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太监王振,明英宗为何要祭奠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英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天顺元年冬,霜雪初降,再次复位的明英宗坐在紫禁城内的暖阁之中,叹息着斟了一杯酒水,然后缓缓地将其酹洒在了地面之上。
这一年,太血腥,杀兵部尚书于谦,杀大学士王文,杀昌平侯杨俊、都督范广,从夺门之变,一直到现在,朱祁镇没有一天安稳过,当其再次回到这空荡荡的大殿之内时,他感到了分外的寂寞,当初一直陪伴着自己的那个人,已经在永远消失在土木堡的尸山血海之中,再也回不来了。
几日之后,满朝文武大臣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乱国之贼王振被 *** 了,皇帝不仅恩赐祭葬,而且还专门为其立了一个旌忠祠,以表示其的忠贞节烈。
这个王振可是大家公认的国贼呀,其手下三人不仅被群臣当殿殴死,而且在英宗北狩之时,还被朝廷下令阖族诛夷,这种铁定的大奸之辈竟然会被位列于忠烈祠中。
此消息一出,顿时朝野一片哗然。那么明英宗为何要为王振 *** 呢?到底是因为私谊还是另有隐衷呢?让我们一起看看那段历史,看看那些隐藏在历史之中的复杂人性。
一个不简单的太监
在热播剧《大明风华》之中,年轻的明英宗之所以执意御驾亲征,和其身边一直怂恿其亲征的王振有着很大的关系。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王振既不是明英宗的儿时小玩伴,也不是一个一门心思发财立功的热血小青年。
他读过书,半路才做了太监,后来被宣宗赏识,并将其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朱祁镇,坑爹的常有,但是做爹的却很少有坑儿子的,能将王振留给明英宗,想必这个王振也一定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英宗继位之后,王振便成为了掌司礼监,而司礼监的主要工作就是批红。
臣下的奏折呈上来,除了几个特殊需要皇帝亲历亲为的,剩下那些如山般的奏折,一般都是由司礼监的太监来批复的。
大家可能觉得这司礼监太监权力真是太大了,然而要知道,明朝这个朝局它是由皇帝、太监、内阁共同组成的,太监和内阁看起来说了算,但那他们其实也就是打工的,在一旁光看着很少干活的那位——皇帝,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主儿。
在司礼监,王振在中央枢要之位干了整整十四年,史书上记载其打击不附自己的朝臣,搞得朝廷氛围很不和谐。
然而在这段时间,大明朝并没有被搞得国家大乱,地方、朝廷依然有条不紊地发展着,朝廷用兵也颇有建树。
北讨蒙古兀良哈,兀良哈服软。
庚午,兀良哈贡马谢罪。——《明史》
南讨云南思机发,思机发也怂了。
庚辰,思机发入贡谢罪。——《明史》
作为一个熟谙国事的太监,每日经司礼监手的国事、案件、漕运折子数不胜数,国家是个什么样子,他能不知道,要是想鼓动英宗立军功,为啥不挑软柿子捏,非要去碰瓦剌?还是因为,瓦剌的崛起,已经到了,不得不由天子前去军中打气的地步了呢?
崛起的瓦剌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喜欢北伐攻击蒙古,然而当时他所攻击的主要对象是鞑靼,而在数次大规模攻击之下,鞑靼实力锐缩。
在蒙古草原之上,部落势力历来都是弱肉强食,此消彼长的关系,鞑靼部落的衰没,必然会有其他势力趁机崛起,比如说瓦剌,在明成祖、仁宗时期,在他们看来,瓦剌的崛起反而是一个好事,这等于是在草原上又多了一个跟鞑靼争夺的势力,两虎相争,反而有利于明朝的制衡,然而有时候,玩鹰者也会被鹰啄瞎眼,瓦剌低调地发展着,等其高调起来的时候,宣宗都按不住了,只得采取守势,同时开放边市,促进朝贡交流,力求和平稳妥。
到了明英宗时期,史书之中提及的最多的就是——练兵备边、防备瓦剌,可以说,从正统九年开始,国防重点就是防备北面的这个游牧民族了。
秋七月甲辰,敕各边练军备瓦剌。
戊寅,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王贵、吴克勤,太监林寿,分练京军于大同、宣府,备瓦剌。——《明史》
瓦剌已然成为了明英宗时期的心腹大患。
入侵的导火索—朝贡
导致瓦剌入侵的原因看起来很偶然,瓦剌朝贡使团上报给朝廷的是三千人,被咱们这位大太监王振拦住了,他发现这面的水分很大,有点儿太大了。
要知道大明的朝贡体系是周边部族、势力、国家对明朝宗主国实力的一种认可,要别人当小弟可以,那可是要打赏的,因此象占城、瓦剌、哈密、琉球中山、安南、爪哇这些小国、势力便乐此不彼地开始频繁朝贡,因为有好处,除了吃喝、差旅全报销,还能带回去大量的封赏,这空手套白狼的事情,让谁也不会拒绝,还渐渐成为了一种创收的手段。
于是在明史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甭管瓦剌和明朝关系比较僵,得空瓦剌就会派人来明朝朝贡打秋风,而且一次比一次人多,而且还经常虚报人数,毕竟人多赏得也多呀。
