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病入膏肓时,为什么不接受郎中的治疗反而还将他赶走?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贵族血统和势力,他们大多也都是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明君,也就是说,要想当一名开国皇帝,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还要加上后天的刻苦勤奋,二者缺一不可。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像刘邦这种发自于草莽的无赖,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后摇身一变,成为说出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一帝,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刘邦是一位极具争议的皇帝,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人们看到的刘邦就是一个地痞无赖,而项羽则是一个正直且重义气的人,再加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对于刘邦的社会评价是比不过项羽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项羽重情没错,但也仅限于自己人,对于敌人他是丝毫不手软的,坑杀20万秦军就是典型例子,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说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狂魔都不为过。
那刘邦呢?刘邦最为后世所诟病的就是杀掉了功臣韩信。韩信是帮助刘邦拿下项羽更大的功臣,甚至可以输,没有韩信,刘邦不可能打败项羽。但是他恃才傲物,不懂得君臣之道,更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牵涉到了刘氏江山的利益,试想,一个随时都有机会夺得皇位的臣子在自己身旁,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安心吧,更不用说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的布衣天子刘邦了。
除了韩信,还有韩王信、英布等人,他们则是直截了当的反叛的刘邦。韩王信投奔匈奴人攻打 *** ,罪不可赦。公元前196年,英布也加入了反叛的队伍,70多岁的刘邦为了安定大汉,拖着年老的身体御驾亲征,拿下了英布。
所以说,刘邦杀功臣,基本都是对汉朝统治有隐患或者直接表明态度反抗汉朝的人,而不是像后世朱元璋一样,将功臣们一一屠杀殆尽。
总而言之,他是一个仁善的皇帝。这一点从刘邦对待下属们的态度得以见到。公元前200年,刘邦与匈奴大战,结果被困在了白登山,逃跑的过程中,他来经过了赵王张敖的蜀国,这个张敖的妻子是刘邦的女儿,所以他和刘邦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
刘邦因为大败,憋了一肚子的气,早就想找地方发泄了。见到自己的这个女婿后,将气全部撒在了他的身上,骂得张敖狗血淋头。张敖当然不觉得有什么,但他的下属看不下去了,准备在刘邦离开赵国的途中设下埋伏杀掉他。
这个下属叫做贯高,他在柏人县设下了埋伏。幸运的是,刘邦一行人快到柏人县的时候,因为其谐音似迫人,故而避嫌绕路走了,贯高的计划自然没能够施行。很快,这个设伏的消息就被人告密告到了刘邦那里,刘邦立刻派人将贯高抓了起来,严刑拷打。
这个贯高是一个硬骨头,一开始刘邦怀疑是张敖派他设计埋伏自己的,但贯高一口咬定这件事情和其他任何人没有关系,刘邦便亲自审问他。但贯高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主公争口气,刘邦被他宁死不屈的气节所打动了,心一软便放走了他。
由此可见,刘邦绝对不是滥杀无辜之人。其实,刘邦的仁善还是不仅仅表现在对待这些贵族官僚上,对于普通人他同样一视同仁。
公元前247年,刘邦已经病入膏肓了,宫中给他请来了一位江湖上十分盛名郎中,为其治疗。这个郎中非常自信,称自己一定能够治好刘邦,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刘邦却不领情,他不仅不接受治疗,而且毫无理由的将这个郎中痛骂了一顿,痛骂完之后,却又派人给了他五十两黄金,随后将其打发走了。
这是为何?其实刘邦心中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知道的自己的这个病已经没人能够治好了,而这个郎中却大言不惭的说一定能治好他,一旦治不好那可是要杀头了的,再加上此时的朝政基本上已经被吕后所掌控了,吕后生性残忍,又怎会放过这个郎中呢?
所以刘邦不是无缘无故的骂走这个郎中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救他。他知道一个底层民众在那个时代生存下来是多么的不易,也知道宫廷中的权力斗争是多么的残酷,但刘邦依然能够保持一颗普通人的善心,在登上皇位后依旧不改初衷,可以说是真正的人中龙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