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后,李隆基都未能稳住的局面是如何被李亨稳住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马嵬驿兵变”后李隆基都未能稳住的局面是如何被李亨稳住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756年,大唐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攻克潼关,紧接着兵锋直指长安城。无奈之下,唐玄宗与众多皇亲国戚,外加上无数百姓只得狼狈西逃。史料记载唐玄宗西逃的当日,长安城正下着微雨,伴随着微雨的则是绵延不绝的队伍。但此时唐玄宗并不知道的是,一场哗变已经开始在孕育之中。当时的唐朝随行将士因不满杨国忠误国,并以箭矢将其射于马下,随之杨玉环也身消玉陨,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后世回顾“马嵬驿兵变”,多半会感叹于盛唐即将败落的瞬间,以及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千古之恋。但实际上,“马嵬驿兵变”后的事情我们却鲜有关注。当时,在“马嵬驿兵变”结束之后,唐玄宗与唐肃宗李亨这对患难父子,则最终选择与此分道扬镳。史载,当时已经没有往日意气风发选择继续前往蜀地,而此时的太子李亨则选择北上灵武重建正朔。
后面的历史表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的举动,成为了“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拐点。史载,“七月辛酉,上至灵武”在李亨到达灵武之后,唐肃宗于灵武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而在太子李亨于灵武称帝之后,唐朝的局势得到了极大地稳定。在唐肃宗继位后的第二个月,郭子仪便于常山郡大败叛军,第三个月,郭子仪领兵同叛军鏖战于香积寺北,一战克复长安,随后便又收复洛阳。可见,太子李亨的继位,使得唐朝的局势得以稳定。那么,“马嵬驿兵变”后北上灵武的太子李亨,为什么能够稳定住局势?
首先,太子李亨所以会在北上灵武后,便可以迅速稳定住局势,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太子李亨当时得到了朔方军方面的支持。以当时的局势来看,潼关一战溃败之后,唐朝能够依仗的力量便知剩下两支,一支为中原地区节度使组建的新军,而另一支便为当时郭子仪、李光弼为主的朔方军事集团。所以,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的决定,实际上属于一个基于现实的考量,而这也便为其能够稳定局势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朔方军的实力实际上远超一镇之兵的实力。当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安史叛军,唐朝紧忙从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地抽调军队驰援内地,而这些军队最终都得以汇聚到朔方军的麾下。并且,当时回纥的援军也同朔方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见,当时唐朝在帝国的西北部地区实际上保有一支实力足以同安史叛军抗衡的力量,而这支军队所缺少的则是一位皇帝。而太子李亨的到来,则弥补了玄宗幸蜀后的这一政治上的真空。
透过史料的细节我们也能够发现,太子李亨的继位异常顺利。其在到达灵武之后,旋即便出现了文武百官劝进的情况。当然,这中间虽然有些人希望借此谋求拥立之功,但太子李亨的灵武登基实际上是建立在朔方军事集团的支持之上的。可见,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后,唐朝的行政中枢得以迅速构建,而在中枢得以构建之后,唐帝国盘踞在西北地区的庞大武备力量,便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历史上“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的举动,可以说是成为了“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拐点。因为,当时唐朝的西北地区实际上还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存在,而在太子李亨到达灵武称帝之后,使玄宗幸蜀的这一政治真空得以有效地弥补。这样的情况下,便使得唐朝得以集中力量应对安史叛军,而局势也自此随之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