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死在午门外的人确实有 但和午门斩首并没有什么关系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午门斩首。
在封建社会里,皇宫作为皇权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更高的政治中心,而里面住着的那位皇帝更是万民之主,他的一举一动往往牵动的都是整个国家。自古至今,小民们的八卦之心就从来没有放过皇宫大内,对于宫廷历史方面的故事都是抱着极大的兴趣。
但是皇宫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只能是一个在脑子里想想的地方,作为皇帝办公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历代宫廷都是绝对的禁区。深藏在其中的人和事,都被厚厚的宫墙拦了下来,与外面的社会隔绝。
得不到的才是更好的,越是这样摸不到,看不着,就越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有的说书的号称自己掌握了皇宫之一手资料,宫廷秘史,大内密事,一个个故事讲起来那是口吐莲花,就像自己亲临看到那样,听的人直叫好。正讲到动人之处,还得再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吊足你的胃口才能结束。而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故事里面,剧情的发展,就常常能和紫禁城的午门产生关系。能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就是再皇帝气急败坏的时候,一声令下,来人,推出午门斩首!
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了,也就是现如今我们进故宫的入口处。午门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1364年,朱元璋那时候还是吴王,还没有统一全国,但是已经等不及的想要享受享受皇帝的待遇,就自己先在南京建了一个宫殿,把宫城的南门称为午门。
等到了朱棣这会,迁都至北地,又在北京修建了一个宫殿,也就是现在的紫禁城。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很显然,原来给南门用的名字现在给了北门了。从这以后这道门就一直被叫做午门,再没有变过了。
至于午门的形制,两观指的就是午门凹型高台两端延伸出去的部分。而这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就是指的是午门的五个门道。
这午门城楼除了叫午门外,还有个小名五凤楼。别看是个小名,根基可是非常深厚,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
古代以凤凰为四灵之一,在汉宣帝神爵四年,有成群的凤凰出现,这可就被当成是天降的祥瑞,必定是有幸事要发生。为了表示已经收到了上天的这份福泽,赶紧修建了一座宫殿,命名为凤凰殿。第二年又想起了这件事,还把年号改成了五凤。
到了五代时期,梁太祖就曾经命人在洛阳修建五凤楼,出现了将五凤用于建筑之上。至于五凤什么时候和宫墙城门组成组合,那就是唐宋时候的事儿了。到了朱元璋这里,照搬前人,把这名字拿来放到紫禁城的宫门上了。
而关于午门的这句推出午门斩首的话,正式的史书记载上都是没有的,能看见的都是在民间传说当中,尤其是在历史类的小说和戏曲里面,带有这种情节的就特别多,影响也很大。说法其实流行了没有多长时间,大概从明代才开始有的。
明代以前,诗里倒是有提到五凤楼的,元代诗人陈孚就说过剑配千牛卫,旌幢五凤楼,午门这个词在诗词里就没有出现过。到了明初洪武年间,一位叫做俞贞木的学者说朝迥骑过午门东,从这儿开始,诗词里的午门才逐渐出现。
看过了诗词这种阳春白雪之后,再看看传奇小说这一类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学。
自明代以前也未有过午门斩首的情节,到了明代,才逐渐出现并且日益增多。
《说唐后传》里面就有多处推出午门斩首或枭首的内容,这本书是我国成书比较早的演义小说,据传经过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整理之后成书,后来又陆陆续续的被人修改过,主要是讲述了罗通扫北,薛仁贵东征的故事。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封神演义》中也有提及这样的剧情,这书成书就比较晚了,大概在明代中期。
