李承乾越发觉得太子之位没有保障。于是他先是暗杀自己的弟弟没有成功,之后就开始谋反,想让自己提前当上皇帝,结果事情败露,直接被贬去了边疆。另一个隋朝最初的太子并不是杨广而是杨勇,本来也是个很优秀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被他人诬陷,最终隋文帝杨坚就因为觉得太子杨勇不够节俭稳重而废掉了他,改立了杨广。太子如果被逼迫到走投无路,忍无可忍,起兵造反自然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三、皇帝心思难猜测似海底针
在高位的人很容易有疑心病。册封一个太子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有时候也会被感情左右。历史上有太多的君主因为喜欢某个嫔妃,爱屋及乌,进行废长立幼,比如顺治帝对董鄂妃归于喜欢,而不顾群臣的反对,立董鄂妃的儿子做太子,这个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和才干,只是因为爱一个女人。又例如,汉景帝刘启的太子刘荣就因为其母亲栗姬小肚鸡肠,非常惹皇帝厌恶,从而惹恼了汉景帝连累自己儿子被废掉。
权力是迷人心智的毒药,为了家族垄断权力,太子必须存在;为了巩固权力,太子也可以废黜;当然,太子为了权力也依然会谋反。在权力斗争面前,亲情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太子一般自小便开始接受各种培养历练,也拥有自身实力和门下做客,这是太子的势力会反过来威胁皇帝自身的地位。皇帝不得不作出一些措施来维持父子间微妙的关系。因此有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太子们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废黜,捍卫自己本来已经到手的皇位,会选择谋反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