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主为什么要自称为寡人 这个寡人指的是孤家寡人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君王寡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古代很多君主都是自称寡人,那顾名思义,寡人真的是指自己孤家寡人的意思吗?但是古代的一国之主一般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这有点不符合实际啊!那究竟是为何呢?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首先,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常用。之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朝各代的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但是一般被封诸侯王者均可自称寡人。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而国王就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不称“朕”,而是自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而孤王,也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中国处于群雄割掉的状态,即战国七雄时代。此时,7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没有皇帝这个概念,他们都是一国之主,国王就是更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由于地位超人一等,且权利更大,等级制度很强,一般人都是不敢轻易和国王走近的。所以,此时的国王身边能亲近的人很少,仿佛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才称孤,或孤王,或寡人。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那寡人这个词的发展经历如下:
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
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好了,到此,大家就应该明白古代君王自称“寡人”并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时刻警醒自己德行还不够好!