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05)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达到15亿。而在中国的明代之前,人口数量并没有超过1个亿,只要人口接近一个亿,就会发生战乱。

到了明清两代,人口就进入过度膨胀的状态,又使得中国经济只能在低水平均衡上挣扎。

那人口的急剧增加,应该是有正面影响的,为什么在明清时期,却成为包袱呢?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税赋改革带来人口剧增

先说中国的人口为什么会过度膨胀,这跟底层老百姓面临的财政压力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底层老百姓的税收交少了。

这跟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一个是明朝后期推行的“一条鞭法”,另一个是大清入关。

明朝初年,中国货币短缺,朝廷收税的时候收银子很麻烦,市场经济不太好运转。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把老百姓给分成四种户籍来进行管理,少收点钱,那么不足的部分就让老百姓服徭役,以此来解决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套户籍制度以及配套的徭役制度,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地方上早就有官员开始改革,让老百姓交钱把徭役免了,再用这些钱去雇人干活。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到了1581年,由明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张居正,把地方经验推广到全国,形成一套全新的财政制度,叫做“一条鞭法”。新的制度规定: 各种农业赋税、杂税、徭役等等,计算起来太复杂,把所有的杂税给合并起来成为一条,按田亩来折算,统一征收银两。

之所以在明朝能够进行财政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涌入了中国,大明的货币不再短缺,可以把全部赋税都货币化处理。对于帝国来说,赋税货币化可以提高征收效率和帝国的行政效率。对于老百姓来说,好处就是把征税的基础从“人”改成“地”,只要名下没有地,很多税就不用交,这对于底层老百姓的财政压力就大幅下降了。

底层老百姓的人口比例是占全部人口的大头,税赋少交就能能生养众多子女,这就会提高中国人口的规模上限。

所以,明朝之前的朝代,人口超过一个亿就天下大乱,而明末一直到接近两亿,才开始出现动乱。

清朝也是继承了明朝这种税制,并且继续往前推进,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就是把张居正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清朝入关的红利

接下来,再来分析下清朝入关带来的和平与红利。

明朝时期,中原的老百姓要同时负担起两支高强度的军队,一支是大明的 *** 军,另一支是关外的游牧者,游牧者靠的是从中原掠夺战利品来维系部落统一。当时的老百姓要被迫交各种苛捐杂税,非常痛苦。

到了满清入关,中原的百姓只需要负担一支中等强度的军队就行了,因为关内关外统一,打仗也少了。老百姓要交的税一下子少了很多,财政压力就再次下降。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康熙帝就说过永不加赋,这在清朝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明朝就不行。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生养能力更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满清入关带来的红利。于是大清的人口接连突破到四亿之后才出现问题。

过去有人说,清朝的人口规模能够如此爆炸式地增长,是因为引入了来自美洲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土豆等等,养活了更多的人。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大清引入了美洲作物,导致人口变多了,相反是因为人口变多了,大清不得不引入美洲作物。

数据表明,到了民国初年,美洲作物的产量还不足中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所以人 *** 炸不能用美洲作物来解释,而应该看到底层百姓面对的财政压力与人口规模上限之间的关联。

中国的历史走到朝代末期,一定会走上类似于大清这样一种多元帝国的状态。即使1644年大清没有入关,也会出现由别的游牧者主导建立的朝代。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只有在多元帝国的体系下,中国的整体潜能才能被全面释放出来,帝国的疆界才能囊括中原、草原、边疆等地区,扩展帝国的极限。到了这个阶段,帝国会获得一种和平红利,中国的人口会进入爆发性增长,从中国人多子多福的观念来看,未尝不是好事。

加入世界秩序

不过,人口的急剧增长,也让中国陷入了一种自我锁死的状态。

清朝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大量人口过剩,没事可干,劳动所得不足以维持生活。对过剩人口来说,本来就没钱赚,劳动力成本极为便宜。这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任何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的技术变迁,在当时的中国都不可能出现。

这意味着,中国不可能出现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以技术变迁为前提。没有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就没法真地发展起来。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这些过剩的人口,单靠农业经济没办法吸收,只能靠工业经济才行。但是人口过剩,又导致中国无法进入工业经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因为过剩的人口如果无法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去维持生活,最终就会变成流民,导致天下大乱。

但是,凭借当时中国自身的实力,又无法跳出这个陷阱,怎么办?这就必须利用外部传入的新技术,来 *** 中国发展起工业,吸收过剩人口。

这个外部就是西方世界, 到了这个时候,中国通过与西方的相遇,加入到世界秩序当中,这是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

西方的到来确实给中国带来了战争与屈辱,但是西方根本没法完全征服中国。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人口实在太多了。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中国就利用了列强无法完全征服的空间,寻找到机会,发展出解决困境的手段。随着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经济体,利用过剩人口加入到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反倒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巨大竞争优势,因为劳动力价格便宜。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在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之后,便深刻地改变世界秩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6/255763.html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好是坏?为什么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了包袱?” 的相关文章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还不知道: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一直猜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在圣旨中说:“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乾隆这个...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叔公汝南王司马亮遭人杀害,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的第一个王就此落幕。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王,按理来说应该受到诸王的尊敬,那为何他会被自己的侄孙楚王司马玮杀掉呢一,出仕曹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