一次两次也就忍了,但你这几千人几千人每年来,花销也不是个小数目呀,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于是明朝就开始较真了。
咱们这位王振大太监也没把事情做绝,既然你报的是三千人,得,咱们点人头,实给,也不欺负你,够公平吧。
一点,好家伙,足足多报了一千虚头,就这样,瓦剌拿着那两千名额的赏赐回去了,虽然也赚了,但没有达到预期,这就让瓦剌上火了,在他们看来,本来潜规则玩的挺好,你非要揭穿,看我好欺负是吧?人性总是贪婪的,原本也没赔的事情,硬是委屈的不行,瓦剌自此开始,频繁寇边入侵,而支持他们寇边的是绝对的实力。
在这里,王振的所做所为,应该是得当的,虽然得罪了瓦剌,但他没有做错,那么皇帝亲征是王振怂恿的吗?史书没有说,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明朝皇帝亲征的习惯
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的亲征经历,天子守国门的榜样在那里,让明英宗的压力很大,作为皇帝,自己爷爷仁宗的身体不好,大家都是可以体谅的,自己好胳膊好腿,大敌当前,怎能不思振奋,这种榜样的力量,让皇帝就算不想去,也恐怕不好意思不去。
二、局势恶化
从前线来看,大同方面的态势已经很恶劣了,参将吴浩阵亡、西宁侯宋瑛、武进伯硃冕战死,前方的战况恶化,让明英宗不得不考虑,是否通过御驾亲征,巡边一番,来稳定住失控的局面。
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是日,西宁侯宋瑛、武进伯硃冕与瓦剌战于阳和,败没。
明英宗的出发,不是一次冲动的赌博,而是一次维稳防御行为,也是想通过一次决战,打疼瓦剌,为此他带上明朝的三大营,精锐中的精锐。
皇帝带着这五十万大军,希望能够与也先的数万大军决战,一战定天下,然而也先的草原骑兵却通过数次躲避,最终让这数十万大军捕捉不到瓦剌的主力,在明军回撤土木堡不备之时,被围困断掉水源,最终导致军队大乱崩溃,这才酿成了震惊朝野的那场皇帝级别溃败。
皇帝的最终决断,并非完全由自己所了算,如果真是很不妥当,内阁必然会出头。而且在当时,群臣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阻止行为,只有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内阁、兵部、户部这种跟战争密切相关的部门,却没人站出来,因此,英宗当时出征的朝廷环境,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群臣都没有长有前后眼,一准判定他出兵会输。
因此说王振挟皇帝亲征,实在是夸大了一个太监的作用了。
为何要王振背锅
明英宗的这次失败,让明朝历代积淀的三大营的兵力损失殆尽,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讲,皇帝肯定是没错的,那些没有阻止皇帝亲征的大臣也是无辜的,既然大家都没错,那总得有人背锅吧,谁?
王振吧,反正这家伙已经死无对证,而且平日里跟着皇帝还走那么近,同时是个太监,历史之上太监的形象一直都不太好,在明朝时期跟文臣们更是不对付,因此当这个反面一树立,大家都立即认定,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叫王振的家伙怂恿皇帝亲征的,皇帝、特别是群臣内心其实都觉得不应该去的,有王振这个背锅侠,大家也就心里安慰了许多。
而且我们知道《明史》是清朝人修编的,而清朝又是宦官干政最少的朝代,整个朝代下来,大宦官除了李莲英稍微知名一点儿,基本没有什么敢干政的宦官,这是因为清朝对内官有着严格的控制,敢干政,立即打死。
而前朝史书上的那些名宦便成为了告诫皇帝的经典案例,王振这种典型自然也就被载入了史册,毕竟过去百余年了,到底是不是王振忽悠明英宗去的,已经不重要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王振是背锅的,那他为什么会被樊忠将军愤怒地锤死呢?这就要问问了,王振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王振到底死于谁人之手
在《大明风华》中奸臣王振最终被樊忠所杀,而史书《明史》、《殊域周咨录》中对其的记载是被瓦刺人所杀,然而在当时,离王振最近的人是谁呢?明英宗,他在《英宗御祭王振碑文》中说王振是‘自刎而死’。
明英宗没有必要说谎,虽然大家都更加喜欢《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这种情节,但历史就是历史,毕竟不是演义。
王振,这个被历史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太监,当我们真正细读下来之时,才会发现他始终隐匿在历史的迷雾之中,让人想看却始终难以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