从这以后一直到清代,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爱情曲折的小说,里面关于午门斩首的情节就屡见不鲜了。由此可见,这类情节的产生发展都是在明清两代,但是传得这么风靡的事儿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呢?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午门斩首其实只是个误会,历史上确实是有不少大臣死在了午门外,但那和午门斩首可没什么关系。
按照传说来看,被推出午门斩首的对象,都不是普通的百姓,对他们来说,连午门进都进不去,就更不要说被推出午门斩首了。那传说里在午门被杀的能是谁呢?当然就是那些能进得了午门,进得了皇城,看得见皇帝的封建官员们了。
在明清两代,确实有许多朝臣被斩首过 ,尤其是明代,诛杀朝臣的大案可不在少数。但是典籍里面记载的,可和传奇里面不一样。
像是明初洪武年间的宰相胡惟庸、大将军蓝玉等大臣被杀,《明史》里面都记载了,那是被弃市,啥是弃市,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就是在市曹当着众人的面把人给杀了。是市曹,街市的所在地。
明末的著名的抗清将领熊廷弼、袁崇焕的冤死也都是被斩首在市曹当中。这些记载都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不是被在午门斩首的,甚至连城里都算不上,因为当时普通市民集聚的街市大都是在城外的,城里面要不是官家人的住所要不就是官府衙门的,都是上流人的生活圈。
等到了清代,被杀的朝臣们也是不再少数。西太后那拉氏当权时,就搞死过自己的政敌肃顺,戊戌变法,积极鼓动支持变法,包括谭嗣同在内的六君子也都被杀,还有义和团运动时期也杀死过许景澄等三名高级官员。但是他们也没有死在午门,宣武门外面的菜市口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为啥会选这里,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杀鸡给猴看,统治者们杀人,除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威严,还得借此来恐吓人民,以儆效尤。所以当然是哪人多,哪热闹,要选哪了。
另外,对于当权者来说,杀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杀人的不吉之地靠近自己的宫室的,所以,刑人之地一般不仅不会在皇宫大内的门口,甚至还要在都城之外。
但这个事儿好玩就好玩在,午门虽然不是斩人地方,并且也没有发生过在午门外斩人的事情。但是也不能说推出午门斩首这事儿就是完全杜撰的。在午门被问罪的官员确实是有的,而且也确实是有官员死在了午门。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像这样的情况都是发生在明朝,而且大都是明朝常朝的时候。
常朝就是皇帝会见群臣商量日常国家事务的制度,明代的常朝一般都是在奉天门,所以也常常被叫做御门听政。小说戏曲里面看到的大臣们五更天就要上早朝的,就指的是这个御门听政。在举行听政之前,官员们一般在午门外等候。等到朝政开始,皇帝便服临门,早早就在午门外等候的大臣则依次进入,行扣头礼之后,分班而立,禀报奏事。
在这个过程当中,往往就会发生一些事故,官员被拿问。
最通常的原因就是失仪不谨,手里的朝笏拿着拿着就往地上掉的、上了年纪还没跪下就往地上倒的、还有别人奏事插嘴的都算的上是御前失仪,一到这种情况就立即会被纠仪御史参事拿问。因为奉天门前面紧接着的一道门就是午门,所以一被拿出朝廷,就当然是被压往午门了。
不过这一类过错还罪不至死,大过的,圣旨,锦衣卫拿了。小过的,圣旨,饶他。
但是另一种拿问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官员们因为奏事或者觐见触犯了皇帝,就往往会被拿出午门廷杖,廷杖就是当廷杖责,是明朝一种特有的惩处官员的特刑。受这刑法,廷杖之下,被打致死都是常有的事。明德十四年,因为劝诫皇上不要南巡,受廷杖的就有四十六人,其中十一人被打死。嘉靖四年,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十六人被打死。
廷杖之下,虽然是死者无数,但廷杖在名义上并不是死刑。所以明朝虽然时常有发生这种失仪拿问,廷杖大臣的事,和午门有关联,但是和我们看到的推出午门斩首还不是一回事。到了清代廷杖之刑就被废止,御门听政的地方也挪到了乾清门,所以常朝上发生的事情也就和午门扯不上关系了。
紫禁城午门斩首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小说和杂剧中戏剧性加工,就算是真正要处死一个大臣,也是要有好多道程序的。
除了午门,还有像什么三大殿,军机处,故宫里面每一个建筑,都不缺少有意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