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时期的马政是怎样的?其实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23)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的马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礼记·月令》中,最早对“马政”做了注释:“谓养马之政教也。”可见,把一般的养马业上升为马政萌芽于商代,而老百姓养马则开始于明代。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不仅是冲锋陷阵、 克敌制胜的重要军事装备, 也是驿站、 后勤保障的主要战略运输工具, 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而备受历代王朝的关注。

唐贞观年间,官马数量达到了70万匹以上,而北宋时代马匹的数量不过21万匹,足见国力的强弱。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所说:“自古有天下国家者, 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当者, 必数马以对……其下太仆及诸牧监各令修职, 毋怠所事。”

朱元璋既然将“养马”抬高到国家战略层面,那就需要全民动员,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减少官牧的压力,还能迅速增加马匹数量。

明朝时期的马政是怎样的?其实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但是,结果如何呢?

先来看看养马制度的设计,当地民户养马有三种方式:

一是“计亩养马”,一匹公马对应50亩地,母马翻番,领养者可以免除上缴公粮;

二是“计丁养马”,根据任务量的多寡领养不同数量马匹,其中规定:马匹有死亡、或者出生数量不够,就要相应赔偿;

三是“计户养马”,按照民户数量来领养马,江南和江北数量上有所不同。同样,马匹没了,以“差役”形式进行赔偿,当然,领养者可以免除劳役。政策虽看上去“利好”,但养马并不是个轻松活。按照朝廷的意思,就是保证大马生小马,不能将给马养死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

首先,谁也无法保证,自己领养的母马可以年年“产驹”,如果数量不达标就要交钱。

根据《菽园杂记》记载,民牧最苦之事就是“母马不孳生而百姓自行赔补。”当时,新乐县有一家每三年赔“二驹”,九年下来举家破产。

既然,生不出小马要赔钱,那么,是不是生的越多就越好呢?

答案是:更糟糕。

生的越多意味着要养更多的马,负担会更重。这样一来,养马非但不能创收,还会弄得自己倾家荡产。最终,没有人再做这份吃力不讨好的活了。

那么,“计户养马”是不是就可以减轻负担呢?

事实上恰恰相反,出力的人往往是最贫穷者,更是加重了穷苦人的负担。朱元璋得知后很是生气,便下了命令要严惩,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明朝时期的马政是怎样的?其实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其次,百姓养马,还要自己送到太仆寺进行验收。

太仆寺是明代负责马政和畜牧的中央 *** 机构,受兵部领导,官秩从三品,领导官员为太仆寺卿。

当时,太仆寺不在养马者附近,近的几十里地,远的几百里地。人走的辛苦,马也疲惫,一路上的开销还要自掏腰包。验收时合格倒也罢了,不合格就要原路返回。有数据显示,当时验收不合格率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试想一下,辛苦一年啥也没捞着,还要往外掏钱,谁不心疼?

于是,贿赂检验官员成了一种“通行” *** 。官员高兴了,老百姓这一年的辛苦也就没白干。只不过,这其中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最后,地方官员不乐意了。

本来,田赋劳役是老百姓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忙着养马,哪有功夫种地?地方官员收不到公粮、赋税,他的责任谁来扛?

于是,马政官员和地方官员掐架,使得朝廷也很为难,始终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生活在明代,那么,“弼马温”这个场景是不是有所暗指呢?

其实,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强大军事,但是,在层层机构的盘剥下,反倒出现了隆庆、万历年间,种马被朝廷大规模变卖的情况。而底层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为了养马最后更是家破人亡。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只能铤而走险。

马养不好是重罪,揭竿而起没准还能闯出一条路,索性转而做“响马”,以此谋生。尤其河北地区严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一呼百应,聚流民、响马、屯军数千人,屡败官军,官府称之为“响马盗”,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

明朝时期的马政是怎样的?其实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朱元璋的本意虽然不错,但是,他将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不体恤民生,势必引起“反噬”。最后,马政实行了这么多年还是要向西番购马,这岂不是一个“反讽”?

而当时,设立了一堆官僚机构,养了一大帮官僚人员,还不如用这些费用去买马。所以,一个制度的设立,如果只是满足上层的“需求”,而不顾底层的“民愿”,注定以失败结局。

最后,真如朱元璋所言,马匹数量检验国力,明末全国的官马数量也只有鼎盛时期的1/5到1/4。

其实,不管怎样的制度,都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满足百姓的利益需求,否则,一切都是白费。毕竟,一个国家的统治需要老百姓的支持,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4/248360.html

“明朝时期的马政是怎样的?其实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累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累死在五丈原

对诸葛亮那么厉害却累死在五丈原,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诸葛亮在刘禅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那会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作者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知道,汉人有两汉之分,王莽登基之后,刘秀推翻了...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人。西晋时期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对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结局都不太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六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自杀,两个儿子早逝,只剩下老五刘髆算是顺利活到了终老。“皇家儿女难将养”这是出自某影视剧中的台词,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都在权利的漩涡中挣扎,最后...

都说李治是一个窝囊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软弱无能之人吗

都说李治是一个窝囊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软弱无能之人吗

还不知道:被称为窝囊皇帝的唐高宗李治,是真的软弱无能,还是暗藏大智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塑造了绝代女皇武则天的唐高宗李治,是真窝囊,还是另有隐情?唐高宗李治将唐朝带入了鼎盛的巅峰,不仅国力极为强盛,国土面积也到达最大。李世民没有覆灭高句丽,而李治完成了这个使命...

历史上田豫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田豫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都说刘备是识才的贤君,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曾在老同学公孙瓒麾下任职,兴平元年(194年),刘备随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手下)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刘备于是归属陶谦,正式脱离公孙瓒。这是刘备根据时势做出的判断,但却让一个人感觉非常尴尬,并最终选择离开刘备,他就是田豫。刘备和公孙瓒真正...

朱祁镇被抓软禁之后 朱祁镇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祁镇被抓软禁之后 朱祁镇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朱祁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镇被软禁后生活如何?生了一堆孩子,让弟弟朱祁钰都眼红。朱祁镇和朱祁钰明明是亲兄弟,为何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 软禁在南宫的朱祁钰又是如何做到一堆孩子围在身边的,这就是明代的著名事件之一。朱祁镇朱祁钰从小的生长环境朱祁镇从小就是朱瞻...

黄忠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 如果换做夏侯惇又会怎么样

黄忠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 如果换做夏侯惇又会怎么样

对夏侯渊和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黄忠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他最出名的两战一是长沙对关羽,两人接连战了三天各有胜负,二就是定军山之战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了。这两战也让黄忠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五虎上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