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5-09)240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劝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

中国酒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自商周以来,美酒便与人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将军出征临别时要喝酒,文人墨客游园赏月时也要喝酒,同样,无论是欢聚离别亦或者是吟诗作画都要喝酒助兴。

可见,对于古人来说,喝酒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正因如此,文人墨客笔下的诗酒文化让人为之沉醉。同样,因古人嗜酒的缘故,使得饮酒成为宴请宾客时,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当然,在饮酒文化中,“劝酒”便又算得上其中一枝永不凋零的奇葩了。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那么,对于古人来说,又是如何“劝酒”的呢?

事实上,对于古人中的那些文人墨客来讲,劝酒是非常讲究文雅和风度的。

一、文雅风度

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一种叫做“饮酒投壶”的小游戏出现。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这样的趣味游戏。随着时间的发展,“曲水流觞”、“击鼓传花”、行酒令、吟诗作对等等花样繁多的助兴节目随之出现。

时移世易,遥想词人欧阳修当年在醉翁亭附近曲水流觞的情境,便忍不住让人心生向往。尽管欧阳修在政治生涯中并不如意,但能和一众知己行酒助兴,倒也说得上惬意和轻松。

如此,词人劝酒“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如此深切真挚的劝酒方式,作为知己难能拒绝呢?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然,说到诗酒文化,那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诗仙李白这个人物了。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赞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如此豪情实在是冠绝天下,令后人无不景仰。

正如李白豪情万丈一般,说到劝酒的方式时,他的《将进酒》绝对是文人墨客史上最巅峰的“扛鼎”之作。如此一篇“劝酒诗”,读之便觉得即激荡起伏、一波三折又惊心动魄、豪情冲天。

“会须一饮三百杯”不亏李白有“酒仙”的称号,同样,他更会劝酒,而且劝出了史无前例的巅峰水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有此豪情冲天的劝酒方式,闻之便让人心绪激荡难休。唯有饮酒方能流传美名,连古今圣贤都不能相比,如此劝酒恐怕没人能拒绝吧。

可能是李白劝酒水平太过高超的缘故,致使后来很多酒家都使用“太白遗风”这样的招牌来招揽客人。毕竟,李白在酒楼酒家的眼中,不仅是诗仙,更是酒仙。以李白的名头来招揽客人,更容易劝客人“豪饮”一番。

当然,除了李白豪气冲天的劝酒之外,王维充满真情的劝酒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他在《送二元使安西》中道了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此依依惜别、殷切祝愿的真挚感情,都化作一杯酒,让人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由此可见,在文人墨客之间,若是通过这番即文雅又风度并且感情真挚的劝酒方式来劝酒,那么现代人是根本无法招架的。

可能有很多人好奇,这不过是文人墨客之间风雅的劝酒方式,那么古人一些将军或者“粗鄙者”又是如何劝酒的呢?

跟文人墨客的劝酒方式不同,一些“大老粗”的劝酒方式实在残酷而又残忍,闻之便令人咂舌。

二、残酷残忍

说起曹操这个人,大家都有所了解。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将军,还是一个“爱酒”的文人。稍一对他有所了解的人,便知其留下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名。然而曹操劝酒真的就这般“文雅”、“幽怨”吗?事实上当然不是了。

在《三国志·典韦传》中记载的一段事情,暴露了曹操的“真面目”。上面记载,在张绣投降于曹操之后,曹操非常高兴,于是便举了一个宴会用来庆祝自己大业又进一步。忍不住心中喜悦之情,曹操一杯一杯向众人敬酒,曹操在前敬酒,便让典韦在身后拿一大斧跟随。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被敬酒者看到曹操背后指向自己的大斧,心中无不战战兢兢,心想自己这杯酒是无论如何也推脱不得了。

如此可见,面对曹操这种残酷的劝酒方式,恐怕对于现代人来说,谁都无法拒绝了。当然,对于曹操来说,这次劝酒无疑是成功的,尽管只是一次宴会,只是一次劝酒,但无疑树立了自己的威严。

然而,对于另外一个统治者来说,其“劝酒”的方式便太过委婉,以至于没起到什么效果。譬如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时,就丝毫没有曹操的那种枭雄之气,来了一个“扭扭捏捏”的项庄舞剑。

可惜的是,如此宴会上酒是被刘邦喝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最终,项羽和虞姬在帐中饮酒悲歌,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慷慨悲歌,随后在乌江自刎。

当然,说到底,任谁在鸿门宴中,面对所谓的“劝酒”恐怕也会心惊胆战。但刘邦能够忍辱负重,最终反败而胜,实在是让人钦佩。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过说到劝酒,想来看过《楚乔传》的朋友应该记得一幕,宇文怀欲效仿石崇,若是敬酒不喝便杀掉美人以逼迫宇文玥来喝酒。这里说的便是史上最残忍的劝酒方式了。

据说魏晋时期有个叫石崇的富人,此人通过“劫远使商客”恶劣手段夺取了大量财富之后,偏喜欢与人斗富,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于是他便经常通过宴请宾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

他宴请宾客的时候会安排美人劝客人饮酒,若是客人不胜酒力或拒绝敬酒的话,石崇便将其罪责全部归咎于美人身上,然后令人斩之。

如此残忍的劝酒方式,让石崇这一个恶霸一下子“名流千古”了。但无论怎么说,这种劝酒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 难以想象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好奇,对于现在人来说,劝酒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取的敬酒方式,倘若因劝酒导致他人出事的话,可能还要承担法侓责任。那么,古人劝酒有没有劝出“事故”呢?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在历史上还真发生过因劝酒而劝出来的“事故”。

三、劝酒出“事故”

汉献帝建安三年,曹操大军将吕布困在下邳,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吕布似乎已然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此前,吕布部下的将领侯成因一匹名马失而复得高兴万分,遂在军中大宴几个关系不错的将领。

说实话,侯成确实有一番心思,他在宴请众位将领时,将更好的美酒和肉食分开欲进献给吕布。但没想到吕布不仅没有大力赞赏他,还把他训斥了一顿。吕布称自己在军中下了禁酒令,没想到侯成居然带头违反。也许是吕布因被闻困而焦头烂额的缘故,致使他训斥的狠了一些。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侯成带上几个平时关系较为亲近的将领,直接发动了军事政变,将吕布的心腹陈宫和高顺拿捏在了手中,直接向曹操投降了。曹操那边乐得合不拢嘴,吕布这边只能无奈乖乖低下头颅。

由此可见,侯成这一出“劝酒”的戏码,居然劝出了“事故”。若是吕布知道这个后果,不知他还会不会拂了侯成的“美意”。

结语:

古代劝酒文化兴盛而又显得奇葩,今人观之,便让人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风采让人神往。或许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禁止劝酒”规定感觉不可思议,但在这个时代发展迅速的社会中,劝酒确实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倘若因劝酒引发了不好的后果,那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早在西周推翻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发布了之一条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平时不能喝酒,只有祭祀的时候可以喝一点。这明确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天下人遵守其相关法规。

可见,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增广贤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5/251055.html

“古人早早就知饮酒的坏处 那么古代劝酒到底是什么样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有何贡献?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有何贡献?

独孤伽罗,别名庄严,鲜卑族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电视剧《独孤皇后》的播出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独孤伽罗这个人,除了影视剧中的她之外,人们还会去了解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对于这个女人,却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她被后世成为了“一代贤后”,但是却并不...

历史上真实的荀彧是怎样的?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真实的荀彧是怎样的?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荀彧(xún yù),字文若,。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投奔曹操后,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刘豫,字彦游,金朝扶植的傀儡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临桥须下马,渡河莫争船!”也就是说做人做事不能“逆天”而行,下雨的天该打伞便打伞,你不能穿着棉衣出门。三伏天你也不可能穿着棉衣端坐在屋内,该饮冰吃瓜消暑便消暑。违背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的正常轨迹,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历史...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前三甲又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较之今日,已经废除了有100多年了,而在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寒门学子想要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去完成人生的逆转,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范...

在古代皇帝为何会出现子嗣缺少的现象?

在古代皇帝为何会出现子嗣缺少的现象?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为了延续皇家血脉,继续皇族的统治,皇帝的后宫就会充实非常多的妃子,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娶这么多的妃子,就是为了诞生更多的子嗣,但在很多历史记载中发现,并不是每个嫔妃都能怀孕从而生下子嗣的,而在后宫...

古代结婚都是很早的 诸葛亮为何46岁才有儿子

古代结婚都是很早的 诸葛亮为何46岁才有儿子

对诸葛亮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国丞相诸葛亮如此厉害,无人不知,为什么46岁才有儿子呢?伐蜀的时候,司马昭曾经命令下属兵分三路。但诸葛绪伐蜀失败,以囚徒的身份被马车送回了洛阳,刘阿斗后来安排了诸葛瞻出战,他也毫无胜算,丢了很多城池,还让敌军直接进城了,很多名将的...

在政治与艺术方面,阎立本分别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与艺术方面,阎立本分别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

嫫母: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嫫母: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